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芝 周樹慧


11月,深秋時。溫州鹿城的西片地區,廣袤金色的田野灑滿希望,農戶們看著滿心歡喜。
“借勢借力,加快打造生產規模、管理模式、品牌種植、渠道銷售‘四統一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 溫州市鹿城區藤穗糧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建云對農業產業發展信心滿滿。
這一派生機,得益于戰略機遇的交匯疊加,得益于鹿城區對鄉村振興的頂層規劃,還得益于鹿城區人大在希望的田野上積極擔當作為——他們一任接著一任干,以跟蹤問效之“為”,釋剛性監督之“效”。
一件高“言值”的大會議案
2019年4月召開的鹿城區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一份高“言值”的議案引起了代表們的熱議。
這是鹿城區人大代表林昌旭領銜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鹿城西部鄉村振興的議案》,既道出了基礎設施、產業扶持、資金短缺等制約鄉村發展的短板,也涉及修水網、建公廁、通公交等當地百姓急盼破解的民生難題。
正是這件又“細”又“土”的議案,引起了與會人大代表的熱烈討論。同為來自鹿城西部的武連春代表認為,“鹿城是溫州的主城區,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東部像上海,西部像非洲的現象不改變,率先建成現代化城區難實現。”鄒本篤代表也表示,“鹿城現代化短板在山區,關鍵在西部,必須要長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齊短板,拉高標桿,才能城鄉一起上。”
會上,大會主席團研究決定將該議案交由區人大常委會辦理。同時,經全體人大代表票決,“推進藤橋、山福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建設”和“四好農村路建設”兩個項目正式列入2019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人代會閉幕后,鹿城區人大常委會立即成立調研組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并經區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形成了關于辦理《加快推進鹿城西部鄉村振興的議案》的決議。
當年5月,鹿城區正式將西部鄉村振興戰略列入該區重大發展戰略,區政府先后出臺《關于全面貫徹鄉村振興戰略? 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實施意見》《鹿城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等文件,以及兩個涉農鄉鎮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規劃。
薄弱集體經濟村“削薄”如何搞;貧困戶如何在鄉村振興中脫貧;鄉村旅游如何發力,帶動城市資本走向農村;如何打通城鄉購銷瓶頸,讓本地優質農產品直銷城市居民……為讓“藍圖”更好更快鋪陳鄉村大地,鹿城區人大常委會多次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藤橋、山福等地開展調研,跟蹤監督決議落實情況和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力求破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癥結問題。根據調研情況,區人大常委會向區政府提出了《鹿城區供銷系統“三位一體”改革的幾點建議》。
2019年11月,鹿城區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區政府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的報告,圍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持續優化城鄉布局結構”“促進農業農村經濟興旺”“打造鄉村生態宜居環境”等方面內容提出10余條意見,其中包括要求建立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等創新思路。
按照監督議題閉環管理要求,區人大常委會還計劃于2020年底對決議落實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
一場恰逢其時的改革
督進度、盯成效,鹿城區人大常委會全程督辦人大決議和審議意見落實。
2020年6月16日,區人大常委會組織視察組到藤橋鎮、山福鎮田間地頭,圍繞農業生產分散、銷售難、融資難等問題開展專題視察。
2020年7月20日,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相關部門、街鎮一同前往瑞安、文成等地,考察調研各地在鄉村振興、金融創新服務等方面的成功經驗。
2020年9月15日,區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再次帶著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供銷合作社等單位負責人,直奔位于鹿城西部的山福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就供銷合作系統深化“三位一體”體系建設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開展調研。“鹿城西部地廣物茂,不缺匠心農民,更不缺匠心產品,只缺好渠道、好平臺。”區人大常委會農資工委委員林軍說。
在此期間,鹿城區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推進供銷系統“三位一體”改革,不斷加大農合聯實體化運作力度,積極打造融生產(農技指導)、銷售、融資于一體的市級現代化農業綜合服務示范平臺,打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和蔬菜、禽類社區直供直銷綠色通道。同時,還推動政府部門借助互聯網平臺,創新開設掌上“鹿城供銷云店”,通過農合聯線上線下營銷活動,讓綠色農產品便捷“進城”。
楊建國是藤橋鎮禽業養殖業農合聯理事長,他告訴筆者:“通過‘農合聯這座橋梁,專業合作社、基層供銷社、家庭農場、個體農戶等力量凝聚成一股繩。大伙‘拼團買飼料,價格更便宜了,在銷售模式上采取訂單式統一采、售,比以前單干更有賺頭!”
而這樣的供銷模式,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顯優勢。當一些傳統線下銷售商戶遭遇經營“滑鐵盧”時,鹿城西片的農戶們卻因發力“云端”,農產品銷售之路走得風生水起。
其間,鹿城區供銷社、農合聯、社區志愿者聯動,將城與鄉、供與需兩端的信息通過“供銷云店”24小時不間斷銜接,迅速將鄉間的瓜果蔬菜以點對點的方式送到了城市居民手中,實現300余萬元的創收。以徐大華為代表的區人大代表還化身主播為農“帶貨”,首屆“甌越鮮風”杯網紅直播大賽,吸引了370余萬人次觀看,4天累計“帶貨”總額112897元。
一次眾望所歸的滿意度測評
2020年11月26日至27日,鹿城區人大常委會如期對區政府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進行了滿意度測評。
“逐年遞增涉農投資規模,2020年已達23744萬元。普惠金融大跨步發展,5800萬授信支持薄弱村集體發展。突出規劃引領,實現基層科學治理,‘1+4規劃體系形成,其中藤橋‘先甌原鄉·戍浦新韻鄉村振興示范帶已開工建設24個項目,完成投資6.1億元,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已開工建設22個項目,完成投資14.3億元。同時,農村集體‘三資實現智慧監管……”會上,鹿城區副區長項曉代表區政府逐一匯報這一年多來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
“再干不好,對不起百姓期待。”項曉說,區政府非常重視這次測評,為了讓常委會組成人員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實情,他們還精心制作了PPT,通過一幅幅畫面直觀展示一年多來所取得的成績。
對于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心里最為感慨的是林昌旭,“鹿城西部歷史欠賬多,振興之路任重道遠,藤橋要搶抓新一輪機遇趕超發展,加速駛上產城融合、城鄉一體、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分組審議時,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人大代表除了肯定成績,也針對一些實際問題,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區人大常委會農資工委主任施文明提出:“要出臺更多優惠政策,注重產業引入,讓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要加快西部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提升人居環境。”常委會組成人員蔣樨則提出:“涉農部門要主動介入,幫助指導解決西部鄉村振興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持續挖掘本土非遺文化,加快曹灣山史前文化博物館建設,以點帶面,形成農旅和文旅融合新亮點。”
2020年11月27日上午10點,鹿城區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正式對區政府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進行測評,結果滿意27票,棄權2票,最終給出了“滿意”的評價。對于這一成績,與會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人大代表甚感欣慰,接下來,他們將繼續對鹿城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開展跟蹤監督,希望能在鹿城大地上更好鋪陳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