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廣岳

老子觀復的結果就是“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他說“夫物蕓蕓”呀,你別看萬事萬物、蕓蕓眾生眾不生的,看起來亂哄哄地好像雜亂無章,聽起來鬧哄哄地好像各吹各調,其實又都“各復歸其根”,又都有它們的根本之所歸,又都有它們的規律之所循,又都有它們的本質之所在。
你看那交響樂團,各種樂器不下幾十種,往大里說有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細里講管樂器又有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又有長笛、雙簧、黑管、大管,銅管樂器又有圓號、小號、長號、大號,弦樂器又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打擊樂器又有定音鼓、大軍鼓、小軍鼓、對镲、木琴,另外還有一些各色樂器如鋼琴、豎琴、鋁板鐘琴等。對于一些特殊曲目比如中國民族歌曲改編的交響樂,還會加入一些其他的樂器如嗩吶、喇叭、二胡等民族樂器。這些樂器,大的大、小的小,長的長、短的短,音高的高、低的低,節奏快的快、慢的慢,沒有一定之規,但是它們卻又分別遵循著它們應當遵循的規律,該響的時候就響、該靜的時候就靜,該高的時候就高、該低的時候就低。當它們各自遵循著各自的規律,又共同地遵循著共同的規律的時候,它們所表現出的就是交響樂的恢弘與美妙。
老子對“歸根”的認識是“歸根曰靜,是謂復命”。蕓蕓萬物,歸根曰靜。只要萬事萬物找到了它的根本之所歸、規律之所循,就可稱之為“靜”。流水線上機器轟鳴,只要是在正常運轉,那個狀態也可以稱之為靜。正常即為平靜,所以流水線上的工人在正常工作的車間里按部就班地工作,所感受到的就是平靜。當事物不能夠按照它的內在規律運行、失去了它的根本之所歸的時候,事情也就亂了套了。所以當事物反常、不正常地運行的時候,平靜就會被打破,比如流水線上的某個機器壞了,或者某個零部件松了等,即使是因為停電而使流水線停止運行了,這個時候也不能稱之為靜,而只能說是亂了節奏。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有的版本上又寫作“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其實兩者是一樣的,沒有本質的差別。與命字相關的詞,常見的有性命、使命、命令等,“復命”就是恢復本性、履行其本性所應該承擔的使命,用句大白話講,就是該干嗎干嗎,該開花的開花、該結果的結果,該開花的時候開花、該結果的時候結果,這就是你的命、你的運、你的命運。雞老老實實下蛋,就是歸于其下蛋的根本,就符合雞世界以及所處的整個世界的規律,歸于這個根本和規律就是正常而平靜的雞的一生。公雞不打鳴了、母雞不下蛋了,這個世界就不平靜了,不知道要發生什么不正常的、不能讓人平靜的事情。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就是它們的命,雞歸于下蛋的本質,就是恢復它們的本性。
(常朔摘自微信公眾號“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