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義豐,李艷茹
競技體育中,運動員出成績的年齡一直是教練員關注的問題之一,而游泳項目受諸多客觀因素的制約,出成績的年齡較早,保持成績年限相對有限。而國內外游泳運動員也在運動年齡巔峰期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對于游泳運動員創造高水平運動成績的年齡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是年輕化,認為年輕的運動員更容易創造出驚人的成績,并且更有發展和前途,如近年涌現出的年輕運動員萊德斯基、葉詩文、梅魯提特等小將。二是成人化,認為成人運動員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的概率更大,如國外著名運動員羅切特、菲爾普斯、托雷斯等運動員。近幾年來我國游泳項目在世界各個大賽上表現突出,中國游泳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和飛速的進步,但也顯示出我國優秀游泳運動員正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這種年輕化的趨勢是否會對我國競技游泳發展有所影響,我國游泳界對出成績必須要趁早的固有思維是否會影響運動員的發展,如過早開發運動員的潛能。基于以上問題,本文通過對2011、2012、2013、和2015年國內外比賽全國前八名和世界前八名的運動員進行年齡統計和分析,幫助我們重新探討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
本文通過對2011年世錦賽、全國游泳冠軍賽、2012年倫敦奧運會、全國游泳冠軍賽、2013年世錦賽、全運會和2015年世錦賽、全國游泳冠軍賽的各單項進入前八名的國內外優秀游泳運動員的年齡進行統計與分析,并通過對比國內外優秀運動員的平均年齡段,來進行游泳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的研究,希望能在對比與分析中總結出有價值,并對制定我國游泳發展的規劃有理論和現實意義的信息。
2.1.1 研究對象
國內外優秀游泳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對比與分析
2.1.2 調查對象
2011年、2013年、2015年游泳世錦賽,2012年倫敦奧運會游泳比賽,2011年、2012年、2015年全國游泳冠軍賽,2013年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游泳比賽的個人26單項,共計208單項,男、女進入決賽1664人次運動員的年齡。
2.2.1 文獻資料法
主要通過查閱中國知網的相關期刊、文獻,收集和閱讀國內外游泳專家及科研人員關于游泳運動員年齡特征的論文資料,以及通過互聯網,如倫敦奧運會官網、第十二屆全運會官網、歐米茄官網、數智體育及世界游泳聯合會官方網站收集了2011年、2013年、2015年世錦賽,2012年倫敦奧運會游泳比賽、2011年、2012年、2015年冠軍賽以及2013年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游泳比賽的年齡信息進行統計,以保證信息的權威性。
2.2.2 數據統計法
運用Excel 2010對所調查的比賽各單項進入前八名的運動員的年齡進行錄入、計算、整理和歸納。
2.2.3 比較分析法
就所調查的八次國內外大賽中單項進入前八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進行對比,分析我國優秀游泳運動員的年齡特征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所存在的差異及存在的問題。
2.2.4 專家訪談法
本文通過專家訪談法,就本文研究的國內外優秀游泳運動員年齡特征的相關問題對北京體育大學教師高捷、傅延浩、王大鵬、溫偉,研究生楊聽宇,河北隊游泳隊教練員陳寅進行訪談,并采用書面形式記錄訪談內容。
2.2.5 個案分析法
對所調查的八次國內外大賽中不同項目的國內外高水平運動員競技年齡分析,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運動員,以個例分析的形式分析國內外高水平游泳運動員競技年齡的特征和差異。
3.1.1 我國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最佳平均年齡情況
在剛剛結束的喀山游泳世錦賽中,各國選手競爭激烈,而中國游泳隊在本屆世錦賽中也成為賽場上的亮點,取得了5金1銀7銅的優異成績。中國游泳隊在本次世錦賽中共有11個單項,6個接力進入決賽,進入決賽的次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老將孫楊、陸瀅等發揮穩定,新生力量寧澤濤、傅園慧、張雨霏、史婧琳等也給中國游泳隊帶來了新的突破。但中國游泳一直面臨著一個這樣的問題,長期以來創造優異成績的運動員均在一個較小的年齡段,雖然近幾年世界泳壇也涌現一批優秀的年輕選手如美國天才少女萊德斯基、立陶宛蛙泳選手梅魯提特,但成人運動員創造佳績卻占有很大比例,如匈牙利運動員霍斯祖,美國運動員羅切特、菲爾普斯等。本文通過對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國內外游泳大賽單項進入前八名的運動員平均年齡對比,發現國內優秀游泳運動員的平均年齡明顯低于國外選手。表1至表4是國內和世界比賽前八名平均年齡統計表。

