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讓世界各地幾乎都進入了“至暗”時刻。企業停工、商鋪歇業、學生停課……疫情打亂了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平臺,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這特殊的一年沖破艱難險阻,大步邁向全國國家開發區50強。
2020年上半年,嘉善經開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72.4億元、同比下降5.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19億元,同比增長17.68%,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7.91億元,增長18.14%;規上服務業營收20.3億元,同比增長1.7%。
全區完成合同利用外資1.71億美元,同比增長357.93%;實際利用外資1.18億美元(市口徑),同比增長103.58%。
全區列入2020年度縣重點工業投資項目26個(結轉項目13個、新建項目1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22.79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22.38億元,2020年1—6月新建項目13個,已開工8個,開工率為61.54%,竣工項目3個。2020年1—6月完成投資10.6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47.54%。新開工超億元產業項目任務12個,2020年上半年完成8個,完成年度計劃的66.67%。新開工超10億元產業項目任務2個,2020年上半年完成2個,完成年度計劃的100%。
嘉善經開區共備案產業數字化(信息化)重點項目35個,累計總投入超過1.3億元,同比實現翻番。
一條主線
緊緊圍繞嘉善“奮進示范區、奮戰示范點”工作主題,緊扣高質量、一體化、生態綠色根本要求,牢牢把握“一帶一園兩地”主要目標,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首位戰略,進一步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聚焦新動能、創造新優勢,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奮力開創“品質國開”“幸福惠民”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兩個“戰場”
堅持“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把疫情防控和區(街道)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相結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轄區第一時間成立開發區(惠民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同時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帶班、干部24小時值班和疫情報告制度,將400余名機關干部細化成10個防控小組,構筑“指揮部統籌協調,防控小組聯動溝通,村、社區屬地負責”的嚴密防線。在防控的不同階段,堅持點、線、面多維度推進,創新實施“1+3”排查方式,開展“地毯式”排摸,形成“全覆蓋、無遺漏”大排查工作格局,確保排查到邊到角,無“真空”地帶。
堅持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中心工作兩不誤,繪就復工復產“一張圖”。定向幫扶,組建復工復產“服務隊”,抽調100多名機關干部,成立19個規上企業復工復產指導組、“15+1”個規下企業復工復產指導組和1個企業復工審批服務組,包干近千家企業,累計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問題近300個。
三個產業
全力打造集成電路(芯片)、新能源(氫能源)、生命健康三大高能級產業。2020年以來,嘉善經開區已相繼簽約云頂新耀生物醫藥、格科半導體、唐人制造、飛驤科技、正創大健康總部項目等多個重大產業項目。同時,一批以利天萬世新能源、IGBT大功率半導體為代表的大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同時,嘉善經開區正在充分發揮格科微電子、IGBT大功率半導體等龍頭項目的“磁吸”作用,緊盯優質產業鏈項目開展產業招商,加快產業集聚進程。
四大平臺
浙江中荷(嘉善)產業合作園(以下簡稱中荷園)的建設工作在2020年上半年又一次跑出“加速度”。作為中荷園的高端城市生活配套項目,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建設正酣。區域內楓雅路一期、涇納路、新楓路、高家浜和咸水涇河道整治等工程都力爭在2020年完成;以商務、研發功能為主的中荷園創新中心和創業中心一期開工建設,致力打造以荷蘭為主的歐美人才和產業資本集聚高地。
嘉善經開產業新城(惠民組團)也正在加速建設之中,長三角科技創新實驗場、中科協·海歸創業聯盟基地等一片片科技型項目集聚平臺正在逐步崛起。
工業園區有機更新項目強勢推進。一期項目涉及天山路、玉山路、黃山路等沿線區域企業約131家,其中用地企業79家,總占地面積近2000畝。試點企業嘉善百世順印染有限公司所有騰退流程已經基本完成。在一邊進行加速騰退進程的同時,該區也在同步推進項目整體規劃,已完成區域用地、產業、空間和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未來將以集成電路制造、健康醫療、新能源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為產業導向,嚴格項目準入制度,切實提升產業檔次和品質,提升園區發展品質。
嘉善國際創新中心(歐洲)暨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外產業創新綜合服務體物業改造方案基本完成。嘉善經開區正在不斷拓寬招商引資的領域和形式,注重國際合作,努力鍛造區域高端外資集聚地建設的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