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遼寧大連 11608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經濟壓力和時間壓力不斷加重,虛擬旅游不斷興起并成為行業熱點,現如今5G 技術具有“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等優勢,如果將5G 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相結合,就能夠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也能獲得“身臨其境”的旅游體驗。本文旨在通過對5G、虛擬現實技術和虛擬旅游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淺談“5G+VR”虛擬旅游的創新型旅游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受眾人群,并提出一些建議為今后虛擬旅游的發展起到拋磚引玉之作用。
虛擬旅游,它指的是建立在現實旅游景觀基礎上,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通過模擬或超現實景,構建一個虛擬的三維立體旅游環境,足不出戶就能在三維立體的虛擬環境中遍覽遙在萬里之外的風光美景。近年來,隨著大眾對旅游的需求不斷增加,旅游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的一個重要支柱。虛擬旅游的出現并不是現實旅游的替代而是補充和完善,它是信息時代下的產物,為旅游行業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國內學者對于虛擬旅游的研究主要包括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三個方面。
任媛媛(2012)[1]就虛擬旅游的優勢與不足,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余汝藝(2008)[2]、吳光錫(2009)[3]分別從虛擬旅游研究內涵及產生條件,社會學視角的旅游產生原因等角度進行了深入研究,進一步豐富了虛擬旅游的基礎理論。而對虛擬旅游與現實旅游的關系,盧政營(2009)[4]認為虛擬旅游體驗質量的提升可以提高旅游企業的競爭力,虛擬旅游對現實旅游的“游、購、娛”要素進行了有選擇性的發展。
鄭鵬等(2010)[5]提出虛擬旅游不是旅游,也永遠不可能取代真實旅游。少部分學者認為虛擬旅游的發展已經影響到現實旅游,并可能成為現實旅游的替代性產品。
1.景區建設方面。從景區建設方面著手,崔海龍等(2015)[6]等分別提出了基于Web GIS 電子地圖、全景圖像生成和網絡全景圖像瀏覽組成的虛擬旅游系統技術方案以及基于Joomla 而構建成的一個旅游管理平臺的架構,借此幫助虛擬旅游景區的建設。湯潔娟(2016)[7]在研究中以Map GIS 為依據建立了白沙門虛擬旅游系統,最終實現了虛擬景區的導航地圖和三維可視化的功能。劉沛林(2018)[8]提出虛擬現實技術有助于景區信息化管理。
2.分析技術應用方面。魏娜娣等(2019)[9]實現了白洋淀文化旅游景點實景仿真,解決了文化旅游資源整合缺乏、旅游路徑規劃難等問題。張嘯和楊得聆(2020)[10]提出通過將VR、AR 與真實環境交替與現狀做比較,依靠5G 無線移動通信等方法互相配合闡釋,增強游客理解其內涵,該項研究為保護并提升遺址資源提供思路。湛研(2019)[11]認為“智慧旅游”即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術,將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和個人移動終端、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集成和綜合。為游客的出行提供更好的體驗、更智能的服務、更優質的產品。
目前虛擬旅游的發展態勢良好,正因為市場需求大,所以更應該處理好虛擬旅游在發展中的各項問題。
針對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李艷嬌和王慧(2017)[12]認為虛擬旅游發展速度較緩慢,缺少實踐部分的運用,最重要的還是旅游者對其認知度較低等。總的來說就是虛擬旅游不可“紙上談兵”要注重結合實踐。盧政營(2009)[4]提出了要對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李艷嬌和王慧(2017)[12]認為旅游景區必須在技術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才,該學者清楚地認識到了人才才是技術之魂是硬件條件。
國內虛擬旅游的研究從理論研究方面,多數學者研究了虛擬旅游的定義,以及虛擬旅游優勢與不足,為研究虛擬旅游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越來越多的學者利用Web 3D、Web GIS、編程等技術將虛擬場景的構建作為研究的核心,為虛擬旅游的實現提供了技術保證。此外在虛擬旅游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部分學者發現并總結了虛擬旅游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虛擬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方向。
綜上所述,國內學者從理論、應用、發展等各方面對虛擬旅游進行了研究,但就我國虛擬旅游的發展水平來看,大眾對虛擬旅游的認知不足,虛擬旅游項目單一,虛擬旅游產品定價標準不明確,虛擬旅游體驗與期望不符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并未得到學者們的重視,導致了理論大于現實的現狀,所以本研究從虛擬旅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出發,為旅游企業和虛擬旅游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議和研究思路。
本研究通過隨機選取大連市老虎灘海洋公園旅游者和大連市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研,試圖通過調查分析,解決以下問題:大眾對于虛擬旅游的接受程度如何?在虛擬旅游中,游客最期待的在線旅游景區類型是什么?對于5G 技術與虛擬旅游技術應用前景人們的態度?虛擬旅游產品定價策略?
