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伊蘋
跆拳道2000年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至今已有20余年,中國跆拳道隊在世界賽場中不負眾望,每屆奧運會皆有金牌入賬,其佳績離不開眾人的探索與奮斗。科學研究在競技運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成果廣泛的運用在競技體育運動中[1],就跆拳道運動科研方面來看,國外跆拳道運動開展時間較早,研究成果較豐富,了解與參考國外高水平科研文章,為推動國內跆拳道運動快速、科學、全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加之,知識經濟時代,人們關注的焦點逐漸從獲取知識轉向關注知識之間的聯系,知識圖譜也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青睞[2],據此,本文從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基本情況入手,借助軟件citespaceⅤ,對SCIE、SSCI和A&HCI所收錄的有關跆拳道運動研究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以知識圖譜的形式呈現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的發展進程和結構關系,進而能為我國跆拳道運動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2.1 數據來源
本文以Wed of ScienceTM核心數據庫所為數據來源,使用高級檢索,以“teakwondo”或“teakwondo sport”或“sport teakwondo”作為主題詞檢索,選擇“All languages”和“Article”限制檢索結果,以剔除相關會議、報道等文獻,文獻時間跨度設為1989-2019年,將檢索文獻通過“全記錄與引用的參考文獻”下載形式下載并以download*.txt命名,剔除無效數據1個,在citespace中分析所獲取的423篇文獻數據。
2.2 研究方法
運用基于JAVA平臺的CiteSpaceⅤ(CiteSpace5.5.R.2.64-bit),對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的相關文獻分析研究國家分布、機構分布、高產作者、關鍵詞。具體步驟為:打開citespaceV軟件,設置起止時間為1989-2019年,時間切片為3,選擇pathfinder算法,TopN設為50,其他設置保持為軟件默認值,在Node types區域依分析目標選擇“country”、“Institution”、“Author”、“Keyword”、“Reference”,點擊“GO!”運行軟件,通過軟件所繪制的一系列可視化圖譜以及Excel軟件的圖表制作,展現外跆拳道運動研究的發展進程、結構關系和熱點,梳理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的概況。
3.1 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年發文量
科技文獻的發文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是評價一個領域發展的重要指標,進行全面的統計分析,為評價該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動態具有重要意義[3]。統計國外跆拳道研究文獻年發文量,如圖1所示,發現跆拳道領域內文獻發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起步波動階段(1989-2008)、快速增長階段(2009-2019)、穩定發展階段(2016-2019)。1989-2008年為國外跆拳道研究的起步階段,這一時間段的年發文量不足10篇,20年來論文發表量共計僅54篇,占總文獻量的12.8%,由Pieter,Willy等人[4],以“Isokinetic peak torque of the quadriceps and hamstrings of college ageTaekwondoathletes”為標題發表在人體運動研究雜志的文章是本研究檢索到的第1篇核心文獻,研究者以七名練習跆拳道的男性學生為研究對象,測試不同跆拳道動作膝關節的伸展與屈曲,分析股四頭肌和腘繩肌的等速峰值扭矩。2009-2015為國外跆拳道研究的快速發展階段,2009、2011、2015發文量增加明顯,2009年增長量尤為突出,該年發文量為2008年發文量的2倍之多,這一年,跆拳道競賽新規出版,競賽中新增錄像審議、使用電子護具,促使跆拳道運動朝多元技術、多變戰術、難度技術方向發展,在利于跆拳道運動的推廣同時增加公平性、觀賞性,直接促進了跆拳道的發展,改變了跆拳道的訓練與比賽,在跆拳道發展中有重要的導向作用[5]。2016-2019為穩定發展階段,文獻數量波動較小,發文量穩定在35-45范圍以內。整體來看,目前有關跆拳道運動的研究正受到學者們的關注與重視。

圖1 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文獻年發文量圖
3.2 跆拳道運動研究的國家分布
據軟件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發文量代表一個國家對此領域的重視程度,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一個國家在此領域的科研水平[6],從圖2各節點進行分析,跆拳道運動的研究分布于世界多國,跆拳道的起源國韓國的發文量最多,美國、巴西發文量位于2、3位,中國、土耳其、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英國分列其后,由此可見中國在發文數量中并不少。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跆拳道運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國家并不全是發文量高的國家,如突尼斯、卡塔爾、瑞士等國,中介中心度可衡量某個節點控制網絡中其他節點之間聯系或交往的能力,以及該節點在局部網絡中的重要性[7]。相比之下,中國的節點中心性在發文量前10的國家中僅排名第8,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國跆拳道運動研究起步較晚,與國外學術交流有限,其影響力還有待提升。此外,web of science數據庫所收錄的文獻多以英文文獻為主,外語水平是影響我國跆拳道運動研究者無法在國際刊物中發表相關研究成果的因素之一。據此,加快與多國的交流、合作,加強我國研究人員創新能力、外語水平成為提升我國跆拳道運動研究水平的有效路徑。

