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文
摘要:“智慧教育”是現在科技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背景下的產物,是傳統教育模式的重要變革和轉型。本文以“智慧教育”為基本切入點,對智慧教育的特點(信息化、多媒體化、知識立體化)和優勢(趣味性、互動性、創新性)作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智慧教育;知識立體化;互動性;創新性
曾幾何時,一位人民教師的日常是:身穿白襯衣,屹立黑板前,手持粉筆,伴隨著“嚓嚓”的寫字聲和陽光照射下飛舞的粉塵,用洪亮的聲音一遍一遍的給學生教讀。而現在,一位受歡迎的老師,電腦、平板是基本,音樂、動畫是標配,孩子們那好奇的眼神、飛揚的神情、昂揚的姿態、歡樂的笑語成了一個成功課堂最好的標注!不錯—這就是“智慧教育”的常態!
“智慧教育”是現在科技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背景下的產物,是傳統教育模式的重要變革和轉型,也是學校教育整體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教育手段良好的輔助劑和增強劑。那么,“智慧教育”有哪些特點?有哪些優勢呢?
一、“智慧教育”的特點
1.信息化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量爆棚式增長的年代,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覆蓋生活各方面的軟件及小視頻、自媒體的蓬勃發展,普通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哪怕是發生在千里之外的各種各樣資訊和信息!在這個背景下,一位人民教師也可以跨越時間和地理障礙,根據需要在網絡上獲取各種教育資源和信息。這相對于本學校、本年級、本人有限的教育資源是一個必要的補充。以小學英語為例,可以到網上找一些較好的英語音頻資料,讓學生學習體會正宗的英語發音;可以下載美國人學前教育的原版兒歌,讓學生們在且唱且記中提高英語水平。
2.多媒體化
傳統的教育手段比較單一,成天只有書本上枯燥的文字和老師一遍一遍的教讀,而現代老師可以運用音視頻、動畫、PPT,讓學生更直觀、生動地學到知識,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近興起的虛擬現實技術,能夠營造一種現場感,更是能夠讓學習身臨其境,讓學生有一種感受、體驗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在近兩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情況下,利用網絡和多媒體的視頻教學、電子筆批改等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英語教學作為一個對外國語言的學習教學,不能脫離語言學習的本質即熟練,也少不了語言學習的基本要素聽說讀寫,所以在這過程中多媒體的教學運用是必不可少的。
3.知識立體化
學校教科書上的內容都是專家精心挑選的,這些素材要么是經典的故事,要么是廣傳的篇章。固然,這對于只有有限時間學習的學生來講是一種高效的捷徑。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人在學習的體系里更能適應全面多方位的推進而不是單點的突破,更能適應所處環境而不是遠離生活常態的思維環境,恰好“智慧教育”能在課本素材之外提供更廣泛的、立體的素材,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有骨干,更有血肉,增強學習知識體系的立體化,激發學生更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舉個例子,當學習英文的《I have a dream》時,課本展現的僅僅是一篇演進文章,提示這里有個反對種族歧視的大旨意,但美國那么遙遠,黑人又和中國好像沒什么關系,學生自然而然地不會做更深的思考;如果是“智慧教育”體系,那么老師會在網上多找些上世紀70年代的反映美國社會背景的素材,找些美國黑人總統奧巴馬的一些演講和秩事,讓學生多方位地感受、體會馬丁·路德·金身處那個年代的不易,讓學生理解為何美國好萊塢大片很多時候的主角都是一黑一白,從而讓學生能結合自己生活體驗更加立體地感受到美國種族歧視的大背景,更認真積極地學習這個篇章。
二、“智慧教育”的優勢
1.趣味性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句在任何一個學科中都是適用的。你讓學生背篇課文、寫篇作文,這些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可能一下子就“昏昏欲睡”;但如果在課堂上放首音樂、播個電影、插個動畫,他們立馬能“興致悠然”。只要孩子們提起興致了,他的精神也會集中,大腦會處于良好運行狀態,這時候老師講的各種復雜的知識點他們都能高效率地接收,而且“印象深刻”,斷然不可揮去。針對小學生,這種趣味性表現的更加明顯和重要。因此,“智慧教育”在針對小學生教育方面,更能借以網絡、多媒體的趣味性,做到“寓教于樂”!
2.互動性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老師負責傳授知識,學習則是被動地聽講、識記,在教學環節很少有主動的成分,一方面是受中國傳統的尊師重教文化影響,另一方面也是限于教學手段單一所致。而“智慧教育”明顯改變了這一狀態,它通過網絡、音樂、視頻等手段,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在教學環節之中,在某種程度上以一種“主人公”身份和老師共同完成教育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學生和老師雙贏的效果,使學生更好更快地學到知識!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方式,比如英語教學上讓多媒體軟件來辨別學生口語是否標準,讓學生用英語和智能機器人對話,再比如學生在用電子筆和老師遠程交流做題,也可以主動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這些都是“智慧教育”互動性的范例。
3.創新性
如果只讓老師照著書本和標準教案講課,老師的知識會局限于教案里,不會進步;如果只讓學生背課文和做題目,學生就只會做題目,不會發展。“智慧教育”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的世界能夠讓老師鍛煉提高自己的搜索、甄別、匯總、編輯能力,在一種無明確規則、自由發揮過程中極大地鍛煉老師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雙贏!當老師試圖去做一個包含各種音頻、動畫的PPT時,得學會PPT怎么做的美觀,得學會視頻、音頻的剪輯;而當學生被布置某個主題的預習任務后,得去網絡上查相關資料,得自己消化理解,然后才可以在正式課堂上發表自己意見,和老師、同學交流,從而更好地學習即定的知識。在一次次類似過程中,老師能發現課堂教學中的優點和缺點,不斷克服缺點,提升水平,讓自己的教學有趣而豐富;而學生也能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面和深度,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學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
三、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教育”固然是發展使然、順應潮流,但它只是一種新的教育手段,它的終點不能脫離了教育的本質,即獲取知識、教化德行、熏陶情操,它的落腳點應是知識的記憶、邏輯的理解、美學的培育,不能本末倒置,喧賓奪主!愿“智慧教育”助力學校教育事業快速高效正確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