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林 羅宏偉
鄭州市中醫院脾胃肝病二科45000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臨床多見,隨病情進展至晚期可發生肝硬化,主要是因HBV病毒可持續引發肝臟炎癥,損壞肝小葉,造成硬化性結節,對患者生活質量威脅極大[1]。恩替卡韋及甘草酸二銨為HBV相關肝硬化常用治療藥物,其中甘草酸二銨可保護肝臟,提升細胞膜穩定性、調節免疫、抑制炎性反應;恩替卡韋屬核苷酸類似物,具有不良反應小、耐藥性低、抗病毒能力顯著等特性,兩者聯合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2]。近年來,中醫在HBV相關肝硬化中應用價值得到普遍關注,其中解郁軟堅活血方較常用,其能軟堅散結、活血化瘀、清熱燥濕、疏肝理氣[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HBV相關肝硬化患者112例,分組探討解郁軟堅活血方輔助甘草酸二銨膠囊、恩替卡韋在HBV相關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HBV相關肝硬化患者112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6例。對照組男32例,女24例;年齡(47.41±6.38)歲(31~64歲);病程(5.25±1.96)年(0.4~10.1年)。研究組男34例,女22例;年齡(46.97±6.68)歲(30~66歲);病程(5.11±2.02)年(0.2~9.7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均衡可比(均P>0.05)。
1.2 選取標準
1.2.1 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4]中HBV相關肝硬化診斷標準;(2)知曉本研究,簽署同意書;(3)年齡<60歲。
1.2.2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2)存在代謝系統、內分泌系統、自身免疫系統病變者;(3)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者;(4)對研究藥物具有過敏史及過敏體質者;(5)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言語溝通障礙者;(6)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抗HBV病毒、抗炎、利尿、保肝等常規干預基礎上,對照組給予甘草酸二銨膠囊(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40191)、恩替卡韋(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72)治療,口服甘草酸二銨膠囊150 mg/次、3次/d,口服恩替卡韋0.5 mg/次、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解郁軟堅活血方,藥物組方:木香10 g、延胡索10 g、桃仁10 g、苦參12 g、郁金12 g、赤芍12 g、牡蠣12 g、炙鱉甲20 g、山豆根20 g、炙龜板20 g、龍膽草20 g、金錢草20 g、黃芪30 g、丹參30 g,以水煎煮,1劑/d,收汁400 ml,早晚分2次服用。兩組治療12個月。
1.4 觀察指標(1)統計兩組臨床療效,肝功能指標無改變,HBsAg、HBV DNA未轉陰為無效;肝功能指標有所改善,HBsAg、HBV DNA轉陰為有效;肝功能恢復正常,HBsAg、HBV DNA轉陰為顯效;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5]。(2)治療前后統計兩組肝功能[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肝纖維化指標[Ⅲ型前膠原(typeⅢprocollagen,PCⅢ)、Ⅳ型 膠 原 蛋 白(typeⅣcollagen,Ⅳ-C)、層 黏 蛋 白(laminin,LN)、透 明 質 酸(hyaluronic acid,HA)]、肝硬度值。(3)統計兩組不良反應。
1.5統計學方法通過SPSS 22.0對數據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667,P=0.031),見表1。

表1 兩組HBV相關肝硬化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n(%)]
2.2 肝功能治療前兩組患者TBIL、AST、ALT血清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研究組TBIL、AST、ALT血清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2.3 肝纖維化指標及肝硬度值治療前兩組血清PCⅢ、Ⅳ-C、LN、HA、肝硬度值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清PCⅢ、Ⅳ-C、LN、HA、肝硬度值水平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5,P=0.714),見表4。
慢性乙型肝炎為臨床多發傳染性疾病,HBV可不斷復制損傷肝臟功能,最終可引發肝硬化。同時,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對HBV相關肝硬化患者實施干預,對促使疾病良好轉歸具有重要意義。
甘草酸二銨及恩替卡韋在HBV相關肝硬化中較常用,其中甘草酸二銨是提取于中藥甘草所制藥物,其化學結構類似醛固酮類固醇環,可對醛固酮和可的松滅活產生抑制效果。甘草酸二銨還具有良好抗炎功能,可有效緩解肝細胞炎性反應,保護肝細胞膜,促使肝功能恢復正常,并可抑制HBV對肝細胞損壞,以此達到抗肝纖維化目的[6]。恩替卡韋為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具有較強選擇性,能直接作用于HBV DNA復制的不同階段,以此抑制HBV DNA復制,發揮抗HBV病毒活性目的。相關研究指出,在HBV相關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中長期應用恩替卡韋,可持久抑制和轉錄肝硬化及肝纖維化[7]。中醫在HBV相關肝硬化中也具有獨特見解及治療優勢,其屬“痞塊”“積聚”等范疇,病位在肝,病機病因在于余毒、濕熱未盡致使瘀血阻滯、脾腎兩虛、肝氣郁結、結而成痞,故疾病治療應注重軟堅散結、清熱燥濕、活血化瘀、疏肝理氣。解郁軟堅活血方為中醫治療HBV相關肝硬化的重要方劑,方中山豆根消腫利咽、清熱解毒,炙鱉甲、牡蠣、炙龜板軟堅散結、滋陰潛陽,苦參、龍膽草、金錢草可散瘀消腫、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木香、郁金能理氣解郁,赤芍、延胡索、桃仁、丹參擅涼血消癰、通經止痛、活血化瘀,黃芪功可利尿、托毒排膿、補氣固表,諸藥聯用共奏軟堅散結、疏肝理氣等功效[8]。
表2 兩組HBV相關肝硬化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HBV相關肝硬化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s)
注: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恩替卡韋與甘草酸二銨膠囊,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解郁軟堅活血方;HBV為乙型肝炎,TBIL為總膽紅素,AST為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

表4 兩組HBV相關肝硬化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表3 兩組HBV相關肝硬化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及肝硬度值比較(±s)

表3 兩組HBV相關肝硬化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及肝硬度值比較(±s)
注: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恩替卡韋與甘草酸二銨膠囊,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解郁軟堅活血方;HBV為乙型肝炎,PCⅢ為Ⅲ型前膠原,Ⅳ-C為Ⅳ型膠原蛋白,LN為層黏蛋白,HA為透明質酸
?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研究組肝功能及肝纖維化指標水平、肝硬度值均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聯合甘草酸二銨膠囊、解郁軟堅活血方、恩替卡韋治療HBV相關肝硬化,可更有效減輕肝纖維化程度,恢復肝功能,利于提升整體治療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1)甘草酸二銨為甘草主要提取物,具有良好肝細胞保護及抗炎作用,恩替卡韋則能有效阻斷HBV DNA正鏈合成和HBV病毒多聚酶啟動,阻止HBV復制;(2)解郁軟堅活血方不僅具有軟堅散結、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等功效,且能改善肝纖維化程度,抑制HBV DNA復制,加速肝臟中膠原蛋白降解,并減少炎性因子釋放、降低肝星狀細胞的活化水平,進而保證疾病治療效果。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上述聯合治療方案安全性具有保證。
綜上所述,聯合采取解郁軟堅活血方、甘草酸二銨膠囊、恩替卡韋治療HBV相關肝硬化,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肝纖維化,提高治療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利益沖突:作者已申明文章無相關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