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蘭
摘 要:將班級公約引入幼兒教育中,能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提升幼兒的自主管理能力。文章分析依托班級公約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意義,指出教師要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模仿心理,在情境教育中鼓勵幼兒自主制定規則,重視鞏固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
關鍵詞:幼兒教育;班級公約;規則意識;自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5-0026-02
從獨立意識到自主管理,教師要依靠外部環境的隱性塑造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教師還要充分注重幼兒自主性發展和規則意識的矛盾轉化,通過教學活動設計,讓幼兒在主觀心理需求基礎上進行規則行為的學習,如玩游戲等需要遵照一定的規則,參與各項學習活動時也要遵守規則。這樣,能讓規則意識的培養真正融入幼兒內心。本文主要對依托班級公約促進幼兒規則意識養成的實踐進行探討。
一、依托班級公約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意義
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比如遵守校規、遵守法律、遵守社會公德、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良好的規則是幼兒健康發展的保障,能實現幼兒從自然化向社會化轉變,讓幼兒在規則意識中適應社會化的學習生活。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依托班級公約,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紀律意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行為準則規范中進一步提升幼兒的自主管理能力,讓幼兒能夠科學合理地對自身的學習、生活進行組織安排。幼兒并不能對規則產生直觀的認知理解,需要教師將抽象的規則具化到實際的日常行為中,以班級公約為基礎,培養幼兒自主管理能力和規則意識,讓幼兒將行為方式內化為規則意識。遵守紀律是抽象的規則,教師應通過活動設計,引導幼兒參與到規則行為之中,讓幼兒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建立形象的認知,使抽象變成具體。
例如,喝水要排隊,上課時間要認真聽講,發言時要舉手,這些直觀的形象認知,能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管理。在規則意識的養成中,教師要避免生硬的行為說教,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引導幼兒進行規則的自主學習,讓幼兒在主動學習中進行自主管理。
二、依托班級公約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策略
1.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通過游戲活動,將規則意識滲透到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建立相應的規則意識。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走迷宮的團體游戲,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為幼兒講述相應的規則,讓幼兒通過擲出相應的點數完成規定動作,并向前走出規定的步數,最終看哪一組最先到達終點。在游戲規則中,教師設置了獎勵和懲罰,并通過后退的懲罰方式,讓幼兒理解不遵守規則的后果。這樣,能讓幼兒以集體榮譽感作為衡量的標準,在規則、玩法、實踐結果中建立完善的游戲認知,對自身的游戲角色進行調整。而且在游戲的參與、認知、實踐的過程中,幼兒會逐漸與生活體驗建立直觀的聯系,通過生活體驗的認知學習,在規則意識中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規范。
2.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模仿心理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喜歡模仿和表現的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引導,通過班級公約更好地規范幼兒的學習、生活行為。教師要為幼兒樹立正確的榜樣,激發幼兒的模仿心理。如教師可以幼兒感興趣的繪本和動畫內容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引導,讓他們在生活中進行角色扮演,在模仿的過程中規范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習慣。幼兒教育重在引導和啟發,讓幼兒可以在自我感知、認知理解的基礎上實現對自我的管理。因此,教師要選擇更加貼近于幼兒真實生活的繪本,讓幼兒閱讀。
例如,教師可先讓幼兒閱讀《小熊寶寶》系列故事,使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和生活產生真實的情感共鳴,對吃飯、睡覺、洗澡、穿衣、問好、交友等行為方式進行感知學習。然后,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讓幼兒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理解認知,并與班級公約進行有效的融合,讓幼兒明白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怎樣才是正確的行為方式。
教師要強化幼兒的自主管理意識,將規則意識的學習趣味化、直觀化,讓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理解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規則意識和文明禮儀。角色扮演的目的是讓幼兒在固定的情境中形成相應的條件反射,提升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師要激發幼兒的模仿心理,讓幼兒進行生活角色的扮演,如警察、醫生、軍人等,并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角色。例如,在過馬路的生活情境中,幼兒會根據自己的“警察”角色對闖紅燈的“行人”進行引導,將規則意識和個人責任意識延伸到現實生活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3.在情境教育中鼓勵幼兒自主制定規則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加強對幼兒的情境教育,引導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與熟悉的生活進行相互聯系,通過外部客觀環境影響幼兒的內心情感,并通過認知活動促進幼兒的發展。這樣,能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讓幼兒在情境教育中完善自身的思維認知,并根據自己的思維認知,自主制定規則,從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兩個方面約束自身的行為。在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中,教師要讓幼兒通過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對自己的創造性有一定的認知,并根據具體情境進行相應的自主管理。
例如,在午睡的特定情境教育中,教師要培養幼兒的自主管理意識,讓幼兒能夠按順序脫衣服,能夠整齊擺放,并且能夠在休息結束之后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鋪。在這中間,教師要不斷強化幼兒對自身的管理。如有的幼兒很難入睡,并且會打擾到其他幼兒的休息,就需要教師在情境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認知,讓幼兒認識到外部的行為結果會給他人造成怎樣的影響,進而讓幼兒認識到自身的行為是錯誤的。這樣,通過外部環境的影響,幼兒能對規則意識進行內化,并通過自主規則意識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4.重視鞏固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培養并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從外部環境的行為約束到自主管理的行為規范,都需要教師不斷地對幼兒進行鞏固和強化,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主管理,促進自身的自覺、自律意識的提升。在規則意識的培養中,教師要重視幼兒的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通過外顯的結果對幼兒進行規范和指導。在評價中,教師要提升幼兒對行為結果的認知,并通過行為結果對幼兒進行正面的強化和糾正。教師還要利用幼兒渴望得到認同和肯定的心理特點,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正面的評價,引導幼兒在感知、理解、實踐的基礎上,鞏固強化自身的規則意識,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在游戲化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模仿心理,在情境教育中鼓勵幼兒自主制定規則,重視鞏固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規則意識中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促進幼兒的思維和行為的發展,提升幼兒的自主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易,符芳.促進幼兒自主性與規則意識協調發展的教育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6(01).
[2]諸敏.養成良好規則意識 促進幼兒自主活動[J].家教世界,2013(04).
[3]仇婷婷.淺議小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J].學校管理,2017(03).
[4]陳阿娟.善于觀察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以角色游戲觀察為例[J].家教世界,2016(15).
[5]楊曉云.在禮儀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J].基礎教育研究,2017(11).
[6]陳素珠.幼小銜接階段兒童規則意識培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小學德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