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寧



當年,法國殖民者看中了一個毗鄰越南邊境、面臨泰國灣、有著6公里長沙灘的柬埔寨濱海小鎮,并用法語給它取了個浪漫的名字“Kep-Sur-Mer”,意為“海邊的馬鞍”,他們把這座小鎮發展成為法國上流社會的度假勝地,吸引了許多追求浪漫的歐洲人在此定居。
后來,柬埔寨人、華人們也紛紛隨波逐流來到這里貿易、生活,久而久之,柬埔寨人延續了法國人的說法,把這座城市簡稱為“Kep”,而來到這里的華人則因市中心的一座白馬雕塑,將這里的浪漫附上詩意稱其為“白馬市”。
愛上白馬市從藍腳螃蟹開始
白馬市里其實并無白馬,胡椒農場、螃蟹市場、國家公園、紅樹林、海島、漁村、歐洲社區共同塑造了白馬市的主要景觀。東方的田園生活與歐洲的莊園文化,像唐詩與紅酒的偶遇一般,在白馬市完美結合。
愛上白馬市的人通常是從一只藍腳螃蟹開始的。白馬市的藍腳螃蟹肉美皮薄,香甜彈牙,喜歡野生在擁有特殊自然環境的紅樹林里,以特定的海藻為食,大量繁殖。
清晨,隨著第一個淡黃色的曙光點在天空掠過,白馬紅樹林附近的海水就隨著木船的晃動開始活躍起來。捕蟹的漁民逐漸靠近白馬海灘的岸邊,他們會耐心地將用死魚混合著海藻餌料制作出的誘捕器放入海灣中,隨后向海洋女神祈禱一天的收成。隨著早晨的過去,漁民們涉水而行,打開一個個誘捕器,只見有些藍腳螃蟹在誘捕器里不停地扭動,揮舞著它淺藍色的大夾子,有些則翻著牙膏白的肚子,似乎在籃子中認了被捕捉的命運。
漁民們將收獲到的螃蟹儲存在裝有海水的籃子中拿到當地的螃蟹市場上售賣。藍腳螃蟹的價格因大小、雌雄而有所區別,小只的螃蟹一般價格為每公斤6美元,較大的螃蟹價格則能達到每公斤9美元,雄蟹的肉相對雌蟹來說更加肥厚一些,但擁有肥美蟹籽的雌蟹往往能賣出更加高昂的價格。
為了能將辛苦捕獲的螃蟹賣出更高的價格,漁民們把張牙舞爪的藍腳螃蟹挨個兒制服,像多米諾骨牌般層層疊疊,碼在攤前,等待當地的餐館老板和精明的家庭主婦、好奇的游客們挑選。通常不到8點,臨近海邊,由竹子和茅草屋圍繞成的螃蟹市場就擠滿了人,賣螃蟹的多是戴著花帽子、穿著花圍裙的阿姨們,她們一邊高聲喊著價格和當地人議價,一邊瘋狂地打著手勢和游客交流。藍腳螃蟹成為了整個市場重要的經濟支柱,一買一賣間看似混亂的市場卻默契地保持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秩序。
胡椒與螃蟹的相遇
臨近傍晚,螃蟹市場附近的餐廳窗外懸掛的燈籠與海灣里的漁火遙相呼應,迎來送往了無數食客。吸引人們不遠萬里而來的是一道叫做胡椒螃蟹的柬埔寨特色菜。它由新鮮的螃蟹和離白馬市十幾公里外貢布出產的胡椒炒制而成。肉厚肥美的大螃蟹被整個切開,連肉帶殼加上胡椒和醬汁一起拌炒,辛紅濃稠的辣椒汁淋在新鮮的螃蟹上,賣相誘人,夾起一塊蟹肉用力一吸,辛辣的胡椒與鮮甜的蟹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味蕾間那股鮮爽的辣勁久久停留不去,酣暢飽食后的食客們辣得幾近說不出話,只紛紛直呼:“爽!”
貢布胡椒是當地制作西餐和海鮮餐的必備佐料,大航海時代,哥倫布和麥哲倫的船隊便為了尋找這令人上癮的香料,漂洋過海而來,以滿足歐洲宮廷和貴族的膳食偏愛,在那時,貢布胡椒成為了每一個法國餐桌上的驕傲,是不可多得的香料。
至今為止,貢布胡椒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胡椒之一,是柬埔寨第一個獲得世界貿易組織認證的地理標志產品。走進當地的胡椒園,人們可以參觀了解到貢布胡椒的采摘、人工分揀、自然晾曬、干燥、包裝等工藝的全過程。貢布胡椒在收獲時并不是白色或黑色的,而是鮮艷的綠色,在自然晾曬和干燥下,綠色的胡椒會變成黑色成為黑胡椒,而要想得到地道的白胡椒,貢布當地的農民則會讓綠色的胡椒待在樹上自然成熟近4個月的時間,直至顏色變紅,紅胡椒摘下來除去果皮之后,再將留下的種籽曬干,就成了白胡椒。
胡椒與螃蟹的相遇,就像相距十幾公里的貢布和白馬的相遇,同樣特殊的氣候、富含礦物質的土壤共同賦予了地域特殊的風味。廚師與食客為了與眾不同的食材本色而來,卻發現了屬于小鎮更多意想不到的魅力。
“遠東的圣特羅佩”
法國殖民時期,白馬曾屬于貢布轄區,自1908年起,遠在金邊的法國殖民政府達官貴人陸續在白馬一帶修建小別墅,環境宜人、娛樂項目充足的白馬一度被人稱為“遠東的圣特羅佩”。
1953年,柬埔寨通過日內瓦會議獲得獨立,建立柬埔寨王國之后,著名建筑師旺莫利萬與盧班漢在白馬市設計建造了一個歐洲主體風格且包含高棉傳統建筑元素的度假村落,這個度假村落的落成體現了柬埔寨現代主義建筑的黃金時代。
而那些原來因法國殖民官員度假蓋起的度假村,在紅色高棉時期已遭到了破壞和劫掠。在1953年至1970年的這段時間里,柬埔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到白馬市去度假成為了當時非富即貴的人們極為熱衷的事情,在此形勢之下,白馬的一些度假村得以修復,一些新的度假村又在商人手中陸陸續續修建起來。擁有法國建筑學和美國工商管理學兩個碩士學位的比利時商人Jeff就買下了法國殖民時期位于白馬的海關署衙,在原來建筑的基礎上進行整修,改造成一個充滿復古主義情調的度假村。
像這樣的度假村在白馬市還有很多,它們隱匿于綠色榛莽之間,開放于碧波汪洋之外。從殖民時期到獨立建國至今的一百多年來,白馬市已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精細的生活,緩慢的節奏,成為寧靜閑逸、放松身心的理想度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