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貽敏
信息技術實現了對文字、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不同教學元素的整合,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有利于優化傳統教學形式,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鑒于此,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要求:必須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實現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之間的深度融合,進而逐步實現教學變革,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小學體育作為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將信息技術合理應用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話,則可以有效發掘與提煉各種體育教學資源,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率。因此,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在信息技術日益普及應用的時代背景下,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以期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伴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重中之重,這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突破教材限制,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增強小學體育教學內容趣味性、科學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重視拓展新興運動項目。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大眾體育的蓬勃開展,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興運動項目,青少年普遍追求時尚,必然會追逐這些新興的運動項目。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先進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引入旱冰、攀巖、定向運動、蹦極、野外生存等項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魅力。其次,教師應重視開發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我國擁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這些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既有特色,又有鍛煉價值。教師可以借助先進信息技術將這些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展示,從而開闊學生視野,增強民族自豪感。最后,教師應借助信息技術普及健康知識。教師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健康知識的視頻、動畫等資料,并且將其制作成圖文并茂的課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從而幫助學生養成健康行為。例如:教師在開展《保護牙齒》教學時,可以在網絡上搜集《愛吃糖的老虎》《刷牙歌》等視頻,然后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播放,從而幫助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牙齒健康知識。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備課質量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可以合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小學體育備課質量,從而增強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計劃性、科學性和針對性。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查詢各種教學資源,以便有效滿足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所需。互聯網具有海量信息數據,而且每天呈幾何級數增長,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通過互聯網來查閱和下載相關教學資源,有效彌補備課資料的不足,有利于提升小學體育備課質量。其次,教師可以構建體育教學數據庫,以便調用備課所學資源。教師在日常應注重收集各種體育教學資源,然后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對這些數據資源進行分類儲存,構建教學資源數據庫,每次備課時便可以方便快捷地調用所需資源,從而幫助教師順利開展備課。最后,教師應主動應用相關軟件,有效提升小學體育備課資源。教師應主動學習和應用相關軟件,如可以使用Adobe Premiere CS4等視頻編輯軟件剪輯示范動作,然后使用影音先鋒播放器在課堂上播放視頻,從而幫助學生順利掌握體育規定動作。
三、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難點在于向學生傳授一些難度較大的體育動作,并且通過訓練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動作表象。在以往,教師在進行運動技能傳授時主要通過語言描述以及動作示范,由于學生年齡普遍較小,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難以有效理解教師的語言講解;教師動作示范受限于個人難以做到規范、標準,且存在示范時間短、學生人數多、領悟不透徹的問題,課堂教學效果不夠明顯。有鑒于此,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快速建立動作表象,有效解決課堂教學難點。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運用信息技術講解動作要領。在傳統小學體育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邊講解邊示范,很容易導致將原本連貫的動作肢解得支離破碎,同時也不可能做到每個示范動作都接近標準和完美。小學生恰好處于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如果他們模仿著做,必然更加不規范,勢必會影響他們接下去的學習。而信息技術具有圖文兼備、聲形并茂的優勢,可以將動作要領更加清楚地展示給學生,還可以利用慢動作或者畫面定格分解較難的技術動作,從而幫助學生抓住技術關鍵,進而通過反復練習以準確掌握動作要領。例如:教師在進行“蹲踞式跳遠”教學時,由于這個動作通常都是在瞬間就完成了,再加上每個學生的觀看角度不一樣,學生難以看清“助跑、起跳、騰空、落地”這幾個關鍵動作。對此,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將教師示范動作清晰呈現給學生,并且利用慢動作或者畫面定格技術展示和講解這四個關鍵技術,從而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較為清晰完整的動作表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消化,自然會輕松突破教學難點。
第二,運用信息技術鞏固技術動作。除了必要的技術講解和示范之外,學生更需要不斷進行練習,才可以真正掌握技術動作。學生剛開始進行練習時由于不太熟練,需要跟著教師做,這就要求教師反復進行示范。但是,教師分身乏術,不僅難以持續進行示范,而且難以糾正學生練習中出現的錯誤行為。對此,教師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將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上進行反復播放,集中精力對學生練習開展科學指導和及時糾正。例如:教師在完成“跨越式跳高”教學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共同觀看錄像,并通過反復播放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學生跟著多媒體進行練習,教師則來回輔導糾正學生動作,從而幫助學生鞏固技術動作。
第三,運用信息技術規范技術動作。在傳統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幫助學生發現自身技術動作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其規范技術動作歷來是一個教學難點。對此,教師可以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影像記錄功能下學生的技術動作,然后進行認真觀看,并和標準動作進行對比,進而開展針對性的訓練,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規范技術動作。
四、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會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樂于學、積極練。有鑒于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立足學生心理,深入挖掘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元素,并巧妙借助信息技術,合理創設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情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開展“蹲踞式起跑”教學時,通常都是由教師進行講解示范,學生進行反復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有的學生認為還不如直接進行站立式起跑,不樂意、不積極練習,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播放劉翔獲得110米跨欄奧運冠軍的精彩視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再將劉翔比賽時起跑慢鏡頭進行回放,使學生直觀感受蹲踞式起跑的威力,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學生在這種教學情景中,得以正確認識蹲踞式起跑的重要作用,進而一改常態,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
五、利用信息技術滲透思想教育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不僅要求教師注重鍛煉學生體魄,更要求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但是,在現實中大部分教師仍然重點關注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體育品德不僅會影響學生的體育認知理念,而且會影響到學生的性格、行為,對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奧運會、亞運會等重大比賽召開的契機,給學生播放一些中國隊或優秀運動員為國爭光的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得以在身臨其境中充分感受我國奧運健兒的頑強拼搏、不怕吃苦、為國爭光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搜集一些運動員訓練的視頻,如姚明、劉翔、張繼科等,幫助學生認識到運動員之所以能夠獲得成績都是不斷努力忍著傷痛換來的,進而教育學生養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做事態度,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
綜上所述,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體育高效課堂,不僅要求教師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并根據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有效融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從而不斷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