表1 世界男子優秀游泳運動員前八名年齡分布一覽表

表2 國內男子優秀游泳運動員前八名年齡分布一覽表
3.1.1.1 世界和我國男子優秀游泳運動員前八名年齡比較
通過表格顯示,2011年世錦賽男子前八名運動員平均年齡為(23.86±2.91),2012年倫敦奧運會為(24.58±3.38),2013年世錦賽為(23.49±3.26),2015年平均年齡為(23.58±3.28)。我國優秀男子選手前八名平均年齡:2011年冠軍賽為(19.75±2.23),2012年冠軍為(20.78±2.70),2013年全運會為(20.83±2.83),2015年冠軍賽為(20.34±2.26)。以上數據明顯顯示出我國男運動員平均競技年齡為19.75至20.83歲,而世界男優秀運動員平均競技年齡為23.49至24.58歲。

表3 世界女子優秀游泳運動員前八名年齡分布一覽表
3.1.1.2 世界和我國女子優秀游泳運動員前八名年齡比較
通過表3、表4顯示,2011年世錦賽女子前八名運動員平均年齡為(21.98±2.42),2012年倫敦奧運會為(22.76±3.08),2013年世錦賽為(21.84±3.04),2015年平均年齡為(22.44±3.23)。我國優秀女子選手前八名平均年齡:2011年冠軍賽為(18.36±2.53),2012年冠軍為(18.75±2.77),2013年全運會為(19.65±3.15),2015年冠軍賽為(19.26±2.49)。以上數據明顯顯示出我國女運動員平均競技年齡為18.36至19.65歲,而世界女子優秀運動員平均競技年齡為21.84至22.76歲。

表4 國內女子優秀游泳運動員前八名分布一覽表
3.1.2 國內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年齡發展趨勢
通過以上對比發現,除我國優秀游泳運動員整體競技年齡低于國外選手之外,國內外游泳運動員近幾年的競技年齡趨勢較平穩,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在世界大賽中平均年齡最高的時期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最低的為2013年巴塞羅那世錦賽。
國內比賽中男、女運動員平均年齡最高的為2013年全運會,最低的為2011年全國游泳冠軍賽,和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年齡走勢相比,我國運動員的年齡走勢同樣顯示出了一定的周期性。國外選手以奧運會為周期,我國選手的訓練安排則主要以全運會為周期進行,從年齡趨勢圖上能看出,在奧運會和全運會這種大賽之后,因為一些老運動員的退役,便使得平均年齡下降。
國內前八名與世界大賽前八名的男、女選手的年齡差也較為相似,國內男子選手比女子選手平均年齡大2.03至1.08歲,世界優秀游泳男子選手比女子選手大1.88至1.14歲。

圖1 世界大賽男、女平均年齡折線圖

圖2 國內比賽男、女平均年齡折線圖
3.1.3 我國與世界游泳選手年齡結構對比

表5 我國與世界男子優秀游泳運動年齡結構統計
通過對2011、2012、2013和2015年國內外的8場比賽各統計,表5中反映出我國優秀男游泳運動員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各416人次的年齡分布。
男子選手中,國內18歲以下的運動員110人,占26%,19至22歲運動員212人,占51%,23歲至25歲運動員74人,占18%,26歲以上運動員20人,占5%。世界優秀男子游泳運動員18歲以下16人,占4%,19至22歲運動員144人,占35%,23至25歲運動員117人,占28%,26歲以上運動員139人,占33%。
在年齡結構的比例,我國與世界優秀男子游泳運動員都是以19至22歲占最大比例,但我國占第二大比例的是18歲以下運動員,最小比例為26歲以上運動員,而世界優秀選手占第二比例的是26歲以上運動員,最小比例的為18歲以下運動員,這說明我國男子選手最佳競技年齡與國外選手相似,但保持競技狀態的年限較短,相比國外運動員缺少大齡選手,退役較早。

