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一位來自大西北的畢業生來到長三角找工作,兜兜轉轉了幾個城市后,最終下定決心留在蘇州工作。后來,這名畢業生真的在蘇州扎下了根,并成了一所學校的中學老師。
二十多年后,已經成為學校教學骨干的他,在一次聊天中透露了他當年決定留在蘇州的原因——竟是下火車后遇到的兩件不起眼的小事,讓他對這座城市充滿了好感。
第一件小事是他在路邊買桔子。朋友說,記得他當時從蘇州火車站出來后,沿著臨頓路往市區走,覺得有些口渴,看到路邊有人賣桔子,便打算買幾個桔子。挑好桔子正欲付錢,一位正好也在買桔子的蘇州大姐暗示他桔子份量可能不夠。他要求小販再稱一下,果然發現缺斤少兩。第二件小事是找廁所。上世紀90年代蘇州的公廁還不像現在這樣多,而且大多在小巷里。初來乍到的他一時找不到廁所,就向一位蘇州阿姨問路。尷尬的是,阿姨一口蘇州話,他一句也聽不懂。不過尷尬很快變成了感動,阿姨見他聽不懂,干脆一路領著,將他送到了公廁門口。這兩件讓人心生溫暖的小事,最終促成了他下定決心,留在蘇州。
蘇州的溫山軟水吳儂軟語,與大西北粗獷豪放的風格完全不同,但她卻用溫暖的細節留住了西北漢子一顆漂泊的心。朋友感慨的是,蘇州不僅能留住人,還會在潛移默化間改變一個人。二十多年后,當他回到西北老家與同學聚會時,老同學們的評價讓他頗感“震驚”——“到底是蘇州好山好水養人,你看起來比我們年輕多了!”的確,蘇州氣候溫潤,比西北干燥的氣候更加滋潤皮膚,看起來年輕并不奇怪。但讓他更為“震驚”的是,當年他覺得一個大男人說蘇州話感覺有點“娘娘腔”,沒想到如今老同學竟也調侃他有點“娘娘腔”。二十多年浸潤式的江南生活,竟把當年的西北漢子,滋潤成了別人眼中的江南書生!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不為風物滋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古往今來,江南在世人眼中不僅是美麗的,更是值得在此安家落戶的。蘇州的精致儒雅,溫潤柔情,兼容并包,開放創新,已讓這座城市成為中國人理想生活的都市范本。來了便不想再走,這也許就是蘇州獨特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