問卷分析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它是一種將不系統的、定性的符號性內容如文字、評分等轉化成系統的、定量的數據資料的研究方法。在真實社會環境下,本研究將傳統的問卷分析方法與網絡媒體結合起來,經過改進和發展,形成與數字化環境相適應、具有新特征的將“5G 與VR”結合起來的研究方向,并主要應用于虛擬旅游網站和虛擬旅游產品兩類媒介,應用目的以描述、比較和評價問卷樣本內容為主[13]。
本研究的調查員共5 名,設1 名主調查員和4 名助手調查員。所有調查員共發放紙質問卷1000 份,網絡問卷共發放53 份,4 名調查員兩兩一組,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對于問卷的后期評價整理,所有調查員的一致性比率達到或者超過75%,則評價結果被接受;若其一致性比率為50%,則全體進行重新評價,若一致性比率不變,則以主調查員為準[13]。本次問卷調查時間為2019 年6 月1 日-10 日,整理及評價時間為6 月11-20 日,其中6 月11-12 日為試評價時間,13-20 日為正式評價時間,4 位調查員對問卷內容的有效性、完整性、真實性進行評價。
本研究的評價體系以是否選擇問卷題目選項為主,即將調查問卷中與研究相關的不系統、定性的符號性內容轉換為體系中的各項指標,筆者將用“0~1”記錄法繪制表格把問卷信息轉換輸入表格中。即被調查者已選擇的選項記為“1”,被調查者未選擇的選項記為“0”。此外,部分題目為程度題按照評分項目分值錄入分析,最終得到本次研究樣本。
指標體系的建立是“5G+VR”虛擬旅游評價的基礎和核心,它決定了評價結果的有效性,但指標體系不具有通用性[14],不同類型的虛擬旅游方式,其評價指標各異,評價主體和目的的不同也會導致評價指標的差異[16]。具體到“5G+VR 虛擬旅游”目前并沒有可以直接參考的評價體系。
目前,和虛擬旅游相關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網上具體信息(即網絡信息資源)的評價,二是對虛擬景區的評價,而本研究所進行的“5G+VR 虛擬旅游”的評價建立在兩者的基礎上,主要評價:什么是“5G+VR 虛擬旅游”?“5G+VR 虛擬旅游”的價值?這些虛擬旅游產品功能如何?
