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鵬
【摘要】當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相對而言,初中數學內容較為繁雜,而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因此,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智慧學伴”的功能性,加強對學生的學情分析,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實現精準反饋,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將主要論述“智慧學伴”促進數學精準教學的實踐思考。
【關鍵詞】智慧學伴;精準教學;實踐思考
當下教育不斷改革,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學作為一門傳統的自然學科,其思維性較強。因此,教師應該合理引入“智慧學伴”,增強整體的教學效果。強化對學生的教育,整合課本例題,盡量實現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不斷探究中養成一定的數學思維。
一、“智慧學伴”在數學教學應用的重要性
當下,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智慧學伴”應用而生,“智慧學伴”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它通過輸入數據、處理數據和數據輸出三種基本模式組成。通過“智慧學伴”,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解題思路,從而不斷調整日常的教學方法。此外,“智慧學伴”能夠對于從整體層面上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評估。作為學校管理者,可以明確年級班級的教學優勢以及問題,在宏觀的角度上調整學校的年度教學計劃、階段教學重點為后續的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二 、數學精準教學的的現狀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大多數采取班級授課制的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兼顧全體學生學習狀態。相對而言,教學模式較為保守,難以實現精準教學。對于優等生而言,教學缺乏延展性和深度性,而對于后進生而言,整體教學難度偏大不能實現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數學相對思維性較強,尤其是九年級的數學涉及到方程、函數、圓、統計等多種內容,對于學生的思維量和計算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傳統教學機制中,大規模地采取題海戰術,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勞與思維定式,一旦遇到新類型提示就會無從下手,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學生的日后學習。
三、“智慧學伴”促進數學精準教學的實踐思考
(一)構建完善的教學流程
“智慧學伴”能夠有效實現評教一體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基于“智慧學伴”構建精準的教學課堂,將整體的數學課堂分為預習、備課、教學、價等四個環節,確保整體教學的順序性和有效性,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的一元二次方程時,在備課之前,教師可以登錄“智慧學伴”APP,從軟件內選擇簡單基礎一元二次方程題目,在學生自主預習之后登陸“智慧學伴”APP完成測試題,“智慧學伴”可以直接給出學生的分數,并直接分析班級內學生的薄弱點。教師可以根據數據來調整教學內容,確保備課的有效性。而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韋達定理、根與系數關系等,在教學中真正關注到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智慧學伴”APP布置作業。此時,教師要從軟件里邊選擇難度系數中等、與課堂相關性較強的一元二次方程題目,編制成一套測試題,要求學生自主完成,“智慧學伴”可以根據學生的測試情況,直接給出反饋數據,教師可以根據課前課后的反饋結果進行比較,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最后學生可以查看自身的測試和結果,明確認識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加強數學直觀
初中階段正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九年級的數學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首先,對于過往的知識進行總結,深化了整體教學的深度,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初中階段的數學綜合了數學推理、數學建模、數學交流等多種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借助“智慧學伴”,加強教學直觀,確保整體教學的精準性和導向性。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旋轉知識時,旋轉作為典型的幾何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前基本了解了基本的旋轉平移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逐步分析旋轉后的圖形特點,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教師也可以借助智慧學伴進行建模分析,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體驗。通過動畫,學生可以明確認識在旋轉過程中圖形是如何變化的,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此外,“智慧學伴”中還支持自定義,學生可以自主繪制圖形,確保整體的課堂教學有針對性,利用小知識反映數學深刻的圖形理論,提高數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
(三)引入生活化的教學
數學本質上是一門自然學科,數學是對于自然生活規律的總結。因此,要結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不斷提高學生的基礎素養,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于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同時還要加強對于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鼓勵學生進行層次化學習,借助“智慧學伴”,關注學生的縱向發展,給予學生肯定的目光,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智慧學伴”創造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學模式,對于實際問題進行數學抽象,不斷提高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推理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的統計與概率,統計與概率與生活的聯系較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智慧學伴,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生活案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之間的關系,加強學生對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的理解,借助智慧學伴進行案例分析,明確數據的趨勢和數據的波動,引導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理念。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借助智慧學伴,分析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部分學生可能對于統計概念不太清晰,而部分學生可能對計算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智慧學伴,發布專項習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的日后學習奠定基礎。
四、結語
當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不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要求。因此,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引入“智慧學伴”,加強對于學生的個性化診斷,個性化分析,客觀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學習情況,借助“智慧學伴”,豐富教學直觀學構建完整的數學觀念,實現數學教學的精細化。
參考文獻:
[1]侯偉偉.初中物理精準教學課堂的構建及實踐[J].新智慧,2019(15):98.
[2]趙欽良,曹辰.基于“智慧學伴”的初中數學“評學教一體化教學”[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8):61-64.
[3]綦春霞,何聲清.基于“智慧學伴”的數學學科能力診斷及提升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1):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