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周宇 蔡俊華 楊柳 石云 王瑞瑛 周政云鎮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212000
踝關節由脛腓骨下端與距骨組成,骨折、脫位為骨科極為常見的損傷,多為間接暴力造成踝部扭傷后發生[1]。在踝關節骨折后,患者會出現踝部疼痛、腫脹等,皮下會出現瘀斑與青紫等,使患者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嚴重時會出現神經、肌肉系統損傷,對其正常生活帶來極大影響[2-3]。諸多患者在骨折后均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但在手術前需采用患肢抬高、制動、冰袋冷敷3~5 d等方式,以減輕患者骨折處腫脹。但冰袋冷敷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冰袋硬度較高、與機體體表接觸面積較小,不易進行固定,此外持續3~5 d的冰敷極易出現凍瘡[4]。因此,需給予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更為有效的干預方式。常規干預主要為冰袋冰敷,但患者在骨折4~5 h后,骨折部位的血液開始凝固,骨折24 h后腫脹明顯,進而逐漸消腫[5]。因此,在骨折24 h后持續給予患者冰敷干預作用不大。芒硝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積消腫的作用,緩解患者的出血與組織充血情況,且芒硝易于人體吸收,而冰片具有局部降溫、清熱止痛、散熱結與燥濕熱的作用,兩者共同使用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具有重要意義[6-7]。為探究應用于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中更為有效的干預方式,本研究將芒硝、冰片冰敷干預應用于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中,并探究其對患肢腫脹、疼痛、局部皮溫與并發癥情況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6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7~93(56.60±17.11)歲。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9~84(55.60±15.04)歲。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且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原則。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 入選標準經骨科檢查確診為閉合性踝關節骨折;不存在其他基礎疾病及其并發癥;患肢不存在皮膚破損情況;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存在精神或神經疾患;凝血功能異常、代謝及體溫調節功能異常;患有雷諾病,對冷存在超敏反應或血管痙攣;開放性骨折;合并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伴隨惡性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等;存在感知障礙,無法進行有效交流。
1.4 方法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不采用靜脈脫水藥物治療。
1.4.1 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使用專用冰袋包裹后敷于患者的患肢腫脹部位,并使用固定帶進行固定,持續冰敷120 h;在冰塊融化后及時更換冰袋。
1.4.2 觀察組給予芒硝、冰片冰敷干預,每100 g芒硝與10 g冰片(研磨成粉)溶于1 000 ml清水中,配制成10%芒硝冰片溶液。用12 cm×18 cm×3 cm棉墊(可根據部位采用各規格的棉墊)放入30 ml芒硝冰片水中浸潤,取出擰至不滴水,裝入無紡布袋中(按棉墊規格制成,一面為透水層,另一面為隔水層),放置于-18.0℃冰箱中至少4 h,即成芒硝冰片冰袋,置于冰箱中冷凍備用,取出后呈冰霜狀,松軟、可塑形,于患者入院第一時間使用芒硝冰片冰敷120 h(5 d)。敷于患肢腫脹部位,3 h更換1次。(通過臨床試驗證實,冰袋使用2~3 h局部溫度保持在10.0~15.0℃,因此規定冰袋每3 h更換1次。結果證實置于18℃冰箱內至少4 h芒硝冰片冰袋方可達到冰沙狀。考慮護士為8 h工作制,結合科室內冰箱冰凍柜有3個抽屜,在抽屜上注明班次,規定每班固定取用本班次抽屜內的芒硝冰片冰袋,及時補充更換的芒硝冰片冰袋放入相隔一個班次的抽屜內,以確保每個冰袋都能冰凍4 h以上。)
1.5 觀察指標
1.5.1 腫脹治療前即刻、治療后1 d、2 d、3 d、4 d、5 d(16∶00)觀測量兩組患者踝圍差值,予在內外踝處測量患者踝圍,計算每日的踝圍差值。
1.5.2 疼痛治療前即刻、治療后1 d、2 d、3 d、4 d、5 d(16∶00)時觀察兩組患者局部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具體方法如下:10 cm水平尺,0分為無痛,1~4分為輕度疼痛,5~7分為中度疼痛,8~10分為重度疼痛[8]。患者可指出代表自己最疼痛的一點,記錄患者VAS評分。
1.5.3 患肢局部皮溫治療前即刻、治療后1 d、2 d、3 d、4 d、5 d觀察兩組患者每次更換冰袋時患肢局部皮溫情況。采用國內魚躍紅外線測溫儀行冰袋溶解實驗(溫度測量范圍-20.0~50.0℃,分辨率0.1℃,準確度±2%讀值),繪制每次患肢局部皮溫圖。
1.5.4 并發癥情況治療后記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創口感染、皮緣壞死、下肢深靜脈血以及能否耐受冰敷引起的不適反應。
1.6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3.0進行統計分析,腫脹值、疼痛、局部皮溫等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并發癥情況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腫脹對比觀察組治療3~5 d后腫脹值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對比觀察組治療3~5 d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患肢局部皮溫對比觀察組治療1~5 d后局部皮溫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情況對比觀察組治療5 d后并發癥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1 芒硝、冰片冰敷對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腫脹的影響踝關節骨折為臨床上最為常見的關節內骨折,其臨床癥狀為腫脹、疼痛等,其中腫脹是因機體毛細血管破裂、出血,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強,機體組織間膠體滲透壓增高,進而造成腫脹,而疼痛是因機體受到炎性刺激,再加上腫脹導致周圍組織受到壓迫而形成[9-10]。腫脹與疼痛均會導致機體出現一系列生理應激反應,同時還會造成患者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影響其預后效果[11]。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3~5 d后腫脹值低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芒硝、冰片冰敷可有效減少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的腫脹值。其原因為芒硝、冰片冰敷應用于患者骨折部位,有效進行局部降溫,降低其毛細血管通透性,進而降低其局部代謝[12]。同時寒冷還能夠使患者肌肉的反應性降低,提高其痛閾。《中藥大辭典》記述:芒硝味苦咸,咸能軟堅,苦能瀉熱;其性善消,入血分,故能消淤血,通化瘀滯[13]。因此,芒硝、冰片冰敷作用于患者骨折部位,能夠盡早消除患者的局部腫脹,降低腫脹值,以便能夠及時進行后續治療。
3.2 芒硝、冰片冰敷對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疼痛的影響踝關節骨折可由直接或間接暴力造成,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其致傷原因包括行走不慎、交通事故與運動損傷等。踝關節骨折的同時還極有可能會合并關節軟骨損傷、關節周圍韌帶損傷、關節脫位及軟組織損傷等,加重其病情[14]。而踝關節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關節之一,出現閉合性骨折時,若恢復時出現對位不好的情況,會增加創傷性踝關節炎發生的可能,使患者出現傷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難等,嚴重影響其預后效果,同時若未能給予患者有效鎮痛干預,可能會導致患者難以有效配合各項治療與干預[15]。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3~5 d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芒硝、冰片冰敷可緩解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其原因為芒硝、冰片冰敷過程中經刺激機體皮膚冷感受器,改善其血管通透性,進而減輕炎性水腫與止血,而冰片性涼,具有局部降溫、清熱止痛等作用,可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芒硝與冰片共同作用于踝關節骨折部位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
表1 60例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腫脹對比(cm,±s)

