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棟
“那時,我吃了中國人的面包和鹽……現在,我家的門永遠向中國人敞開。”現年96歲的蘇聯老紅軍霍米德·烏茲甘諾夫,回想起當年赴中國東北對侵華日軍作戰的經歷時充滿激情地說道。
“我家的門永遠向中國人敞開”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次日,150萬蘇聯紅軍兵分三路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他們與中國軍民并肩作戰,擊潰日本關東軍,為抗日戰爭取得最終勝利作出了貢獻。
“那時,我吃了中國人的面包和鹽……現在,我家的門永遠向中國人敞開。”現年96歲的蘇聯老紅軍霍米德·烏茲甘諾夫,回想起當年赴中國東北對侵華日軍作戰的經歷時充滿激情地說道。
如今,烏茲甘諾夫依然健康矍鑠,居住在烏茲別克斯坦東部費爾干納州,享受著五世同堂的天倫之樂。
1942年,年僅17歲的烏茲甘諾夫經過短暫的軍事訓練后,與戰友一起從家鄉北上,參加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后,烏茲甘諾夫和戰友從歐洲戰場奔赴遠東地區。稍作休整后,他所在的坦克團奉命向中國東北腹地挺進。
“在穿越大興安嶺時,日軍在井水中投毒,許多戰士不幸中毒身亡,其他人只能靠坦克和汽車散熱器內的水臨時維持生命。”烏茲甘諾夫仿佛在一一追憶那些逝去的戰友,布滿皺紋的眼角閃爍著淚光。
蘇軍與中國軍民并肩奮戰,打垮了日本侵略者,烏茲甘諾夫所在的部隊解放了旅順。烏茲甘諾夫指著一張唯一留存至今的在中國拍攝的照片,自豪地說道:“這是解放旅順后的紀念照,我那時才20歲。”
烏茲甘諾夫說,戰爭太殘酷,希望各國人民永遠珍惜和平。“希望我還有機會能再回到曾在戰火中付出青春的地方。”
“我們與中國人民的友誼經歷了戰爭的考驗”
自1945年起,蘇聯將5月9日定為“衛國戰爭勝利日”。而烏茲別克斯坦在獨立后,把這一天更名為“紀念和榮譽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烏茲別克斯坦近200萬人拿起武器,奔赴抗擊法西斯的前線。
居住在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安集延州的老紅軍阿卜杜拉容·阿卜杜拉蘇洛夫,如今已經101歲了,也參加過對日作戰。他對70多年前在中國的經歷記憶猶新。聽聞有記者要來采訪,他專門穿上了掛滿勛章、紀念章和榮譽絲帶的禮服。
阿卜杜拉蘇洛夫說,當年接受軍事訓練后,就被派往遠東前線。他是一名鐵道兵,在后勤部隊工作,主要為前線戰士提供軍事裝備、衣物和食品等。“中國老百姓與蘇聯士兵一起工作,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
在哈爾濱,阿卜杜拉蘇洛夫目睹了侵華日軍犯下的殘暴罪行。“我們與中國人民的友誼經歷了戰爭的考驗,今天我們應該繼續團結在一起,維護二戰勝利的成果。”阿卜杜拉蘇洛夫說。
戰爭結束后,阿卜杜拉蘇洛夫返回故鄉,在一所中學擔任教師。他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健在的參加過對日作戰的蘇聯老紅軍越來越少,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依然記著他們。
阿卜杜拉蘇洛夫說:“我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感情,一直關心烏中關系和兩國人民的友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不斷向前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這為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新華社2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