綜上并結合虛擬旅游的特點和用戶需求,本研究對“5G+VR 虛擬旅游”的評價體系進行了合理取舍。將評價分兩大部分,一是評價其作為“5G+VR 虛擬旅游”被大眾所熟知;二是評價其所提供的虛擬旅游產品與服務。
現如今,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空閑時間越來越少。雖然人們都想從枯燥緊張的工作中得到解放,但是社會的現實又使得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這一點就助推了虛擬旅游的產生和發展,它也在不斷地發展中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表1 您是否愿意參加虛擬旅游體驗團
表1 中顯示,比較愿意以及非常愿意參加虛擬旅游的人數占比為55.2%,比較不愿意及非常不愿意的人數占比為10.1%,不難看出愿意嘗試虛擬旅游的人數是不愿參加者的近五倍,這說明虛擬旅游這一新興旅游形式是被廣大旅游者所接受的,并且隨著虛擬旅游的宣傳和技術的發展有較好的發展前景。表2 將受調查者是否愿意參加虛擬旅游體驗團與其對5G 應用前景的評價,進行交叉列聯,可以發現被調查者對于5G 應用前景以及虛擬旅游旅游團的態度是積極的。
本研究設計了“您期待的在線旅游方式都有哪些(自然風景,歷史遺跡,現代都市,游輪,風情小鎮,影視基地,博物館,其他)”“您理想的虛擬旅游方式有哪些(文字信息,衛星圖片,視頻資料,360 度實景,可操控實景,景點地標標注,飛行瀏覽模式,顯示游覽線路,語音導游,虛擬店鋪,其他)”。

表2 是否愿意參加虛擬旅游體驗團*對5G應用前景的關注程度交叉表

表3 受訪者最期待的在線旅游景區類型

表4 受訪者理想的虛擬旅游方式
由表3 可知,人們選擇在線旅游景區的類型,傾向于自然風光、歷史遺跡、風情小鎮、博物館等偏向于可以觀光和欣賞的自然風景,以及具有教育意義的歷史風光和博物館。而更少的選擇現代都市、影視基地、游輪等現代旅游景觀,這說明了現今人們對旅游地的選擇,越來越傾向于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欣賞優美的自然風景心曠神怡的感受的追求。虛擬旅游產品也可以借鑒旅游者對在線旅游景區的選擇。由表4 可知,人們理想的虛擬旅游方式,最多選擇為360 度實景和可操控街景占比分別為53.2%、39.1%,其次是占比為25.3%的視頻資料,再次是占比為22.6%的虛擬店鋪,占比為20.6%景點地標標注和20.8%的飛行瀏覽模式,最次為顯示游覽線路、文字信息、語音導游。綜合被調查者對于在線旅游的選擇和對虛擬旅游方式地選擇,本研究可以知道,虛擬旅游產品開發可以從讓旅游者體驗到身臨其境的自然風光方向出發,設計可操控性、互動性強地讓人們能夠隨時隨地體會到的虛擬旅游產品。
關于5G 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本研究設計了“您對5G 應用前景的關注程度”“您對5G 技術優點的評價(5G 速度快,5G 網絡容量大,5G 時延低,5G 安全性高)”。

表5 對5G 應用前景的關注程度

表6 對5G 技術特點的了解程度
表5 中顯示被調查者對于5G 技術的應用,比較關注以及非常關注的人數占比為61%,不怎么關注和完全不關注的人數占比為10.2%。由此,可以看出5G 技術的發展是被更多人關注的,這也符合本研究的研究方向。表6 顯示,了解5G 的傳輸速度的人數占比為93.9%(評分為4 及以上);了解5G 的網絡容量的人數占比為85.3%;了解5G 的時延性的人數占比為81.8%;了解5G 安全性的人數占比為70.3%,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于5G 傳輸速率的認可度是最高的,而對于5G 的安全性的認知相較速度、容量、時延方面略低,那么對于虛擬旅游的用戶體驗提升,應該要利用5G 技術的發展,不僅要滿足旅游者對虛擬旅游產品在網絡容量和時延性的期望,更應該滿足旅游者對傳輸速度的高預期,在安全性方面為旅游者提供預料之外的體驗,讓旅游者對虛擬旅游的認知得到進一步提升。
旅游者期待的虛擬旅游定價范圍。本研究設計了“您認為合理的虛擬旅游產品定價為多少(50 元以下,50 元~99 元,100 元~199 元,200 元及以上)”。
