陳波
開展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執法調研,監督推動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深入實施,在監督工作中開創多個“首次”……
過去一年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聚焦助推復工復產和企穩回升、民生領域熱點問題,開展正確監督、有效監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破解老百姓牽腸掛肚的急事難事,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聚焦中心,服務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疫情發生后,社保減免讓企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能否推出更多這樣的普惠性政策?”“‘新基建市場準入門檻高,能否通過搭建政企合作平臺,推動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參與?”
2020年12月15日,圍繞《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的落實情況和民營企業“急難愁盼”等問題,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省工商聯召開“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邀請17個省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和14名民營企業家代表,面對面進行交流。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20年1月,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并于同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省人大常委會將條例的實施情況作為2020年度監督工作重點,開展執法情況調研。
面對疫情的沖擊,緊扣“六穩”“六保”任務,省人大常委會將執法調研與跟蹤監督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有機結合起來,幫助破解民營企業發展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瓶頸,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民營企業共克時艱、共渡難關,促進省委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30條舉措”貫徹落實。
數字經濟是事關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號工程”,是全省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動能、創業創新的主陣地。以促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實施為重點,省人大常委會打出了一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履職“組合拳”。
“加快推進寧波數字經濟發展,要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強大的發展動力。”2020年4月15日至16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梁黎明赴寧波市開展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專題調研,征求促進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加快發展和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立法方面的意見建議。
圍繞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省人大常委會采取全省統一部署、上下聯動的方式開展專項監督。在2020年5月舉行的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于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提出要一體化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健全規章制度、評估體系和監管機制等審議意見。
省政府高度重視審議意見的整改落實,出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等5個文件,及時編制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進一步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2020年12月,《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后通過。
此外,省人大常委會密切關注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聽取和審議上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報告,以及預算執行、決算、審計工作、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等報告,推動“十三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精心開展“十四五”規劃調研和審議,通過實地調研、專家座談、網絡征求意見、建言“十四五”代表在行動等方式,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回應關切,推動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2020年3月,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2019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并推動這一制度在我省鄉鎮實現全覆蓋。
生活垃圾分類關系千家萬戶,如何分得更精準、“消化”更高效?2020年5月,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于全省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情況的報告,就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開展專題詢問。
“我們調研中發現,生活垃圾分類認知度、參與率和準確率還不高,如何從頂層制度設計上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完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通過價格手段促進垃圾分類和源頭減量?”
專題詢問會上,13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列席會議的省人大代表,與省政府及相關部門、有關單位負責人進行面對面問答交流。
針對省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審議意見和整改問題清單,省政府聚焦垃圾源頭減量、提高垃圾回收和分類處置能力、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完善政策保障等,切實抓好整改工作。
省人大常委會還開展動物防疫、野生動物保護“兩法、兩條例和兩決定”執行情況的檢查,提出10個方面的問題清單。
如何實現幼有所育、老有所養,是全社會都高度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聚焦“一老一小”,省人大常委會持續發力,督促有關部門織密民生保障網。
為全面了解我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省人大常委會召開了22個座談會,收集各類人大代表建議400多條。
2020年9月召開的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于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報告,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專題詢問。
學前教育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社會公益事業,是我省展示“幼有所育、幼有所教”的“重要窗口”。
對于認準的問題,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在2019年三級聯動對《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開展執法檢查基礎上,2020年5月至6月,省人大常委會赴我省4個設區的市及其所轄8個縣(市、區)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開展跟蹤督查,委托其他7個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自查。
通過連續兩年的監督,學前教育管理、資金保障、教師隊伍建設等機制進一步完善,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縣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不低于5%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實,城鄉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擴大,普惠園、等級園覆蓋率大幅提升,我省學前教育優先發展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此外,圍繞推進健康浙江建設,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于全省縣域醫共體建設情況的報告。為鞏固和擴大消薄成果,促進農村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監督。為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收入、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開展現代農業專項資金績效評價。
多個“首次”,拓展創新監督方式
統一部署、上下配合,跟蹤檢查、一抓到底,專題詢問、聯組審議,明察暗訪、第三方評估——梳理過去一年的監督工作,這些高頻詞匯的背后,是人大監督實效的明顯提升,并不斷煥發出疊加集成效應。
打開《關于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在常規的意見建議之外,以附件形式所列的十個重點問題,讓人耳目一新。
“規范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運行,明確管理職責,創新運營方式,抓好定期整頓。(省民政廳)”“加強養老服務專業建設,優化招生方式,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省教育廳)”
這樣的“問題清單”,指向明確,承辦部門具體,有益于審議意見的落地見效、對賬銷號。
執法檢查,是保障法律法規正確實施的有效手段。為更好發揮“法律巡視”監督利劍作用,讓法律的牙齒真正“咬合”起來,2020年12月召開的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通過了關于加強執法檢查工作的若干意見。
若干意見從科學謀劃執法檢查議題、精心組織實施檢查工作、著力提高執法檢查報告審議質量、加強審議意見的整改落實、強化社會公開和輿論宣傳引導等方面作出規定,對引入第三方評估、協同開展執法檢查、重點審議發言等這些工作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進一步規范和明確,有利于提高執法檢查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的2020年,省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實踐,推進監督方式方法創新,在監督工作中實現了多個“首次”,持續增強監督工作實效。
首次審議了省政府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推動政府轉變職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首次在專題詢問中采取省市人大視頻聯動、代表參與的方式,進一步增強了人大監督工作的數字聯動和公開透明。
在跟蹤檢查學前教育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時,委托浙江省教育現代化研究與評價中心對我省學前教育發展狀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并組織滿意度測評,這是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首次對政府工作開展滿意度測評工作。
“當前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改革總體上還處于探索和完善之中,有關經驗做法有待實踐進一步總結和提升。”“縣級矛調中心是矛盾調處機制的大腦,而鄉鎮是軀干,要推動工作中心和人員力量下沉。”
2020年11月24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改革工作情況進行聯組審議。這是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首次舉行聯組審議。
推動監督工作走深走實,須臾離不開創新。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上,持續保持創造性張力,省人大常委會必將打造更多監督硬核成果。■? ? ? ? ? ?攝影? 蔡榮章? ?屠軼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