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福榮
當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價值取向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家庭和學校在教育理解上的矛盾,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中就提到“最完備的教育就是學校—家庭教育”,因此,一所學校的發展規劃中如果沒有“家庭教育”,就稱不上優秀的現代學校。為此,吳中區城西中學努力構建家校雙向“進入”的協同育人機制,通過學校與家庭雙向溝通與合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品格提升、素養提升。
城西中學管理層認識到“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鏈的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學校認識到家校融合共建時代教育場,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方向。
·延伸教育觀照全程
從家校教育的“5+2<0現象”(即學校教育5天的成果,很可能因為2天的假期而消弭)和家校共育的“1+1<2現象”(雙休日,因家庭教育的缺位或不夠科學,效果差強人意)看,實質就是因家校教育在目標、內容、意識、理念上的不一致,不僅不能生成同心同向同力同步的效果,反而產生因內耗而相互抵消效果的現象。其結果不僅不利于學生健全發展,還可能妨礙他們的健康成長。在此背景下,城西延伸教育孕育而生,學校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構建了一整套合理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深受學生家長歡迎的校外管理督導機制,建立了如“家校定期聯系制度”“學生在家休息跟蹤制度”“學生在家自主學習指導制度”等。2016年,學校成功申報了“蘇州市中小學家庭教育課程項目學校”,從此城西的延伸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城西中學“延伸教育”的品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2017年學校成立了“晨曦家庭教育沙龍”,由心理老師、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師和56位家長組成的家庭指導師負責指導家庭教育,這一舉措使學校延伸教育有了實質性的推進。通過延伸教育,指導學生會學習、會休息、會健體、會書畫、會下棋。可以說,延伸教育讓學校教育沒有圍墻,使得學校、家庭形成合力,它觀照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為學生的當下的未來負責。
·家風家訓觀照品格
習總書記曾說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城西中學長期實踐的基礎上,發現“尋找我家的‘傳家寶’”活動的過程,就是實施品格提升有生命力的特色資源。學校以尋找我家的傳家寶系列活動為總抓手,開展了尋家譜、知家風、傳家訓研學活動;家長述說家族故事活動;曬曬我家的傳家寶等活動,在梳理了優良家風的文化傳承、歷史淵源和內涵的基礎上,深入挖掘了優良家風在學校德育的切入點、共鳴點、共情點和落實點,使學生回歸家庭,重視日常養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優良家風在學生品格教育中的價值實現。2019年,學校成功入圍蘇州市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學校。
·書香家庭觀照品位
在城西中學,學校圖書館不再局限于以往簡單的圖書館藏和借閱功能,也不再局限于以往“守株待兔”式的被動借閱模式,讓各類專題圖書閱覽區走進校園每個角落,把好書送到學生身邊,讓學生隨時可讀書,隨處可讀書,這樣整個城西中學就成為一個大的圖書館,好書無處不在,書香彌漫校園。但學校意識到,現代教育最佳的閱讀方式可能仍然是常態的家庭閱讀,親子閱讀是我們這個時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生長點。
俗話說“家有讀書子,國有棟梁才”,為了讓更多的父母,參與親子共讀,投身于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教育中來,學校在營造“書香班級”的基礎上又建立了“書香家庭”,啟動了“親子共讀”活動。每學期初,學校都會向各位家長發出與孩子一起讀書的倡議書,要求家長多讀書,讀好書,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時通過讀書提高自身素質,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書香氣息的熏陶。學校組織開展閱讀學習成果展、親子故事會、親子學習心得、線上智慧父母共讀等各具特色的深化活動。城西中學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員全科閱讀先進單位。
·協同管理出成效
理想的家校協同育人模式構建,要把家長學校特別是學校家長委員會建設作為家校共育的關注點、聚焦點和著力點。為了加強和指導家庭教育,堅持經常化、具體化、細致化的工作作風,同時,也為了增強學校工作的透明度,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的相互了解,確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和自律,加強學校與家庭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溝通與配合,便于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監督,從而使雙方都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大大地提高和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學校每學年更新、完善城西中學家長委員會的架構和功能。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建立了學校依法治校監督小組、規范辦學監督小組、營養餐管理監督小組、減負工作監督小組、安全管理監督小組等家長參與平臺,打造“家校進步共同體”。
·社團教育出品牌
城西的社團教育最大的特色是由家長指導師領銜。每到星期五下午社團活動時間,城西中學就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同學們帶上球拍、畫筆、鮮花、卡紙等,興沖沖地奔向各自所在社團的活動場地,一群群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在一起盡情地大顯身手。學校社團涵蓋國學、國粹、餐飲、手工、非遺等50多個領域,社團把所有的同學吸納了進去。家長指導師領銜下的社團活動,每一項特色內容,均為家長的看家本領,如西點社、排花社、花藝社等,家長以此作為生計,以此作為趣味,其專業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家長指導師引領的社團教育,如今已經成為學校的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力量。通過共建社團,家長導師對學校教育有了完整認識,無論理解、賞識還是諒解,均能影響學校教育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家長期待我們辦什么樣的教育,家長對教育的理解,都可能成為我們辦合適教育、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參考。
·文明實踐見風采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直以來,城西中學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打造城西大教育的中心環節。作為吳中區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長期以來,以“有特色、勇擔當、廣影響”的志愿活動做“活”了城西教育名片。在探索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道路上,學校成立了家長、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志愿者團隊,他們以專業和志愿、個性與共性、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多種方式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和形式,讓“晨曦”志愿者活動始終發揮著德育的教化作用,讓老師、家長、學生都能在實踐中浸潤修養、鍛煉能力、淬煉品格、踐行文明。除了學校護學崗、學校周邊環境整治、無償獻血活動等常規志愿活動外,志愿者們還常態化地參與到蘇州市殘聯障礙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的長效管理“小手拉大手”工程等,在主題教育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到了家庭,把“八禮四儀”植入到了學生的心里,把垃圾分類、低碳意識帶向社會,城西中學的課程、課堂、活動無一不滲透著文明的基因,努力追求“最完備的教育”。
家校融合共建時代教育場,讓城西中學成為吳中區初中教育的窗口學校。近年來,學校五育并舉,成效顯著,無論是中考績效,還是體衛藝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來城西考察的專家說,城西在辦活的教育,在辦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