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上海 201620)
近年來,女性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升,其對于自身處境的認知也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走出家門、走入職場。“女性高管”一詞開始慢慢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格力的董明珠、華為的孟晚舟以及碧桂園的楊惠妍。她們身上具有女性獨特的同理心與感染力,這樣的特質顯著區(qū)別于男性高管[1]。學界越來越多地開始討論女性高管能夠對企業(yè)產生的獨特影響。基于此,本文運用Citespace 軟件對女性高管相關研究領域的論文進行定量的可視化分析,在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系統(tǒng)梳理的前提下,以期對其未來發(fā)展提供經驗借鑒。
本文采用的Citespace 軟件由美國德雷塞爾大學的陳超美博士研究開發(fā),該軟件是基于JAVA 平臺開發(fā)、以定量分析為主的可視化知識圖譜繪制方法。Citespace 軟件是一種最新的研究進展,其可以在科學文獻中識別并顯示科學發(fā)展新趨勢與新動態(tài),屬于多元、分時、動態(tài)的第二代信息可視化技術。該軟件繪制的科學圖譜能夠顯示一個學科或知識領域在一定時期發(fā)展的趨勢與動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領域的演進歷程,此特點構成了Citespace 軟件的獨到優(yōu)勢。
本文進行分析使用的數據均來自中國知網(CNKI)期刊數據庫。我們以“女性高管”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剔除新聞報道等不符合本研究的文獻之后,共得到國內文獻192 篇(檢索時間為2020 年04月18 日)。后文有關年份文獻量的分析不包括2020年四個月的數據。
研究女性高管的演化趨勢可以運用將突現詞作為關鍵詞節(jié)點的分析方法。突現詞是指某段時間突然出現且熱度非常的關鍵詞。本文以突現詞作為關鍵詞節(jié)點繪制女性高管發(fā)展情況圖,如圖1 所示。結合圖1 與女性高管研究成果數量與深度,大致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萌芽階段、起步階段以及發(fā)展階段。

圖1 國內女性高管研究時序圖
萌芽階段為2005 年以前,在此階段甚少有對于女性高管的討論,相關的報道之類仍處于早期探索時期,主要局限于對女性越來越多進入職場的探討。起步階段為2005—2010 年期間,在此階段內,有關性別在職場中分化的關鍵詞慢慢出現,例如“女性管理者”“情緒管理”等等,表明國內學界開始關注職場中性別不同所導致的不同情況,并在此基礎上討論女性與男性管理者所具有的區(qū)別與聯系。發(fā)展階段為2010 年至今,在此階段內,有關女性高管的關鍵詞越來越多地出現,標志著國內對于女性高管的研究進入發(fā)展階段。學界慢慢意識到了女性在職場中受到的歧視,以及女性高管身上具有的獨特的“剛柔并濟”特點等等。
在“女性高管”這一主題的研究中,涌現了一批代表性學者與機構。其中,發(fā)文量前五的代表性學者分別是周澤將、修宗峰、徐細雄、淦未宇、萬偉,如圖2 所示;發(fā)文量前五的代表性機構分別是安徽大學、中南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如圖3 所示。