表7 中顯示,旅游者最能接受的虛擬旅游產品定價為單次50 元~99 元,人數占比為43.3%;理想定價為50 元以下,100 元~199 元的人數占比分別是27.5%和25.7%,人數較為接近;認為理想定價應在200 元及以上的人數占比最少為3.5%。由此可以看出,虛擬旅游產品在旅游者心中,是中低端消費產品,這與虛擬旅游產品研發投入不相符。旅游企業應當更加注重產品的宣發工作,讓旅游者感受到虛擬旅游的價值,從而提高對虛擬旅游產品的認知與評價,使旅游企業能夠從中獲利,對虛擬旅游的研發投入充滿信心。

表7 受訪者認為合理的虛擬旅游景區單價
1.虛擬旅游尚未普及但應用前景廣闊。人們對虛擬旅游的態度整體上是愿意接受的,我國虛擬旅游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大眾的認知程度與普及程度較低、產品研發投入不足。但5G 技術為虛擬旅游帶來新的機遇,更快速、更高質量、更安全的網絡信息傳輸使虛擬旅游更絢麗、更逼真、更多樣、更高速,虛擬旅游在5G 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旅游者認知決定了其對虛擬旅游的產品選擇。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寄情山水,遠離都市的喧囂。從虛擬旅游最受歡迎的景區類型來看,超過半數的旅游者對虛擬旅游提供的360 度實景感興趣,而對于飛行瀏覽模式、可操作街景等卻興趣不高,這與年輕人愛冒險和愛好新奇事物的心理特征不符,從人們對虛擬旅游的認知角度來解釋就能解釋其中的緣由。認知決定了選擇,提升旅游者對虛擬旅游的認知是關鍵。
3.5G 助力推動虛擬旅游快速發展。人們對于5G 技術的發展比較關注,而5G 提供了超高速的信息傳輸,為虛擬旅游提供了更快速、流暢、穩定的網絡環境,5G 高容量的特點也為更加復雜的虛擬場景模型構建提供了更好的條件,5G 和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將為虛擬旅游提供新動力。
4.虛擬旅游是現實旅游的補充和完善。虛擬旅游是對傳統旅游業的一種補充和完善。在實地旅游之前體驗自己感興趣的點以便為現實旅游節省時間?;蛘咴诘K于時間和經濟條件的情況時,選擇虛擬旅游就能隨時隨地暢游風景名勝,這也在無形中為旅游景區進行了宣傳和推廣。
1.虛擬旅游受眾。確定好產品受眾十分關鍵。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虛擬旅游的受眾大都是年輕人,因此要牢牢把握年輕人的心理特點,制定營銷策略,例如利用當下流行的抖音、快手、斗魚直播等短視頻APP 和直播平臺在線宣傳,在年輕人當中迅速流行,提高虛擬旅游的熱度,讓虛擬旅游適應當今快節奏的網絡文化。
2.提升虛擬旅游產品吸引力。提升虛擬旅游產品吸引力,應該立足虛擬旅游產品特有的優勢,如根據其具有的無時空地域限制,突破想象幫助人們實現只有夢境中才能實現的畫面,以此來吸引人們;安全性高,虛擬旅游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旅游體驗,這不僅滿足了愛好獵奇的旅游者,也保證了安全,同時也為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出游的人們提供了一覽寰宇的機會;互動性強,保證虛擬旅游更好地娛樂體驗,通過在虛擬旅游場景中設置NPC(Non Player Character),讓旅游者接受指引或者任務,增強旅游的互動性和娛樂性。虛擬旅游的產品要提高吸引力,就必須抓住自身優勢不斷發展和進步。
3.產品定價策略。提高旅游者對虛擬旅游的認知,提升虛擬旅游產品在人們心中的價值,結合旅游者給出的期望價格,與虛擬旅游產品開發實際,制定合理的虛擬旅游產品價格。虛擬旅游產品不再像傳統旅游產品那樣是一次性消費產品,相反虛擬旅游產品購買后在一定期限內是可以重復進行體驗的,這使得虛擬旅游產品的二次消費變得極其困難,這就要求旅游企業不斷研發新的虛擬旅游產品,提高消費者對虛擬旅游產品的價值認知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