圖2 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的國家分布圖
3.3 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機構分布
研究機構表征著相關研究的知識生產、創造和傳播擴散源,對其進行分析可評估它們的研究實力及影響[8]。由圖3可知,從發文量看,發文量排名前10的機構皆為高校,其次是科研機構、跆拳道運動協會,高校已成為跆拳道運動研究的主力軍。分析各機構的中心性,發現圣保羅大學中心性最高,以圣保羅大學為核心,與巴西戈亞斯聯邦大學(Univ Fed Alagoas)、韓國邊山大學(Edge Hill Univ)、澳大利亞體育學院(Australian Inst Sport)、智利圣地亞哥大學(Univ Santiago Chile)等機構形成了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的最大合作網絡。綜上來看,當前,跆拳道運動研究機構之間總體合作情況較好,但仍然有部分機構與外界交流較少,呈現出“合作多,獨立少”的狀態。因此,進一步擴大各機構間的合作,有利于各研究機構研究資源的分享,在相互借鑒、學習、交流中促進跆拳道運動研究更加嚴謹、豐富、科學。

圖3 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機構共線網絡圖
3.4 跆拳道運動研究高產作者分析
論文發文量是評價學術人才的一種依據,根依據普萊斯定律[9]計算高產作者發文量至少需M篇,Mp=0.749*為發文量最大的機構),當前研究作者中發文量最高為23,發文量至少4篇以上才被認為是高產作者。運行軟件,在可視化控制面板設置Node Labeling,閾值(Threshold)為4,得到高產作者合作圖,如圖4,各節點的大小來看,發文量位居第一的是來自巴西圣保羅大學的Francini Emerson教授,在國外核心期刊中發表有關跆拳道運動研究的相關文獻高達34篇,他的研究以運動科學為主,結合生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學科對跆拳道運動的進行相關研究,他發文中最受人關注的一篇是《Taekwond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Match Analysis,該文中他將跆拳道運動結合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進行分析,最終驗證糖酵解在跆拳道運動中的作用效果不明顯,并建議跆拳道運動員訓練應包含高強度運動以提高磷酸原恢復[10],為提升運動員體能、提高競賽成績打下理論基礎。其次,從各高產作者的合作網絡看,多數跆拳道研究高產作者間有合作關系,且合作關系結構整體較緊密。Francini Emerson、Coral Falco、Laura Capranica三位發文量前三的作者各自皆形成了固有的團隊,其中,最大的高產作者合作網絡是以Laura Capranica、Corrado Lupo、Cristina Cortis、Salvatore Chiodo、Antonio Tessitore等人所構成,該團隊側重于研究跆拳道運動中的運動表現、生理反應及心理反應。

圖4 國外跆拳道運動高產作者共線網絡圖
3.5 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學術動態
關鍵詞是作者對自己文章內容高度濃縮的核心詞匯,它不僅能反映出一篇文章的研究主題,還能反映出一個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以及學術動態[11]。Keyword作為分析對象,將同義不同詞如:“sport與exercise”、“speed與velocity”、“strength與force”等進行合并,經過關鍵詞聚類后繪制出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的關鍵詞時線圖,同時對我國1989~2019年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關鍵詞出現的頻次進行統計。據表1、圖5分析,時間線圖中分為抗阻練習、無氧性肌肉疲勞、運動員、身高、姿勢控制、專項技能、跆拳道、頭部損傷、時間-動作分析、青年人、間隔壓力11個聚類。結合11個聚類與高頻關鍵詞,國外跆拳道研究可大致分為:跆拳道運動損傷研究、跆拳道運動競賽研究、跆拳道運動表現研究和跆拳道訓練研究4個方向,研究對象主要為跆拳道運動員,其中青年和兒童居多。從圖5來看,運動損傷一直受到國外研究者的關注,除此以外,隨時間的推移,跆拳道運動研究的熱點由早期的腿法、個別搏擊類運動的對比等逐步向注重運動員體能、運動心理、運動風險等過渡,研究主題不斷拓展趨于多樣化、復合化,各學科間如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生物力學等都在不斷交叉融合,形成了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局面。

表1 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高頻關鍵詞表(前20名)

圖5 國外跆拳道運動研究關鍵詞時線圖
4.1 在年發文量方面,國外跆拳道研究總體呈上升趨勢,2016-2019發文量呈穩定發展趨勢,當前跆拳道運動的研究正受多國研究者的重視。
4.2 在國家分布方面,韓國發文量最高,中國位列第四。當前,在國際上我國所發文量并不算少,但跆拳道運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國家并不全是發文量高的國家,我國發文文章影響力仍待提升。加快與多國的學術交流、合作研究,加強我國研究人員創新能力、外語水平成為提升我國跆拳道運動研究水平的有效路徑。
4.3 在高產機構方面,高校是跆拳道運動研究的主力軍,其次是科研所、各國跆拳道運動協會。研究機構間合作呈“合作多,獨立少”狀態。進一步擴大各機構間的合作,利于跆拳道運動研究更加嚴謹、豐富、科學。
4.4 在高產作者方面,Francini Emerson教授發文量排名第一,高產作者中未見中國研究者。各高產作者的合作網絡中,多數高產作者間有合作關系,且合作關系結構整體較緊密。
4.5 在關鍵詞方面,國外跆拳道運動主要研究方向有跆拳道運動損傷研究、跆拳道運動競賽研究、跆拳道運動表現研究、跆拳道訓練研究。研究關注點逐步向運動員體能、運動心理、運動風險等過渡,當前跆拳道運動研究已形成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