表6 我國與世界女子優秀游泳運動年年齡結構統計
表6中反映出我國優秀女游泳運動員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的年齡分布為:國內18歲以下運動員為210人,占51%;19至22歲運動員153人,占37%;23歲至25歲運動員43人,占10%;26歲以上運動員10人,占2%。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18歲以下運動員54人,占13%;19至22歲運動173人,占41%;23至25歲運動員132人,占32%;26歲以上運動員57人,占14%。
我國優秀女子游泳運動員的年齡結構與國外選手有所差異,我國選手占18歲以下運動員占最大比例,最小比例在26歲以上運動員,僅占總人次的2%,國外選手占比最大的為19至22歲,最小比例為18歲以下,這說明我國女子運動員出成績較早,保持年限也較短。
3.1.4 我國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按項目平均年齡對比
3.1.4.1 國內外高水平短距離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的研究

表7 我國與世界優秀男子游泳運動員短距離項目平均年齡分布

表8 我國與世界優秀女子游泳運動員短距離項目平均年齡分布
通過表7和表8我們可以看出世界優秀短距離男子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在23.95至25.78歲,我國優秀短距離男子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21.03至22.16歲,差值為4.56至2.85。差值最小的項目在男子100米蝶泳中,最大的出現在男子50米自由泳上。
世界優秀短距離女子選手的平均年齡在21.32到24.41,我國優秀短距離女子運動員在18.63到21.88歲。差值最小的為女子100米蛙泳,最大的為女子50米自由泳。
3.1.4.2 國內外高水平中距離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的研究

表9 我國與世界優秀男子游泳運動員中距離項目平均年齡分布

表10 我國與世界優秀女子游泳運動員中距離項目平均年齡分布
通過表8、表9顯示出世界優秀中距離男子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在22.44至24.97歲,我國優秀短距離男子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19.78至20.69歲,差值為4.94至2.66。差值最小的項目為200米仰泳最大的為200米混合泳。
世界優秀中距離女子選手的平均年齡在21.04到23.07歲,我國優秀短距離女子運動員在17.85到19.78歲。差值為2.16至4.18。差值最小的項目為200米蝶泳,最大的為200米混合泳。
3.1.4.3 國內外高水平長距離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的研究

