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黨、對國家、對人民毫無保留、披肝瀝膽的赤子之心,是習近平和母親的“約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是習近平和母親的“約定”;保持一名共產黨人甘于“無我”、赤誠奉獻的奮斗精神,是習近平和母親的“約定”。
抗日戰爭初期,習近平的母親齊心在太行烽火中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國共產黨,而后奔赴延安成為八路軍女戰士。習仲勛對妻子贊賞有加,他曾對子女說:“你媽媽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
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母親的言傳身教為習近平樹立了榜樣。從習近平和母親的幾個有關“約定”的故事里,我們能深切領悟到他們母子之間的默契。
母子連心
1939年3月,年僅13歲的齊心在太行抗日烽火中參加革命。同年,在反“掃蕩”斗爭中,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抗大的革命熔爐中鍛煉成長,樹立了共產主義理想。
1943年,綏德的窯洞里,齊心第一次看到掛在墻上的毛主席為習仲勛同志題寫的“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八個大字。那一年,她17歲。
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齊心顧全大局,堅持在基層工作。后來,齊心這樣回顧一生中兩段使她受益匪淺的經歷:“一是在前方抗日根據地兩年,經受了戰火的考驗,抗大艱苦的戰斗生活培養了我革命樂觀主義的情操,堅定了革命斗爭意志,樹立了共產主義人生觀;二是在陜甘寧邊區農村做基層工作8年,在勞動人民的哺育下,和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p>
1969年1月13日,習近平背起行囊,下鄉來到陜北梁家河成為一名知青,在這里度過了7年的青春歲月。習近平曾在文章中寫道:“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了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
在梁家河,習近平曾先后書寫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1974年1月,習近平正式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那時,他20歲。
知青歲月里,齊心親手給習近平縫制的針線包,一直陪伴著他。針線包上繡的“娘的心”三個字,是母子深情的凝結,是齊心革命生涯中對人民的無怨付出,是對孩子們奉獻國家的無悔支持,是飽經風雪始終不渝的初心。
母子連心,對黨、對國家、對人民毫無保留、披肝瀝膽的赤子之心,是習近平和母親的“約定”。
從嚴要求自己
注重家庭教育的齊心影響著習近平的成長過程。她循循善誘,經常依照家里的規矩給在外地工作、走上領導崗位的習近平寫信,告誡他“高處不勝寒”,并囑咐他要從嚴要求自己。
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歷史新高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在談到領導干部要始終做到心中有戒的問題時,習近平曾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系。”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是習近平和母親的“約定”。
天天奮斗
“戰斗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斗,天天快樂?!边@是習仲勛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齊心自勉自勵、啟迪后人的人生感悟。
齊心在中央黨校工作時,單位離家較遠,她和家人總是離多聚少。只有到了周末她才能搭乘公交車回家一次,到家已是晚上八九點鐘,周日晚上還要趕回單位上班。但齊心卻從沒考慮過是否和孩子們多呆上一會兒,甚至是否調換一下工作,離家近一些。那時,她心里想的就是服從組織安排,不能耽誤工作,甚至孩子患了重病,她也沒有請過假。
齊心把習仲勛叮囑她“工作好、學習好、一切事情都處理好”的話,當作人生的座右銘,同樣也以此勉勵習近平。2001年春節,齊心通過電話問候、叮囑習近平:“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心,這就是對家庭負責,也對你自己負責,這都一致的?!?/p>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辟硪乖诠?、忘我工作是習近平最平常的狀態;風塵仆仆、馬不停蹄是他治國理政最真實的寫照。肩負著人民的信任和重托,習近平不知疲倦、兢兢業業,既是領路人,也是奮斗者。“我說過,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中國人說話、中國共產黨說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說話是算數的?!绷暯娇倳浺幌捳衩@發聵。
人民至上,保持一名共產黨人甘于“無我”、赤誠奉獻的奮斗精神,是習近平和母親的“約定”。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