表1 60例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腫脹對比(cm,±s)
注:對照組常規冰袋冰敷,觀察組芒硝、冰片冰敷
?
表2 60例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疼痛對比(分,±s)

表2 60例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疼痛對比(分,±s)
注:對照組常規冰袋冰敷,觀察組芒硝、冰片冰敷;VAS為視覺模擬評分法,用于評價疼痛程度
?
表3 60例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局部皮溫對比(℃,±s)

表3 60例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局部皮溫對比(℃,±s)
注:對照組常規冰袋冰敷,觀察組芒硝、冰片冰敷
?

表4 兩組并發癥情況對比[n(%)]
3.3 芒硝、冰片冰敷對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患肢局部皮溫的影響腫痛是踝關節骨折患者在骨折和周圍軟組織損傷后的高發癥狀,患者肢體在創傷初期會出現不同程度毛細血管、血管斷裂出血,局部小血管會出現收縮并迅速擴張。因為血管損傷、微小血栓、擴張血管可引發局部血液微循環受阻,各炎性物質出現局部浸潤,顯著提高了血管壁通透性,致使損傷部位及血管內容物明顯增加,提高了組織間膠體滲透壓,造成組織水腫。而患者局部皮膚溫度上升與局部腫脹、疼痛相關。而芒硝由提凈法炮制,性甘溫從而緩解芒硝咸寒瀉下的作用。芒硝可有效刺激網狀內皮系統,提升其增生和吞噬能力,從而提升抗炎效果,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冰片具有通諸竅、散郁火的功效,其可有效幫助患者局部降溫、促進微循環,恢復患者血管功能,最終降低局部皮膚溫度[16]。
3.4 芒硝、冰片冰敷對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并發癥情況的影響中醫學認為,閉合性踝關節骨折在早期出現組織腫脹的原因與骨折筋傷、氣滯血疲及靜脈阻塞等因素密切相關,其常見癥狀為腫脹、青紫、踝關節畸形等,同時踝關節骨折會給患者帶來劇烈疼痛,使患者出現一系列生理、心理應激反應[17]。在閉合性踝關節骨折中,若患者受傷時間較短、軟組織腫脹程度較輕,應盡快進行手術;若患者軟組織挫傷較嚴重、皮膚張力較高,應盡快進行消腫處理,以便早期給予手術,否則易造成傷口感染、骨折部位組織壞死等。因此,早期給予患者更為有效的干預方式,以盡快實施后續治療顯得尤其重要。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5 d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芒硝、冰片冰敷可降低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其原因為通過對踝關節骨折部位進行冰敷,促使踝關節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其局部血流情況,控制炎癥擴散,同時芒硝還可促進淋巴循環,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進而減少局部白細胞浸潤,減輕機體炎性反應,進而有效避免出現感染、皮緣壞死等并發癥[18]。
綜上所述,芒硝、冰片冰敷應用于閉合性踝關節骨折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患肢的腫脹程度,緩解其疼痛,同時對于減少患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