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開展小班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老師之前準備的不充分,使得游戲中出現不必要的干擾,影響幼兒的游戲。本文是筆者在帶班過程中創設并優化小班角色游戲時的一些做法。
關鍵字:小班角色游戲?優化?做法
《課程指南》對游戲活動的界定是:“主要指幼兒自發、自主、自由的活動。”本學期我在創設小班下學期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我力求給幼兒創設一個自由的、受歡迎的、玩有所獲(情感、經驗)的活動,以下是我的幾點思考和做法:
一、游戲內容設置優化
小班下學期的時候,我們將兩個娃娃家改為一個娃娃家、沿用了“咪咪點心店”、“羊羊理發店”、“小舞臺”、“長頸鹿樂園”、根據幼兒興趣創設了“小鴨奶茶店”、根據主題創設了“巧虎醫院”、根據主題在教室中間增設了“公共汽車”、根據幼兒需求在教室中間設置了“臨時休息亭”等。在設置這些游戲之前,我都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
1.游戲內容盡量在主題下的
在思考給幼兒玩什么的時候,會發現在主題下也有一些可以給幼兒游戲的站點,不但能進一步豐富幼兒相關知識,而且能更好的達成主題目標。比如主題站點《小司機》的目標是讓幼兒認識各種車輛,了解它們的明顯特征和主要功能,體驗車輛給我們帶來的方便。正好教室中間寬暢的空間可以利用起來,我們用KT板鏤空刻了一輛有窗戶的公共汽車,并臨時固定在幼兒的小椅子上,游戲時幼兒就可以自主買票上車,看到電腦屏幕呈現的圖片就可以下車,如果想去娃娃家,那么等出現娃娃家的圖片就可以下車了。通過游戲,幼兒體驗乘車樂趣的同時,也增加了關于汽車相關的經驗。
2.游戲內容是幼兒喜歡的
游戲內容是否是幼兒喜歡的,這直接影響了幼兒在游戲中的互動,如果這個內容在幼兒中有很高的人氣,那么每次游戲時,幼兒間的互動也會比較高,情節的發展也比較快。比如奶茶店一開張,就積累了很多人氣,每次游戲幼兒會排很長的隊。有個老師有事經過說:“我來的時候,小汪在排隊,游戲近半,現在還在排隊。”同時,為了滿足顧客的不同需要,店里的工作人員也很趕地畫(洗)水果,把剪(去皮)好的水果加入奶茶中變成個性化、不同水果味的奶茶。只要幼兒喜歡了,不同的角色的他們都會很專注的。
3.游戲內容是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
幼兒熟悉的游戲內容,不但幼兒玩得順利,給老師也省了很多心思。于是馬上想到了小籠、湯包,幾乎每個上海的幼兒都有去小籠店湯包店買小籠湯包的經驗,所以,老師不用多介紹,材料一投入,幼兒就自主開始了游戲,隨之也成為了地方特色店。
4.游戲內容易于幼兒之間交往和表現的
有些游戲內容可以給幼兒玩,但是不利于幼兒之間的交往。比如建構區,我們創設了“給小動物造房子”,幼兒任選一種積木進行圍合或壘高,給喜歡的小動物造新房。但出現的問題是,要么幼兒特別認真學習著圍合或壘高,要么幼兒隨便搭了搭就離開了。前者不利于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后者使得此游戲內容形同虛設。于是我們把名義上的建構區變成了一個游樂場,如名為“長頸鹿樂園”,在門口放置了一個投幣箱,幼兒投入一元即可進入樂園,選擇一個小動物(毛絨玩具)并給它搭建一個家,搭建玩可以到其它區域游戲。
5.游戲的表達表現要平衡的
在為幼兒創設游戲的時候,也要整體的考慮區域開設的合理性。比如有了小籠店,就不應再開同類的餃子店,可以合并一個點心店;小班下學期,娃娃家從兩個可以減成一個,換成比如小醫院;每個區域可以游戲的人數要有隱性的提示或商定好的規則,基本保證每個角落人數均勻、適當;根據班級人數創設游戲區域個數,特別出勤率少的時候可以關閉個別區域,保證有一半固定游戲的幼兒、一半流動游戲的幼兒等。
二、游戲材料和環境優化
材料是影響和干擾游戲發展的因素,所以在創設環境和投放材料時,要考慮如下幾點:
1.游戲材料的操作性
投放材料時,要考慮幼兒是否會操作,是否容易操作。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發展仍不夠完善,所以在材料的選擇上不應太復雜,幼兒容易完成后他們會很快投入交往中,繼而利于游戲。
2.游戲材料和環境有視覺性
在環境創設上我們有的追求讓幼兒看得見、摸得著,這樣就不會使得環境和材料只是空擺設。比如創設的水果奶茶店里,我們將幼兒繪制的各種水果通過網格懸掛下來,幼兒可以將畫的水果夾在網格上,還可以從網格上取下需要的水果進行買賣。
3.游戲材料力求仿真性
在游戲的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秩序亂的問題。比如很多人喜歡進娃娃家,走進走出很頻繁,誰也不知道誰進了或出了,甚至連進來的是誰都不知道。于是我們在門口用小鈴鐺做成了門鈴,只要有人想要進娃娃家做客都可以按門鈴,問問里面是否有人等,增加了交往的機會,也顯得有序。
4.游戲材料有層次性
在材料的投放時,我們也考慮一定的層次性。比如點心店里,我們在桌子上投放了各種筷子、調羹、叉子,提供來店里吃點心的幼兒選擇。幼兒可以根據自己需求來選擇工具,也可以挑戰一下用筷子夾食物吃。
5.游戲環境的空間性
有的時候也會發現有的店里會擁擠很多人客人,或者許多客人排長隊。比如點心店里只有一張桌子,而且用餐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同時有5、6個人來光顧的話,店里面顯得很擁擠。于是在教室中間、靠近小吃店的門口又擺放了一張桌子,我們在桌子的中間撐起一頂小傘,類似休息站,客人買了點心可以外賣到這里來吃,同時經過的客人累了也可以來這里休息。
6.游戲材料有助情節性
材料對于幼兒的游戲是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所投放的材料都要考慮到幼兒可能會出現的情節。或者發現一個游戲區域里,幼兒沒有更多游戲情節發展,那么我們會投放新的材料,以豐富他們的情節,讓他們在里面有事可做。比如在娃娃家里,一開始幼兒都會進去燒菜然后攤了一桌子吃,形成在娃娃家里就是把所有碗具都攤在桌子上。于是我們投放了DIY的洗衣機、衣架等,幼兒可以在里面給寶寶洗衣服、曬衣服、收衣服、穿衣服等,豐富幼兒的行為。
參考文獻:
【1】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課程改革委員會、游戲活動(試用本)【S】,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改革委員會、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解讀【S】,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試用本)【S】,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上海市浦東新區明珠幼兒園?宗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