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社區管理本就是個“技術活”,如果轄區內擁有6個小區外加2個大型的商業體呢?位于吳中區越溪街道,成立于2011年的溪韻社區就擁有這樣的“體量”:其轄區內建有錦和加州、香悅花園(石湖公館)、越溪原筑、越溪庭院、錦和朗郡、越湖花園,以及南蘇州生活廣場、富利廣場2個商業廣場。
面對這樣的“陣仗”,溪韻社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社區居民的獲得感與安全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切實提升服務質量,全力打造居民滿意的服務型社區。這里,有著一股紅色的幸福能量。
黨員學習氛圍濃
近年來,溪韻社區堅持標準化建設社區黨組織,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了提檔升級,黨建氛圍更加濃厚,被評選為第三批吳中“海棠花紅”先鋒陣地。同時社區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各類活動,不斷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強化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并依托區委“先鋒樞紐”體系,通過電話預約、上門走訪等方式,邀請先鋒力量充實到社區的黨組織隊伍中。
2020-2021年度基層黨員冬訓工作結束后,溪韻社區黨支部將黨員冬訓和社區重點工作相結合,以“五抓”舉措為核心,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引導黨員主動學習,厚植為民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冬訓實效。為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打造服務型社區,溪韻社區黨支部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不忘初心,服務群眾,在社區開展了黨史專題學習會,黨支部書記領學黨史,夯實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基礎,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號召廣大黨員相互學習、見賢思齊,以理論知識武裝政治頭腦。
為提升黨員政治文化素養,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落到實處,于2020年成立的“紅韻”讀書會也在積極發揮著作用。書會成員由社區黨員和閱讀愛好者組成,旨在通過黨員帶頭參與,引領全民閱讀。“紅韻”讀書會作為載體,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通過以書會友、共同探討、合力推廣,讓閱讀成為更多黨員與群眾的一種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社區已在升級后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掛牌老書記工作室,邀請社區一位80多歲的老黨員馮賢珍和社區老書記丁桂芳繼續獻計獻策,提供寶貴的經驗。
錦旗背后情誼深
“優秀干部一心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去年冬天,社區老人徐昌英將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溪韻社區黨支部原書記丁桂芳家中。
徐昌英獨居在溪韻社區香悅花園小區。三年前她剛入住小區時,在妹妹的陪伴下來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反映情況。原來徐阿姨一輩子未婚,上世紀70年代眼睛受傷未及時治療造成眼疾,八十多歲高齡時一人搬入新居,希望得到社區的生活照顧。
“阿姨,您在家要是有什么事情不方便,招呼一聲,我們就來了。”網格員陸麗華的這句叮囑,讓徐昌英心中暖暖的。同住一小區的丁桂芳得知此事后,主動對接服務。徐阿婆外出摔倒時第一時間就給她電話,丁桂芳也立即扔下手中工作,帶領社區工作人員開車送徐阿姨去醫院做檢查并護送到家。同時,由社區搭橋,安排同樓棟的黨員樓道長劉茂慶夫婦與徐阿婆形成愛心結對,在生活上予以幫助。
這面由徐阿婆送來的錦旗,普通卻飽含深情。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溪韻社區黨支部用溫度和情懷彰顯社會責任,讓“小社區,大服務”的理念實現在社區,在服務理念生根開花。
2021年,溪韻社區黨支部繼續積極探索,在城市型社區內打造“熟人小區”,不斷凝聚黨員群眾,提高居民“線上+線下”的調研模式,梳理需求清單,結合現有資源及購買社會組織項目清單,擬推出針對青少年、婦女、老年人這3類人群的持續性服務項目。
在“二月二,龍抬頭”等民俗節日里,社區還組織開展“龍抬頭送服務,學分類樂無窮”便民服務活動,依托義剪、磨刀、測量血壓等親民服務為黨員冬訓工作添磚加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商業管理配合強
擁有兩大商業體,也是溪韻社區的一大特點。其中南蘇州生活廣場的SM城市廣場是吳中市民最為熟悉的商場之一。越溪街道、溪韻社區與SM商業城(蘇州)有限公司合作實施,在商業城內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向樓宇向企業向商圈延伸,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
南蘇州生活廣場也是溪韻社區網格化管理中的一部分。社區工作人員楊漪正是這個網格的網格長。每天,她會在南蘇州生活廣場“巡邏”一圈,檢查的目標主要為是否出現裝修垃圾,有無停車問題,奶茶店的廣告牌等是否造成占道經營等。
“商場是溪韻社區的窗口型單位,管理上做得比較規范,”溪韻社區書記顧曉雄說,“活動方面,我們之間的配合度也很高。廣場如果沒有大型活動,都會第一時間給社區使用。”
近兩年,南蘇州生活廣場也重新定義了商場的方向,將關鍵詞定為“陪伴”,并提出了社區mall的概念,意在陪著社區里的孩子一代代地成長。2020年,溪韻社區的“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動更是給社區的孩子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另一個商業體富利廣場則公寓與商鋪較多,溪韻社區為此在管理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溪韻社區拉網式地對出租房、公寓、餐飲商鋪等基本完成了宣傳和排查的全覆蓋,并強有力地整頓“三合一”場所,同時積極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等工作,嚴查公寓樓的液化氣瓶。
顧曉雄表示,未來,社區將與街道各部門、社區居民、商戶、物業等加強溝通,學習探索“紅色管家”模式,擬通過推優或列征信黑名單的模式,倒逼物業提高服務居民、商戶的積極性,提升社區的社會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