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


最近,吳門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南環網格退役軍人服務站,特地邀請了南環第三社區的退役軍人徐立平,他給網格青年講了講自己創業至今的切身感受與變化。
穿上軍裝,徐立平得到了部隊的教育錘煉。脫下軍裝,本色不變,他依然以軍人姿態做人做事,依然將責任裝在心里,在新的“戰線”上畫下精彩航線。
一朝入伍,便軍魂入骨
徐立平出生在浙江湖州長興一個普通家庭,從小他的父親就重視對子女的教育,讓徐立平養成了不怕吃苦、長大從軍報國的理想。1993年,18歲的徐立平如愿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在校期間,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回憶當初,一早起來要站軍姿,訓練正步走、齊步走、打靶、越野等項目,也要像大學一樣上課、做實驗,徐立平稱自己那時既是學生,又是解放軍戰士。
他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學習、訓練中,高標準完成各項任務。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安徽蚌埠的一家部隊醫院,工作了3年。當時他在藥房發藥,也在制劑室研究藥物,越發感覺自己學的理論知識不夠了,于是2001年,他又回到母校,繼續讀研,鉆研藥理學。直到28歲,他來蘇州100醫院工作,之后再調回南京軍區第98醫院,更是在2016年獲得臨床藥學博士研究生學位,發表了40余篇個人核心期刊論文,獲得3項學術專利。
徐立平先后擔任南京軍區第100醫院藥械科主任、副主任藥師、醫療副院長,南京軍區第98醫院醫療副院長。“曾經遇到過兩次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2014年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拋光二車間發生重大鋁粉塵爆炸事故,傷亡慘重。時任第100醫院醫療副院長的我第一時間組織專家參與救治,為危重傷員開通綠色通道,緊急調動和提供危重傷員所需的血液,不眠不休,救治成功率位于蘇州市前列,救治組榮獲集體三等功。2016年,杭寧高速發生重大車禍,時任第98醫院副院長的我帶領應急救援隊趕往現場救援,最終30多名傷員全部康復出院。那時我深深覺得,解放軍不一般,身上所擔當的職責也更艱巨。”
正是24年軍旅生涯的磨礪,鍛造了徐立平強健的體魄、靈敏的思維和堅韌不拔的品格,也成為他退役后開拓新天地的力量源泉。
轉身創業,醫者初心不改
我國每年約50萬退役軍人,退役轉型意味著“再社會化”,邁開這步著實不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2017年徐立平選擇轉業,正式脫下軍裝。他下定決心創業,他覺得創業只是身份和平臺變了,內心敢拼敢闖的軍人本色一直都在。
采訪中的徐立平坐得筆直,說話干練,隨處可見軍人的影子。言談間,他多次強調自己是一名軍人,雖已退役,但在當下工作中,還是將部隊的高效執行力、行動力體現得淋漓盡致。2017年徐立平開始組建核心團隊,尋找投資方。之后一年里,尋找醫療機構場地,組建醫院建設籌備組。之后租用商業樓,裝修和購買醫療設備。2019年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坐落在澹臺湖公園畔蘇州天合鑫源健康門診部有限公司便正式營業。
“此前,我與合伙人一同去了日本、深圳、上海等地考察,發現東南、長三角一帶,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早,老百姓的健康消費意識普遍強,我們深信這一行業可以有一些作為和開拓前景。而且當時國內一些連鎖的體檢機構并不規范,存在著漏洞,這更加激發我想要在體檢行業樹立一個新的標桿,做好質量與品牌的決心。”徐立平說道。
據悉,公司資產總投入5000余萬元,其中醫療設備投入近4000萬元。這里目前是一個綜合性的體檢中心,建筑面積約4700平方米,共有80多位醫護、管理人員。中心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集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和健康促進為一體的健康服務。中心在基因檢測、疾病早期篩查、診斷治療和術后康復等領域組建了一線專家資源庫。特色項目包括個體化亞健康預警篩查平臺;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篩查平臺;肺(癌)部疾病早期篩查平臺;甲狀腺疾病預警篩查平臺;老年疾病與衰老預警篩查平臺;個體化健康管理平臺等。
平常,徐立平既要和大家開會討論一些疑難病癥處理,還要做運營拓市場,同時要面對日常管理等,他不斷調整心態,轉變角色。他還承擔著更多社會責任,為退役軍人的就業與健康貢獻著力量。“軍人是講情懷的,軍人要有擔當有作為,幫助退役軍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徐立平說,雖然自己離開了部隊,但為人民服務的誓言不能忘,對戰友的情誼更不能忘。他積極響應蘇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要求,優先錄用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招聘員工中退休、退役軍人約20名,占總比25%。公司還免費為困難退役老兵進行健康體檢,并在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下,成立“退役軍人之家”,為退役軍人進行試點心理健康檢查和指導。
軍裝穿久了,就變成了另一層皮膚,即便脫下,這些年歷練的信仰、紀律、品德和意志,依然值得信賴。就像徐立平,無論在部隊、醫院還是在體檢中心,救死扶傷,使命依然,從未忘卻。他的夢想也遠不止于此。作為姑蘇區和吳門橋街道的“最美退役軍人”,2020年他攜手創業團隊獲得蘇州市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三等獎。他希望成為最好的健康管理服務商,創造“一站式全程醫療終身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