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2019年底肆虐全國的新冠肺炎,為我們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學習設置了一道障礙。在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上海市從2020年3月2日開始進行空中課堂在線上課。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這樣的上課模式對我們挑戰頗大。如何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有效開展體育課,促進學生進行居家鍛煉,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我們發現運動健身類APP可以承擔起這樣一個角色。其中用戶體驗感比較好的運動健身類APP有Keep、悅動圈、咕咚等。
運動健身類APP具有科學指導功能。進行單個動作練習時,有明確的動作示范、練習步驟、動作感覺、常見錯誤等文字描述;進行一整套的課程練習時,有科學的示范、專業的講解、適時的言語提醒,為練習者提供科學的健身指導。運動健身類APP還具有運動記錄功能。進行跑步、行走和騎行練習時,可以記錄明確的運動路線和運動量;進行動作練習后,會顯示清晰的卡路里消耗以及練習時間等。運動社交化是運動健身類APP最吸引當代青少年的一大亮點。運動社交化通過好友排行、運動競賽、動態論壇等形式來增加用戶的活躍度,并且可以通過“約跑”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使得運動更有“人情味”,從而增加用戶黏性[1]。如練習者在每次運動后可將運動數據分享到該平臺或微信朋友圈、QQ空間等,獲得好友的評論和點贊,有助于增加鍛煉信心和興趣。
科學性是運動健身類APP一大優勢,不管是單個動作還是鍛煉視頻,都有科學的講解示范,為使用者科學鍛煉提供保障。時間和空間不受限制是運動APP的一大特色,用戶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身體鍛煉,對于運動方式的選擇也不用拘泥于傳統的運動器械[2]。疫情居家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僅僅利用一塊瑜伽墊或一把椅子就可以得到一定的鍛煉效果,而一些有氧操、塑形操更是不需要任何器材輔助。即時反饋是運動健身類APP一大鮮明特點,以Keep為例,每個小鍛煉結束后,都會顯示本次運動所耗時間以及卡路里,跑步、行走及騎行模式更是顯示明確的運動軌跡和速度,可幫助用戶明確了解自己的運動情況。
在線體育課,體能鍛煉不可或缺。因此每次課都需帶領同學們進行體能練習。居家鍛煉內容安排需考慮到空間有限,強度合適,不可擾民,同時還要注意均衡鍛煉。運動健身類APP為我們的內容設計提供了思路。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提前錄制一些鍛煉視頻,方便課上向同學們講解。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方法,基本都可在各類運動健身類APP中尋到蹤跡,這樣在錄制視頻時便可參考其中的動作方法介紹和常見錯誤進行科學示范。比如有助于50米跑的鍛煉方法有原地高抬腿、弓箭步跳,有助于仰臥起坐的練習方法有仰臥舉腿、仰臥兩頭起,有助于立定跳遠的練習方法有蹲跳起、收腹跳等,這些方法都可提前錄制,方便課上清晰展示。
居家進行在線體育課教學,對我們體育教師所處的家庭空間要求較高。如果空間夠大,相對比較方便,打開攝像頭可以直接組織并帶領同學們進行練習。如果空間較小,除卻使用提前錄制的鍛煉視頻,還可借助完整且合理的一套鍛煉視頻助力在線體育課。運動健身類APP可為我們提供科學合理的鍛煉視頻。以Keep為例,此款APP包含了很多完整的健身視頻課程,如HIIT、有氧操、瑜伽、熱身、拉伸放松等。就拿HIIT來說,有上肢充能、下肢挑戰,還有核心燃燒,合理安排便可保證鍛煉的均衡性;同時每種力量練習包含K1——K4四個不同的練習強度,為防擾民,K1、K2是比較適合進行居家鍛煉的強度。諸如此類的健身視頻,我們可以提前以錄屏的形式將課程錄制下來,然后上課時共享給學生,他們便可以跟著視頻和音樂節奏一起運動起來。
疫情期間居家時間較長,體育鍛煉必不可少。對于同學們來說,一周五天都要面對電腦進行在線上課,如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后鍛煉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每次課結束前,我們都會布置課后練習菜單,最關鍵的反饋環節令我們萬分頭疼。我們嘗試過分組由小組長負責監督,然后匯總到教師;也嘗試過利用班級群進行反饋;更嘗試過利用在線教學平臺進行作業布置,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最后我們選擇利用Keep軟件。先在每個班級挑選出幾位同學,告知大家利用手機下載Keep軟件,然后我們互粉,提醒大家每次完成練習后記得打卡到Keep動態里,這樣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彼此的練習痕跡。針對少數群體自主鍛煉的反饋效果很棒。然后我們又把這樣的一個模式推給班級其他同學,雖說這樣漏洞依然存在,比如播放練習視頻卻未跟進練習,但每個練習中動作的講解、時間的提醒、適時的言語鼓勵、以及背景音樂的加入等等,都會對學生堅持練習產生很大的激勵,而練習結束后的卡路里消耗以及練習時間更會成為吸引學生參與下一次練習的動力。同時還可以記錄訓練感受,由最初的“太難了”到“還不錯”,最后到“太簡單了”,這樣一個體感變化的過程見證了練習者鍛煉的歷程,見證了體能的增強,為堅持鍛煉注入動力。
以下以一節九年級在線體育課為例具體介紹Keep軟件對此課的助力。

表1 九年級體育與健身在線教學課時計劃(部分)
陳佩等[3]在《運動類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研究》一文中指出,學生使用運動類APP最顯著的原因是動機來源中的興趣和好奇心,好奇心驅使學生對運動健身類APP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興趣導致學生主動使用運動類APP進行健康運動等行為,并能夠激發體育鍛煉行為習慣。運動健身類APP具有科學指導、運動記錄、社交等功能,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現今學生將運動作為一種除健身之外的值得分享炫耀的東西,這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同時運動健身類APP具有科學性、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以及即時反饋性,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參與鍛煉的需求,比如上學放學途中行走、跑步或騎單車都可以打開APP進行記錄。運動健身類APP的這些功能及特點可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經常鍛煉的習慣。
在疫情防控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運動健身類APP可有效助力在線體育課,從備課、上課到課后鍛煉,都能提供行之有效的內容和方法。同時運動健身類APP具有的各種功能和特點更能督促學生自覺主動鍛煉,促進鍛煉習慣的養成。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使用運動健身類APP,讓運動健身類APP成為促進科學鍛煉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