圖2 國內女性高管研究代表性學者分析圖

圖3 國內女性高管研究代表性機構分析圖
高被引論文顯示了一個領域內受到共同重視的研究內容,對其梳理有助于了解該領域內的關鍵知識。本文對國內女性高管研究的高被引論文進行梳理,并選擇其中被引頻次前十的論文進行關鍵內容分析,如表1 所示。李小榮與劉行撰寫的首席執(zhí)行官與首席財務官的性別與股價之間關系的論文被引頻次最高,該論文表明,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為女性能夠顯著降低股價崩盤風險,降低的作用與該女性CEO 的權力成正比[2]。任颋與王崢的關于女性參與高管團隊與團隊績效的關系論文被引頻次排在第二位,該論文表明,女性參與高管團隊與企業(yè)績效呈正相關關系[3]。曾萍與鄔綺虹的關于女性高管參與與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關系的論文被引頻次排在第三位,該論文表明,女性高管參與與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4]。黃荷暑和周澤將的論文表明,女性高管參與會對企業(yè)披露社會責任情況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5]。張會麗、張然和林景藝的論文表明,與國外研究不同的是,國內上市公司的女性高管對于公司盈余質量并未產生顯著影響[6]。杜興強和馮文滔的論文表明,女性高管參與顯著促進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贈[7]。王清與周澤將的論文表明,女性高管參與顯著抑制了公司的研發(fā)投入,且女性首席執(zhí)行官在此作用路徑中會起到調節(jié)作用[8]。李衛(wèi)民與黃旭的論文表明,女性高管參與顯著促進企業(yè)的并購績效[9]。杜興強、賴少娟與裴紅梅的論文表明,女性高管比例與盈余管理之間并不是簡單的正負相關關系,而呈現出倒U 型關系[10]。李世剛的論文表明,女性高管參與與上市公司的過度投資行為呈現負相關關系,女性高管比例顯著抑制企業(yè)價值[11]。
以上高被引論文表明了國內女性高管研究的關鍵內容。

表1 國內女性高管研究被引頻次前十的論文
國內女性高管研究知識圖譜如圖4 所示,高頻關鍵詞由節(jié)點表示,該關鍵詞出現的頻率越高則節(jié)點越大;兩個關鍵詞在同一篇文章中共同出現由節(jié)點之間的連線表示。通過聚類分析發(fā)現,現階段對于女性高管的研究仍局限于女性高管在公司治理層面具有的獨特效應以及女性高管自身具有的特質兩個方面。

圖4 國內女性高管研究知識圖譜
國內現階段對于女性高管的研究多集中于女性高管可以給公司治理帶來的獨特影響方面。公司股價、團隊績效、技術創(chuàng)新、企業(yè)披露社會責任情況、公司盈余質量、慈善捐贈等等因素均可以作為受到女性高管這個自變量影響下的因變量。在這些大部分以經驗證據為主的實證研究中,女性高管參與程度與參與比例對因變量產生的作用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既有與國外研究一致的結論也有與國外研究不一致的結論。從中我們看出,女性高管這一研究內容會因為所在背景與文化的不同而產生迥然相異的結論[12-13]。因此在女性高管實證研究方面,中介變量、調節(jié)變量與傳導機制和過程就顯得更加需要深入探索[14]。除此以外,女性高管理論體系的構建研究也不容忽視。
除了女性高管能夠產生的影響之外,女性高管本身所具有的領導特質也是研究的重點之一。女性高管具有的領導特質能夠對現有領導力理論進行補充。因此,考察研究女性高管所具有的性別角色認知對其領導特質產生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11]。在獨特的性格特征影響下,女性高管能夠表現出完全不同于男性高管的行為屬性,而此項研究更是一項跨學科研究,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與管理學多個學科,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15]。遺憾的是,盡管女性具有如此不同的領導特質,影響其能夠在職場中發(fā)揮的環(huán)境因素仍不可忽視,因此如何能夠使得女性高管發(fā)揮出其獨特的領導能力也是需要深入討論的問題[16]。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關于女性高管的文獻作為研究對象,運用Citespace 軟件繪制女性高管的知識圖譜,研究發(fā)現,女性高管文獻研究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萌芽階段、起步階段和發(fā)展階段。對于女性高管研究熱點的分析發(fā)現,該領域的研究集中于公司治理與領導特質兩個方面。對于未來研究的趨勢而言,理論研究方面,女性高管理論體系的構建需要進行深入討論,女性高管領導特質在社會學、心理學與管理學方面的交叉研究也值得繼續(xù);實證研究方面,女性高管作用于因變量的調節(jié)變量、中介變量與作用路徑等都需要進一步的經驗數據驗證,女性高管所具有獨特的領導能力也需要進一步的實證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