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鳳儀

一座城市,最接地氣的地方是菜市場。而批發菜市場,不僅有菜市場的市井氣息,似乎還氤氳了一座城市最純粹的氣質。市場的氛圍,地道的美食,民俗風情,城市味道與文化,甚至小人物的奮斗歷程,全在于此。
在吳中大地,從接地氣的蘇州著名批發菜市場,到如今的現代農產品物流園,南環橋市場的一路變遷見證了蘇州城市的變遷,也是展示蘇城活力的一個地標。
二十年,遇見更好的“南環橋”
每一座城都是一部史詩,蘇州城市在發展,市場也在發展。如今,南環橋市場多年前繪就的新市場藍圖已經變為現實。成立于1997年的南環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簡稱南環橋市場),于2020年底順利完成搬遷工作。
以前大家對南環橋市場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批發市場,環境不咋樣,種類紛雜。但是這次搬遷,真的是煥然一新,“蘇州人的菜籃子”搖身一變成了“長三角的菜籃子”。
新市場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布局科學,設施完備,可謂東南形勝,三吳都會,姑蘇自古繁華之地。升級之后南環橋市場占地面積較原先翻了一番,共有商戶6000余戶,并建有蔬菜、鮮肉、水產、豆制品、干貨、家禽、水果、海鮮、冷凍品、糧油等十大交易區。這里已經不僅僅是批發市場,而是集交易、物流、倉儲、配送、加工、檢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農產品物流中心。
南弘果品作為蘇州唯一的果品批發市場,依托南環橋市場多年客商信賴基礎,以貨達長三角為愿景而設立。隨著南環橋批發市場搬遷之后的南弘果品批發區域,展現出了“新的氣象”,地面干凈整潔,車輛有序停放。
“南環橋市場的搬遷,目的就是更好地讓蘇城市民吃上品種豐富的放心菜,這是南環橋市場的使命。”南環橋市場董事長孟新鶴說。
海納城市食物文化的“展覽館”
近日,南環橋市場凍品交易大樓正式啟用,數以千計的優質全球冷凍食材琳瑯滿目。據了解,南環橋市場凍品區的很多食材均由大廠家、大品牌直銷直供,減少了中間環節,產品質優價廉,安全可靠。一些攤主表示搬遷對客戶源影響并不大,很多老客戶都是固定進貨的。
承擔蘇州城區80%的農副產品市場供應的南環橋市場,每天數千噸的蔬菜、水產、肉類等食材在這里集散,本地的新鮮食材、外地的時令菜品……城市食物文化最本真的氣息,也藏這個批發市場里,展現著蘇州不斷發展,進步的市井文化,和吳地水土釀造的生活之酒。
小商戶們在這里配貨供菜,大商戶們在這里團體批發,價格親民,而且菜品也新鮮。這里凌晨四五點是最熱鬧的,大貨車進進出出,電瓶車來來往往,商戶們裝貨的裝貨,卸貨的卸貨,每一處景都是真實的生活。記者到時已是中午,批發的客戶基本都已經走了,很多攤主都在攤位后面打起了盹兒或是嗑起了瓜子。從凌晨忙活到現在,也實在是不容易。
“新南環橋”整體布局也更加有規范。每個交易區用顏色進行了區分,紅色是水果區,藍色是水產區,綠色是蔬菜區,黃色是豆制品和水發區,褐色是家禽區,一目了然,不易走錯。
被劃分為進口和非進口兩大類的紅色水果區像是一個彩色的藝術展。不同于藝術展的寧靜和柔和,排列錯落有致、色澤艷麗的新鮮水果讓走入市場的人更覺愉悅之感,這里的水果無論是數量、種類,還是質量沒得說。市場的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是批發市場,所以所有的水果都是整箱起購的,比較適合囤著當年貨,或者和朋友一起買然后再分。開著私家車來,站著水果攤位一箱一箱闊綽采購,把后備箱塞得滿滿當,心滿意足地開車回家的顧客不在少數。再加上新市場規劃整齊的攤位,著實讓人看著就有種忍不住想要采購一箱的欲望。
水果區的對面則是蔬菜區,也基本是走量的,攤鋪區域劃分明確,攤主基本都有自己的貨車,談價稱重直接在車后面小桌子上談。
生命依托于食物,舌尖依戀于美味。承載著蘇州人記憶的“南環橋”,藏著最好吃的美味,最新鮮的水產……從最初到如今,它似乎從來沒有停歇過。每一個食材的前世今生,都在訴說本真的生活之美。
打造智慧化農批“新標桿”
日前,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部分經銷商販售瘦肉精羊肉的事件。針對此情況,南環橋市場第二天上午就對市場內牛羊肉經營商戶進行了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通過對比場內產品的檢疫證明、產地來源、分銷去向等進行備案登記,參考市場食品安全檢測中心的采樣及檢測結果,真正做到了“心系萬家餐桌”。
南環橋市場給蘇州人民集結了全國各地的食材,也通過食品檢測中心對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進行把控,為百姓餐桌“保駕護航”。據了解,每批次農產品進入市場,需提供相應證明,并經過市場檢測中心檢測,檢測合格后方能入場。蔬菜、水產、肉類經營商戶均配置了電子結算設備,實行電子結算交易。每件交易的農產品,都會生成溯源小票,通過手機微信掃描票據上的二維碼,這件農產品從源頭到去向、市場檢測數據、交易批次等每一個環節的信息都能清晰明了地呈現出來,從而實現農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
新時代浪潮下的南環橋市場也以創新發展的積極姿態,全新投入市場經濟的大潮進行搏擊。
南環橋市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后,市場的經營理念也在發生較大的改變。市場正在研究農批市場的數字化轉型與電商模式。“南環橋的升級之路,從數字化轉型之路開始。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如何升級轉型是我們克艱攻關的課題。”孟新鶴說。未來,擁有二十多年傳統農批市場歷史的南環橋將完成現代化企業的華麗轉身。
南環橋市場作為了解蘇州城市發展和奔小康社會的一個通道,已開啟了新的里程,這個農批市場轉型升級的“新標桿”在吳中大地正漸顯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