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靜

每到“六一”,很多小學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相城區東橋中心小學“千名學生下象棋”的場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一場活動的背后,凝聚著學校辦學的一種創新思路,那就是從“棋道”中獲取智慧,推進學校核心教育不斷走向深入,形成鮮明特色。
目前,東橋中心小學已完成原地重建,全校共有1476名學生。學校在辦學中積極弘揚“象棋文化”,要求學生能在弈棋中悟道,走好人生每一步,以培養睿智勇敢、有規則意識、有全局觀念的“象棋娃”為目標。
近年來,“象棋文化”正引領全校師生擁有陽光心態,積極面對人生,完善健全人格,追尋遠大夢想,實現美好人生。為此,學校不斷推進以中國象棋為特色的校園特色教學,并輔以書法教學、閱讀活動等各項課外興趣活動,核心教育穩步推進,教育成效顯著。同時,這種文化也浸潤到教育者的心里,學校教師團結一心,以自己的模范行動,用心教書育人,為學校的特色教育注入了新動能。
課堂教學:用規則與智慧提升實效
下棋要講究規則,教師的教學實踐同樣需要有一定的規范,有時還要給予一定的督促。抓好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的前提。今年開學初,學校就對教師的“七認真”進行了嚴格檢查,特別對“兩本”工作進行了抽查。檢查人員仔細翻閱了每一位教師的備課本和書本備課,抽查了部分學生的作業,最后要求教師思考改進的措施。教導處負責人表示,只有平時講規則和嚴要求,才有利于提升教師的上課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棋道”講究靈活多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不斷創新,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指導。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質量的生命。因此,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包括青年教師評優課、骨干教師示范課、中老年教師傳經課、外請名師引領課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加強教師間的相互聽課交流,研討高效課堂的模式,思考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更好促進學科組之間的互動提高,加快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學質量是課堂效率的最終呈現,因此,學校注重學生的學科調研及反饋。學校對定期的質量調研以及每學期的期末測試結果進行細致分析,查擺問題,指定措施,揚長避短,以有效提高今后的教學質量。
同時,學校還要求每一位教師有全局觀,通過相互合作做好學生提優補差工作。各任課教師對待學困生要做到“三個優先”,即課上作業優先輔導、課后作業優先面批、表揚鼓勵優先及時。此外,還要及時與學困生家長聯系,確保輔導工作的有效和長效。學校通過抓備課、抓教學、抓反饋、抓輔導等一系列措施,讓教學實踐變得更有質量,更趨靈動,學生的學習品質也獲得了新提升。
師資建設:胸懷全局用心育人都有“譜”
學校教育的核心是教書育人,教師的成長和發展需要不斷汲取智慧。最近,東橋中心小學就推出了“三慎講堂”學習活動。這個以“慎獨、慎思、慎微”為主題的講壇,目的就是全面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創新型教師隊伍。“三慎講堂”的主講教師主要以學校的骨干教師為主,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專業素養,內容主要以師德師風、教學、人文、教科研等方面,再結合學校實際,邀請校外專家進學校。首場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的黨史學習活動,邀請了馮夢龍廉政文化培訓中心講師張薇老師給大家授課,她精彩的黨史課,讓教師們深受啟發和鼓舞。
教師“胸懷全局”,更多的就是要通過多種方式形成教育合力,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務。學校改良了單一的教師評價體系,要求各板塊做到精誠合作,相互幫助,齊心協力,豐富評價主體,由家長、學生、學校各部門共同參與,科學分配評價比例,對評價結果量化考核,以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快速提高。
為了培養出更優秀的教師隊伍,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聽評課活動形式發生了變化,教師聽課后現場給予授課老師反饋,確保聽評課活動的高效和有效。磨課團隊成員發生了變化,由原先單一的骨干教師轉變為老中青多重年齡結構,增強團隊的活力,提高磨課的效率,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在2020年相城區信息技術應用能手賽課前,學校通過層層選拔,最后派夏云蘭、顧婷老師參加,為了提高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效果,組織數學、英語團隊與兩位老師進行深入磨課,從教案的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課件,甚至針對兩位老師的肢體語言、表情都一一進行了探討,最終兩位老師分別獲得了區一等獎和二等獎。此外,學校非常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積極開展“師徒結對”,為已獲得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教師“提目標、上檔次、指路子、壓擔子”,以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教導處抓住區教學骨干評選的契機,發現苗子就給予重點培養,為參評教師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爭取提升本學年度市、區級以上教學骨干比例。學校對于建設一個管理者以身作則、中老年教師工作熱情飽滿、青年教師積極奮進的活力教師團隊心中有“譜”。
學生成長:多彩活動中盡顯個人才能
學校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備受學生青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學校積極打造的象棋項目。
學校從1995年開始,就把中國象棋列入地方活動課程教學計劃,掀起了“大象斗麻雀”中國象棋系列活動的熱潮,凈化了社區的娛樂活動環境,創設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啟迪培養了學生有序善思的良好學習習慣。由于成效顯著,學校在1997年被上級命名為“中國象棋特色學校”。
學校在實施過程中要求師生全員參與,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讓學生樂于參與,多給學生創造空間,尊重學生的意愿,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在課程開發中充分考慮各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愛好。學校在加強象棋指導教師培養上,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優化象棋教師的培訓,提高輔導教師的專業水平,保障“以棋育人”特色文化建設的順利實施。
學校除了中國象棋外,各類學生社團還有30個。這當中,東橋中心小學小鷹少年宮已成為學生課外教育活動主陣地。這個活動中心以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課外教育、培訓、活動的理想之地,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快樂驛站。為此,學校以小鷹少年宮為依托,為更好地開展社團活動,每學期都安排具體的培訓活動,學生們都樂意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項目,個人才藝得到了提高。如,“小茗童”茶藝社的學生在參加相城區的比賽時,充分展示茶藝,為觀眾營造出世外桃源的舒適與恬淡,獲得了評委們好評。
“棋道也是育人之道,學校的辦學要吸收更多的智慧,善于用創新方式為培養下一代展現新作為。”校長許金龍表示,學校今后要繼續重視對“棋道”的研究,從中獲得更多教育的營養,努力做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服務。
智慧注入教育,實踐收獲碩果。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銅獎)、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學校、蘇州市德育示范學校、蘇州市一級圖書館、蘇州市校務公開先進學校、蘇州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蘇州市十佳特色體育項目學校(中國象棋)、蘇州市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蘇州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先進學校等幾十項榮譽。此外,近三年中,獲得榮譽或比賽獲獎的教師有省級33人次,市級89人次,區級136人次。獲得校級以上各類榮譽、比賽獲獎的學生有870多人次,其中不乏有“江蘇省好少年”“蘇州市好少年”“相城區三好學生”。
如今,學校正瞄準新目標,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風貌邁上發展高質量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