表11 我國與世界優秀男子游泳運動員長距離項目平均年齡分布

表12 我國與世界優秀女子游泳運動員長距離項目平均年齡分布
通過表11、表12顯示出世界優秀長距離男子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在22.63至22.73歲,我國優秀短距離男子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18.79至19.6歲,差值為3.84至3.07。差值最小的項目為400米自由泳最大的為400米混合泳。
世界優秀中距離女子選手的平均年齡在21.16到23.35歲,我國優秀短距離女子運動員在17.44到17.94歲。差值為5.41至.18。差值最小的項目為400米混合泳,最大的為400米自由泳。
3.1.5 我國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按項目平均年齡分析
通過以上表格分析出游泳運動在不同的項目中,競技年齡特征也有所不同。游泳項目按運動訓練學項群訓 練理論劃分,游泳屬于體能主導類項目,其項目距離的長短要求運動員的運動素質也各不相同,根據人體身體素質增長的敏感期的不同,各年齡表現出的競技能力也不同。
尤其在短距離項目中,國內外選手平均年齡明顯高于其他項目,在奧運會游泳比賽中共設泳池項目32項,而男、女短距離項目就有16項,再加上男/女子4x100米混合泳及自由泳接力,共二十個短距離項目,占所有項目的一半以上。短距離項目是靠力量及爆發力等能力,成人選手的這些能力也相對成熟,更能發揮優勢。
我國男子短距離項目上22歲選手寧澤濤在本屆世錦賽中也創造了中國男子短距離游泳項目零的突破,徐嘉余也在本屆世錦賽中獲得男子100米仰泳第四名,但我國男子距離項目整體實力卻依然不強,我國選手過于年輕化可能會影響在短距離項目上的發展,但歐美“大齡”選手的力量和速度也是他們的優勢之一。
在女子短距離項目中觀察發現,在平均年齡最大的女子50米自由泳中出現不少大齡選手并創造優異成績,如2011年世錦賽50米金牌得主為瑞典選手33歲的阿爾什瑪爾,41歲的美國運動員托雷斯在北京奧運會中獲得兩枚銅牌,這也說明女子運動員在短距離項目當中也可以常年保持良好的競技水平。
在中長距離項目上我國有許多優勢項目,如女子200米蝶泳,女子200米、400米混合泳,男子200米、400米、1500米自由泳都曾經在奧運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但在保持競技水平的年限不如歐美選手的年限長,如美國運動員羅切特與菲爾普斯在男子混合泳項目上保持統治地位長達3屆奧運會、6屆世錦賽之久,這也是我國選手出成績年齡小但保持年限短的問題之一。
3.2.1 國內外游泳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個案分析
3.2.1.1 年輕運動員個案分析
案例一
1997年出生的美國選手凱蒂·萊德斯基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獲得女子800米自由泳金牌,2013年世錦賽上獲得400米、800米、1500米自由泳金牌,2015年喀山世錦賽中獲得200米至1500米自由泳五枚金牌,并在3年間十次打破世界紀錄。
案例二
1996年出生的我國女子運動員葉詩文在2011年上海世錦賽中就獲得200米混合泳的金牌,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獲得200米、400米混合泳金牌,并打破400米混合泳的世界紀錄。
3.2.1.2 大齡運動員個案分析
案例一
1984年出生的美國選手羅切在喀山世錦賽中共獲得3金一銀,在2004年、2008年和2012年三屆奧運會中共獲得5金3銀3銅的成績,從2004年20歲的他獲得第一枚奧運金牌,到今年喀山世錦賽上,羅切特一直都保持著良好的競技狀態。
案例二
1985年出生的美國選手菲爾普斯在十五歲零九個月的時候就打破了男子200米蝶泳的世界紀錄,參加四屆奧運會并成為歷史上獲得奧運會獎牌最多的運動員,2012年宣布退役后,在今年30歲的菲爾普斯復出泳壇,并在全美游泳錦標賽上游出了1分52秒94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績,超過喀山世錦賽200米蝶泳奪冠成績1分53秒48,其100米蝶泳也游出50秒54,超過喀山世錦賽冠軍成績,排名今年世界第一。
案例三
1985年出生的我國選手龐佳穎1998年進入上海游泳隊,2002年入選國家隊,在2003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中與隊友共同獲得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銅牌,2008年獲得女子200米自由泳銅牌,龐佳穎共參加過三屆奧運會,并一直在國內女子200米自由泳項目中處于領先地位,在2013年28歲的她在沈陽全運會結束后宣布退役。
通過以上案例發現,運動員年輕化雖然已經是世界泳壇的趨勢之一,越來越多的年輕選手創造出驚人的優異成績,但能長時間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也是年輕選手要面臨的問題之一,而一些現在依然保持優秀競技狀態的大齡優秀運動員,通過以上案例發現運動員大齡化是因為競技競技水平的高峰期保持年限長,參加過5屆奧運會的43歲老將托雷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兩枚銀牌,但她在17歲第一次參加奧運就獲得了金牌。曾經的世界長距離之王澳大利亞選手哈克特在17歲使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后對長距離項目的統治地位也長達11年之久,而時年35歲的哈克特再次復出并入選喀山世錦賽陣容,獲得世錦賽4x200米自由泳接力銅牌。以上這些案例顯示出年紀的增長并不意味著運動生涯的結束,對待游泳,都有著強烈的信念及執著的堅持無疑是所有動力的源泉。而國外運動員不同的培養模式使得國外更多運動員愿意延長自己的運動生涯,這種大齡化的趨勢也是歐美國家游泳項目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而我國的游泳運動界極其缺乏“大齡”選手,超過26歲并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運動員少之又少。我國游泳運動員整體年齡趨勢為年輕化,很多運動員過早出現較高的競技水平狀態后邊結束了運動生涯。澳大利亞教練員奧托曾指出:“中國游泳的最大損失就是女運動員退役太早,20多歲她們正處于黃金年齡,肌體、心態和經驗都是巔峰,世界上只有中國運動員退役那么早。”所以,中國游泳運動員的運動壽命短、過早退役都是導致我國游泳選手年輕化的重要原因。
