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念
【摘 ? ?要】新時期,有效地培養學生環境整治意識是必要的,通過進一步實踐分析,本文總結了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培養的必要性,探索了具體的培養途徑。希望分析能進一步加強學生環境整治能力,從而為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中學生 ?農村人居環境 ?整治意識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81
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備受人們關注,如何加強農村人居環境質量,需要從學生入手,全面提高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本文結合中學生實際,探索了培養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的策略,希望分析能全面加強研究水平。
一、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下,農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于物質文化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在這個過程中衍生出的環境問題日益明顯化。比如,影響農村環境的主要有大氣、水和土壤方面的污染,致使眾多資源出現了浪費的現象。由此可見,在學校的教育中,關于中學生群體要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環境保護理念,促使中學生能夠形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大局意識。從新時期發展實際分析,有效的培養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是必要的,通過培養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加強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二、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培養的策略
(一)改變教育觀念,重視學生環境保護教育
在中學的教育中,以往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最為重視的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實際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以知識為主,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處于忽略的一種狀態。而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環境保護教育。為此,教師應該意識到以往教育的不足,并做出相應的改變,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把環境保護教學整體融入進來。除此之外,依據農村中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現狀,在教育對策上要注重科學合理,以此在課堂教學時滲透環境保護意識,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環境的保護教育帶來積極作用。
(二)深挖教材資源,加強學生環境保護意識
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教材內容,深入挖掘教材當中與環境保護有關的知識內容,并依據中學生的知識體系,選擇科學化的點進行切入,把教學和環境保護教育融合起來,推動農村中學生人居環境整治意識的培養。另外,還可利用多媒體的形式,把同環境污染有關系的視頻內容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可以看到環境污染帶來的生活問題,以此充分激發出中學生的人居環境整治意識。
關于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的培養,中學教師要利用多樣化的方法,給學生講解降低廢棄物排放的知識,實現農村低碳化生活,有效減少污染的發生。比如,讓中學生明白居住房屋要以節能型為主以及運用節能材料的重要性,還可以在平時的生活里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洗衣服,進一步普及太陽能的使用,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的培養帶來助益。
作為中學教師,可組織學生在網上搜集并整理同環境污染有關的圖片,并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對環境污染內容做深入的分析。同時,有效結合生活中的環境污染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方法,并在課堂上展開相關方法的交流。最后利用自主、合作以及分析的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到農村環境污染的嚴重,以此讓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得到增強。
(三)從生活入手,加強學生環境保護教育
關于環境保護,有很多的內容,教師要善于發現教材中的環境保護知識,也要會用身邊事教育學生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作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汽車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雖然給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中學教師可有效引導學生分析對環境污染的相關問題,促使學生認真總結,平時能在生活里改掉亂堆垃圾,亂砍伐樹木的問題,這些問題給人們帶來了生活困擾,同時也強化學生的環境整治與保護的意識,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的提高。
作為中學教師,可引導農村中學生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第一,從日常的小事做起,推廣使用節能燈,把節約用電時刻放在心上。第二,注意日常生活的小細節,煮飯前先把米浸泡十分鐘,再倒入電飯鍋。第三,收集水做二次利用,比如洗臉水還可以用來洗抹布,洗菜水、淘米水可以澆花。中學生如果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重視生活細節,對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的培養也會起到積極影響作用。
(四)開展環保活動,增強學生環境保護能力
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當中,要培養的主要就是環境保護能力,要想讓能力得到增強,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論層次,而是要有實際的行動。中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環境保護的實踐活動。比如,節假日開展環境保護的公益活動,還可帶領學生走出去宣傳環境保護,鼓勵學生制作環境保護的公益海報,為農村群眾講解環境被破壞的危害,以此弘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再如,教師可帶領中學生戴上手套、拿著垃圾袋去各個村鎮開展清垃圾的活動,用實際行動感染更多人參加到環境保護隊伍中來。相信在教師的努力下,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能得到增強,也相信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能得到提高,農村群眾也能受到行動上的鼓舞,推動環境工作的有效性實施。
三、結束語
本文結合中學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意識培養實際,科學地提出了具體的培養方式。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全面提高教育能力,科學地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馮湘寧.淺談如何培養高中生的生態環境意識[J].現代農業,2019(02):94.
[2]鄧興.地理教學中鄉土環境意識的培養對策[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02):38-39.
[3]董栩源.中學生環境意識現狀調查及提升對策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