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娜
摘 要:少先隊不僅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而且擔當著少年兒童“思想政治啟蒙”的育人重任。文章從學習“章程”規范儀式為“紅孩子”打好基礎、愛國主義教育打好“紅色”底色、時事教育增強“接班人、主人翁”意識三方面,對如何精心組織少先隊活動、有效開展政治啟蒙教育進行探討。
關鍵詞:少先隊;政治啟蒙;少先隊活動;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5-0022-02
2017年2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聯合印發的《少先隊改革方案》提出:“堅持少先隊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戰略預備隊的基本定位和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的工作主線。”少先隊工作實踐證明,少先隊工作基本特性中所具有的政治性,對加強少年兒童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一定的育人作用。少先隊活動所具有的思想性、組織性,對引領少年兒童政治思想和價值觀塑造都有著積極的影響。本文主要對如何精心組織少先隊活動、有效開展政治啟蒙教育進行探討。
一、學習“章程”,規范儀式,為“紅孩子”打好基礎
1.《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簡稱“章程”)是增強少先隊員組織意識、進行思想教育最好的教材
《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的修訂充分遵循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將少先隊的性質與由來、隊徽象征和標志、禮儀規范、好隊員的要求等用兒童化的語言進行了表述,指出少先隊員是6周歲~14周歲的少年兒童群體,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思想單純、天真活潑、可塑性強,并明確了少先隊員的入隊目的和作風要求。這些,能從思想品行上引導和培養少先隊員的能力,增強他們立志爭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決心。
2.少先隊儀式是少先隊精神面貌和活力的外在表現
少先隊儀式中包含的“紅領巾”“隊標志”“隊旗”等象征符號,會使少先隊員對少先隊組織產生一定的歸屬感。少先隊儀式中,對“三級報告”“出隊旗”“退隊旗”“鼓號儀仗隊”音樂等都有明確的規范性的要求。少先隊員在莊嚴的少先隊儀式中,一次次重復“敬禮”“呼號”“宣誓”等內容,可以不斷強化自己正確的政治信仰。每一個少年兒童在入隊之前都要接受隊前教育,向少先隊組織提交入隊申請書,舉行隆重莊嚴的入隊儀式,在儀式上戴上他們憧憬的紅領巾。這些儀式教育,不僅維護了少年兒童的光榮感和歸屬感,更是對少年兒童的政治啟蒙,能堅定他們的政治信仰,激勵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強化他們的心智,規范他們的禮儀行為,培養他們勇敢、樂觀、團結、堅韌的品質。
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打好“紅色”底色
1.紅色文化熏陶,默化“紅色”意識
(1)學校少先隊活動陣地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好的陣地。隊部室是少先隊活動的主要陣地,隊部室的物品陳設包括“隊旗”“雷鋒像”“隊史”“作風”“呼號”等,教師讓隊員定期參觀隊部室,能拉近隊員與隊旗、雷鋒像等物件的距離,增強隊員的紅色文化存在感和真實感,感受到紅色文化就在身邊。
(2)及時向隊員傳達時事信息和相關文件精神,是少先隊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要通過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時事信息、英雄事跡、優秀榜樣、革命故事等內容,加深隊員對祖國的情感,增強隊員的“紅色”意識。學校要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力度,讓每一種標志、每一塊磚、每一面墻都能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力量。在遍布校園的紅色文化的熏陶中,隊員們更加熱愛中國共產黨。
2.紅色活動教育,深入體驗,培養感情
少先隊工作承擔著對少年兒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感情培養的責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學校要及時挖掘和尋找紅色教育載體,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發揮少先隊活動的優勢,組織開展教育活動,培養少年兒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樸素感情。
(1)抓住節日契機,對隊員進行教育。如在清明節前后,組織一年級到三年級隊員觀看《閃閃的紅星》,組織四年級隊員觀看《盧溝橋事變》《地道戰》等;在國慶節前后,組織四年級到六年級隊員觀看《開國大典》等。在看完影片后,教師可讓隊員們分享自己的觀后感,讓大家一起學習先輩的不怕犧牲、沖鋒在前的精神,樹立堅定的信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2)挖掘紅色教育中值得被體驗的教育點,根據文件精神、指導思想和活動目的開展活動。為學習“長征精神”,體驗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辛,結合社會實踐活動,筆者所在學校組織開展了一次“徒步廣州大學城”的體驗活動,讓隊員感受紅軍長征的鍥而不舍的堅持和克服重重困難的精神。通過本次活動,隊員們明白了只有堅定“相信自己,堅持下去”的信念,才能戰勝困難,而且本次活動也會對隊員今后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3)參觀革命景點,深化紅色基因教育。2018年,筆者所在學校組織開展了“用紅色的眼睛去看世界——尋找身邊的‘紅色基因”主題活動,讓隊員們利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去參觀周邊有著濃厚革命文化的城市或地區,并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制作出來。在活動中,隊員們了解了各大博物館、紀念堂、展館的由來和歷史,被革命時期留下來的物件所震撼,并親身體驗、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一代又一代的先烈用生命換來的。這樣,隊員會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甚至還有隊員在自繪的地圖上將自己已經參觀過的景觀用紅色五角星標記出來,并在旁邊寫上自己的觀后感。這樣的活動,會讓隊員們在實踐和體驗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比說教更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時事教育引導,增強“接班人、主人翁”意識
1.學習習爺爺寄語,樹立“接班人”意識
2018年,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我向習爺爺說句心里話”的活動,在活動中,隊員們都積極寫信向習近平總書記表達自己的感情。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也時常給全國各地的小朋友回信表達對他們成長的關心和期望。學校少先隊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及時向隊員們傳達習爺爺的話,讓他們感受到習爺爺對他們成長的關愛和對他們的期望,借此引導他們找到努力的方向,激發他們樹立信心和目標,努力成為合格的接班人,長大后為國家做貢獻。
2.關注時事,提高“主人翁”意識
要求一名小學生每天定時認真觀看新聞聯播或觀看時事報紙具有較大的難度,對于小學生來講,新聞時事并沒有動畫片那么有吸引力,更何況以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很難看懂“國家大事”的。為更加有效地向少先隊員傳達時事信息,學校要以“隊員”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創設活動情境,制定活動內容,通過開展有趣的少先隊主題活動,促使他們自主查詢和了解時事信息,在活動中增強“接班人”和“主人翁”意識。學校還可通過校園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欄等少先隊活動陣地,及時向隊員傳達時事信息。
例如,2017年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成為人人關注的熱點,為了及時向隊員們傳遞關于十九大的時事信息,學校通過開展“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動、“我向習爺爺說句心里話”活動,拉近了他們與國家領導人的距離。而且隊員們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少年兒童的寄語中得到了鼓舞和激勵,感受到自己作為“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會主動去了解關于十九大的內容,了解所在城市的發展變化,樹立自豪感,為新時代點贊。
四、結語
總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少先隊組織工作有了更加明確的定位和主要方向。這就要求學校要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開展有教育意義的少先隊活動,發揮少先隊活動對少年兒童政治啟蒙教育的積極影響,加強少年兒童的價值觀引領,培養更多的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安寶珍.論少先隊組織的政治啟蒙[J].少先隊研究,2019(03).
[2]楊俊.少年兒童思想引領與政治啟蒙教育的大膽嘗試[N].浙江教育報,2019-03-11.
[3]華耀國.聚焦少先隊主責主業 改革創新少先隊活動[J].少先隊活動,2018(07).
[4]沈功玲.科學能動地開發少先隊的政治啟蒙功能[J].輔導員,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