3.2.2 導致我國游泳運動員年輕化的因素
通過專家訪談法與以上數據調查結合所得出,中國游泳運動員年輕化的影響因素較多,通過總結發現以下幾點:
3.2.2.1 我國游泳運動員的管理體制:運動員從小進入專業隊,進行半封閉式訓練,使其失去了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運動員的學業受到影響,在一定年齡后運動員因為考慮退役后的工作安置及學業問題,導致運動員過早退役。并且由于運動員缺少文化知識,對自己運動項目的理解和訓練的科學性造成了阻礙。而我國近年來所開展的體教結合還處于初步階段,并沒有完全的解決訓練與學習可以相結合的問題。運動員的在隊期間的待遇低等問題也會使運動員選擇其他發展方向。
3.2.2.2 我國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及手段:由于國內運動員過早步入專業化,并以省運會、全運會周期為訓練目標,導致運動員潛力過早挖掘,早期訓練安排不系統,缺乏合理性,教練員對訓練的安排過于單一并且負荷較重,導致運動員出成績早,但基礎訓練不扎實,很難長時間維持良好的競技狀態。
3.2.2.3 我國運動員傷病影響,運動傷病也是影響運動壽命的原因之一,如本屆世錦賽中葉詩文的傷病就影響了她成績的發揮,而我國大部分運動員在訓練中缺少醫務監督,導致運動員長期受到運動傷病的困擾,影響運動年限。
3.2.2.4 運動員的心理因素:運動員多年來專業訓練的單一與枯燥導致厭煩訓練;運動狀態的瓶頸期使運動員對自己的運動成績缺乏信心;經過多年的訓練,運動員自身的傷病也會影響運動員的身心健康;一直以來,我國游泳屆運動員與教練員的固有思維是讓運動員早出成績,而這一思維極大地影響了教練員對運動員的訓練安排,運動員到一定年齡時也認為自己繼續發展不大,也會選擇退役。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我國運動員雖然創造優異成績的運動年齡與國外高水平運動員基本一致,但運動生涯和保持巔峰狀態的時間卻較短,有些運動員甚至還沒有達到競技水平高峰期便退役,這種現象在國內泳壇也是屢見不鮮的,所以我國選手的年輕化并不是一個很好的趨勢,運動員的年輕化和過早退役不僅會使運動員個人潛力沒有發揮極致,也會造成國家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浪費。而導致過早退役的影響因素并不都是單一存在的,我國游泳項目的管理體制導致運動員過早步入專業訓練,這種訓練便會提前開發運動員的潛能,使運動員提前達到不符合自己生理年齡的成績,而因為這種過度訓練導致運動員造成傷病,長期來影響運動員的身心健康,消耗運動員對游泳項目的熱情。所以綜上所述,我國游泳運動員的壽命較短并不是以上單獨一個原因所導致的,而是由一個引發多個,最后所產生的結果。
4.1.1 與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相比我國游泳運動員的競技年齡普遍偏低,數據中表明,我國優秀游泳運動員趨于年輕化。運動壽命較短是我國運動員出現年輕化的原因之一。
4.1.2 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運動壽命比我國運動員普遍偏長,因為我國游泳管理體制、訓練手段及方法、醫務監督與治療及教練與運動員的心理因素等導致運動員運動壽命短、退役過早。
4.1.3 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保持年限比我國運動員長,通過對比發現:國外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保持年限長,有更多大齡運動員,而我國優秀游泳運動員達到高水平競技狀態的年齡較早,保持年限較短。
4.2.1 制定有利于運動員發展的管理體制:完善我國的體教結合,加強運動員退役后保障政策,鼓勵高校開展高水平游泳隊,增加運動員的發展空間,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制定出更適合我國運動員與運動項目發展的道路。
4.2.2 合理的訓練手段與方法:注重運動員基礎能力的訓練,避免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安排合適的訓練手段與適合運動員現階段年齡的訓練計劃,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與競技水平的保持年限。
4.2.3 安排科學的醫務監督:通過合理的訓練和監督避免運動員出現運動傷病,出現傷病時及時治療,并對教練員與運動員傳授基礎的理論知識,使運動員自身去積極的防御運動傷病,減少傷病對運動員運動壽命及運動成績的影響。
4.2.4 轉變教練員與運動員對競技年齡的固有觀念: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員年齡的增加不等于運動生涯的結束,教練員和運動員需要重新審視游泳項目的年齡特征,并改變對年齡的固有思維。并且增加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的溝通與鼓勵,在運動員出現思想問題時,及時幫助運動員轉變思想,跳過心理對訓練、比賽及年齡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