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梅,周國均,劉瑩瑩
(1.十堰市太和醫(yī)院康復中心中醫(yī)部,十堰 442000;2.十堰市太和醫(yī)院輸血科,十堰 442000)
肺癌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腫瘤,也是世界范圍內病死率居首位的惡性腫瘤,當前在中國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1]。早期肺癌患者采用手術治療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能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2-3]。目前肺癌手術患者的快速康復方法主要為宣教及心理疏導、呼吸功能訓練、早期下床活動等,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應用隨意性比較強,執(zhí)行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4-5]。當前中醫(yī)廣泛應用于腫瘤患者的術后護理,其中溫針灸具有便于操作、不良反應小、安全經(jīng)濟、療效確切等特點,在臨床上的應用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缺乏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研究方案[6-7]。其能采用生物熱效應及非熱效應,通過一系列的生化、免疫、生理等方面的調整來改善人體的功能[8-9]。文章具體探討了溫針灸護理路徑對肺癌手術患者快速康復的促進效果,希望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得到了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2016年2月到2019年5月選擇在本院診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32例,納入標準:經(jīng)臨床、影像學或內鏡及病理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分期為Ⅰ~Ⅱ期,具有可手術切除的指征,且順利完成手術;術前均未接受放療或化療;無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轉移;患者年齡30~70歲,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陰虛患者;因認知障礙不能配合護理干預及觀察者;肺部良性病變患者;藥物和酒精依賴史患者;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把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分期、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病變部位、受教育年限、婚姻狀況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data of two groups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護理,主要包括入院宣教、呼吸功能鍛煉、鎮(zhèn)痛管理、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術后溫針灸護理路徑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取患者的三陰交、關元、足三里、合谷等穴位,選擇3年陳艾純艾條(南陽漢醫(yī)艾條廠),規(guī)格為18 mm×200 mm,將艾條切段備溫針灸用,每段約(25±3)mm。2)根據(jù)患者選擇穴位,將毫針刺入,使用提插平補平瀉法刺激2~3 min,再將針尾1.5 cm艾條點燃,選擇有孔端點燃艾條,套入針柄2/3使艾條能豎立愈針柄上,艾條燃完后將針取出,每天1次,每周星期一、三、五進行1次操作,如患者感覺燒燙難忍則加墊硬紙片隔熱防護。
兩組術后護理觀察時間為30 d。
1.3 觀察指標 1)兩組在護理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患者的心理狀況,SAS與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分數(shù)越高,心理狀況越差[1]。2)在護理前后抽取患者的靜脈血3~5 mL,采用免疫熒光法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和NK細胞活性,試劑盒由上海生工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3)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的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研制的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判定[5]。4)在護理后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24.00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與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焦慮與抑郁評分對比 兩組護理后的焦慮與抑郁評分都顯著低于護理前(P<0.05),觀察組也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焦慮與抑郁評分對比(±s)Tab.2 Comparis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s) 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焦慮與抑郁評分對比(±s)Tab.2 Comparis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s) 分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焦慮 抑郁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images/BZ_103_821_2894_846_3008.png對照組 66 54.88±3.10 40.02±2.74* 56.88±3.19 40.87±3.11*觀察組 66 54.02±2.40 34.87±3.11*#56.09±4.14 36.76±2.66*#
2.2 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 兩組護理后的CD3+T、CD4+T淋巴細胞比例都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觀察組也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s)Tab.3 Comparison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s) %

表3 兩組護理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s)Tab.3 Comparison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s) %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CD3+T CD4+T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images/BZ_103_1875_2894_1900_3008.png對照組 66 50.24±3.33 54.87±3.78* 27.00±2.48 34.98±3.14*觀察組 66 50.44±2.19 58.23±3.33*#27.39±3.82 41.38±4.10*#
2.3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對于住院期間的護理滿意度為 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90.9%(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Tab.4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例
2.4SCL-90評分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的SCL-90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都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Tab.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fter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s) 分

表5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Tab.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fter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軀體化 強迫 人際關系敏感 抑郁 焦慮 恐怖 偏執(zhí) 精神病性對照組 66 1.78±0.42 1.96±0.12 1.89±0.22 1.77±0.07 1.82±0.16 1.68±0.21 1.48±0.02 1.65±0.22觀察組 66 1.37±0.22* 1.62±0.08* 1.65±0.12* 1.50±0.09* 1.39±0.03* 1.46±0.15* 1.23±0.11* 1.43±0.12*
伴隨社會老齡化、吸煙人數(shù)增多與環(huán)境污染等,中國每年肺癌的發(fā)病率仍呈上升趨勢。雖然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手術治療極大提高了該病的治療有效率,但由于肺癌具有極高的惡性程度,所以很多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比較低[10-11]。
本研究顯示兩組護理后的焦慮與抑郁評分都顯著低于護理前(P<0.05),觀察組也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于住院期間的護理滿意度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90.9%(P<0.05),表明溫針灸護理路徑能促進緩解患者的焦慮與抑郁癥狀,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抑郁是一種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點的情緒反應,焦慮是一種預期的危險情境中引發(fā)的緊張不愉快的情緒反應。肺癌術后患者多數(shù)存在明顯的焦慮、抑郁情緒,有研究顯示在肺癌診斷時大約33.3%的患者被報道有抑郁情緒,25.0%左右的患者患有嚴重抑郁[12-14]。恰當?shù)淖o理干預可有效穩(wěn)定患者情緒,使其以最佳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減少患者心理應激,改善其心理痛[15]。溫針灸通過艾火刺激作用于人體特定的穴位,升高皮膚內外的溫度,促進機體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減輕患者因手術及疾病所帶來的不適以達到治病防病目的。特別是溫針灸在護理過程中由于熱傳導效應,可使患者感到舒適,促進了血液、淋巴液在體內的循環(huán),有利于調整人體的代謝過程,從而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況[16]。
本研究顯示兩組護理后的CD3+、CD4+T淋巴細胞比例都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觀察組也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溫針灸護理路徑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溫針灸是中醫(yī)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溫熱刺激、光譜輻射、艾燃燒生成物的成分及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雙向調節(jié)人體神經(jīng)內分泌、消化、呼吸、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功能的功效[17]。關元補腎培元,通調沖任。三陰交為足三陰經(jīng)交會穴,能補脾胃、益肝腎、調氣血。足三里、合谷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氣之作用。T細胞亞群為機體細胞免疫的第一道防線,CD3+T、CD4+T細胞亞群具有各自的作用,其中CD3+T細胞亞群具有殺傷腫瘤細胞作用,可參與激活細胞毒T細胞、巨噬細胞、B細胞;CD4+T具有降低腫瘤細胞免疫逃避效果[18]。同時在護理中不能忽略家屬的作用,通過家屬的參與和配合,使患者積極地配合各種治療,促進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樹立戰(zhàn)勝腫瘤的信心,從而有利于改善自身的免疫功能[19-20]。
隨著健康觀念的改變,肺癌患者手術治療和護理的目的不單純是為了延長生命,還需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1]。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的SCL-90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都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溫針灸護理路徑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總之,溫針灸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能促使患者快速康復,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護理滿意度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