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慧群

北宋時有一位杭州知府叫王化基,他十分欣賞一位名為鞠詠的晚輩的文學才華,在鞠詠準備考進士時,王化基多次向別人引薦他。后來,鞠詠考取了進士,擔任大理評事,之后又以大理評事的身份任杭州府仁和縣的知縣。鞠詠很高興自己能在王化基屬下做官,在赴任前給王化基寫了一封感謝信,并隨信附上一首詩,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奇怪的是,鞠詠沒有收到王化基的回信,而且鞠詠到仁和縣赴任后,王化基對他沒有任何禮遇之舉,反而頻頻來檢查公務,考核其工作。慢慢地,鞠詠不再希求王化基優待自己,從此勤奮做事,謙虛做人。
后來,王化基進入朝廷擔任參知政事,他首先向宰相引薦的人便是鞠詠。有人不解地問王化基,他為什么要這樣對待鞠詠。王化基說:“憑鞠詠的才干,不愁將來會無法顯達,我所擔心的是他變得驕傲自大,為人不能寬容大度,因此我有意壓壓他,意在鍛煉、培養他的好品德。”
唐朝有一位宰相叫婁師德,他很賞識狄仁杰的才華,多次在武則天面前舉薦狄仁杰。可是,狄仁杰排斥婁師德已不是一天兩天了。有人問婁師德:“狄仁杰那樣對你,為什么你還推薦他?”婁師德說:“狄仁杰和我長期共事,很多方面需要齊心合作。雖然他現在排斥我,但我相信,我可以感化他。狄仁杰是個難得的人才,需要慢慢培養。”
后來,狄仁杰與婁師德平起平坐,同樣成了宰相。有一天,武則天問狄仁杰說:“我之所以重用你,你知道是因為什么嗎?”狄仁杰原以為自己是因為為人正直而受到重用,沒想到武則天讓人取來一打奏章交給他,原來這些奏章都是婁師德向武則天舉薦狄仁杰的薦表。狄仁杰看后感到深深的自責,他從婁師德那里看到了自己的過失與差距,從此戒驕戒躁,謙虛謹慎。
知人善任,不僅要注意使下屬的才干得以施展,同時還要注意幫其克服缺點。在與下屬的交往中,我們常常因為發現了好人才,就想要提拔栽培,但栽培的方式卻很有講究。可以說,栽培人才的方式是一種學問,一門藝術,一種技巧。如果能給栽培的方式加些智慧,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田龍華摘自《故事家·高考季》/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