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江
摘 要: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因此,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引入民間游戲,以豐富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文章分析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價值,探討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園教育;價值;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4-0102-02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因此,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引入民間游戲,以豐富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民間游戲是指流傳于廣大民眾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其具有濃厚的區域文化氣息,玩法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簡便,不受人數、場地、環境限制,契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可以豐富幼兒園教育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以民間游戲為依托,設計幼兒園特色教育活動,使幼兒通過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獲得完整的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價值,探討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價值
民間游戲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風格各異。從游戲的組織和取材角度來說,民間游戲具有一定的規則,但又很隨意。一些游戲可以就地取材,找一些木棍、石子、葉子,就可以開始游戲,如利用石子或果核,按不同的圖形玩“走子”游戲。民間游戲能夠代代流傳還因其具有極強的趣味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例如,跳皮筋可以邊說兒歌邊跳,玩法上可以從一根到兩根、三根。再如摔煙紙盒游戲,其好看的圖案、扇的動作和紙盒摔在地上發出的聲音都能給幼兒帶來樂趣。因此,教師可將民間游戲引入幼兒園教育教學中,以解決幼兒園游戲活動場地、器材有限的問題,并讓幼兒在游戲中鍛煉身體,增強競爭意識,培養團隊協調能力。
1.民間游戲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其身體和心理都沒有發育成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低,因此,教師可將幼兒應該掌握的知識融入到民間游戲中,讓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以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從而高效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可通過民間游戲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2.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民間游戲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很多民間游戲都配有兒歌、童謠,其語言、旋律都比較簡單,便于幼兒記憶、吟唱,這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為膽小的幼兒提供了很好的鍛煉機會,可在一定程度增強其自信心。另外,一些兒歌、童謠還包含一些生活小常識的內容,這可讓幼兒在玩樂的過程中形成對世界的初步認識。
3.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團隊意識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有約束方能成才”,游戲規則是幼兒接觸社會、認識社會規則的第一步。很多民間游戲都有一定的游戲規則,因此,教師可通過民間游戲幫助幼兒理解行為規則的必要性,并學習自覺遵守規則,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部分民間游戲需要幼兒相互配合、相互協作,這可讓幼兒明白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
二、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結合幼兒實際成長需求選取合適的民間游戲內容
為確保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幼兒的實際成長需求為出發點,并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為幼兒選取適合的民間游戲內容。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適合不同類型的民間游戲,教師可征集幼兒意見,讓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游戲活動,或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確定民間游戲活動內容,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積極參與民間游戲活動。另外,教師在選擇民間游戲內容時,還要考慮當前幼兒園的教育方向,以及幼兒現階段的實際發展需求。例如,有的幼兒缺乏協作能力,因此,教師就可選擇編花籃、拔河、舞獅子等民間游戲,以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有的幼兒表現欲較強,教師可選擇擊鼓傳花、指星星等能夠讓幼兒有機會進行表演的民間游戲項目。幼兒通過參與適合自己的民間游戲活動,可積累相關的經驗與體驗,能在已有水平上實現更大的發展。
2.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多樣化的民間游戲情境
現在,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幼兒收集一些介紹民間游戲或相關歷史的視頻資料,讓幼兒通過觀看視頻產生強烈的游戲參與積極性,并且融入到教師所營造的民間游戲教學情境之中。例如,拔河誕生于春秋時期的楚國。楚國地處長江流域,水道縱橫,除陸軍外,還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并曾發明一種稱之為“鉤拒”的兵器,專門用于水上作戰。當敵人敗退時,軍士以鉤拒將敵船鉤住,使勁往后拉,使之無法逃脫。后來鉤拒從軍中流傳到民間,演變為拔河比賽。幼兒了解拔河比賽的歷史之后,再進行拔河比賽活動,能夠感受到獨特的樂趣,形成特別的游戲體驗。另外,民間游戲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教師通過多媒體的視頻、圖片展示,可讓幼兒了解民間游戲蘊含的文化內涵,從而引導幼兒繼承并發揚中華傳統民俗文化。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積極創新傳統民間游戲的活動方式,賦予其時代內涵。例如,擊鼓傳花是中國傳統民間酒席上的一種娛樂游戲,屬于酒令的一種,又稱“擊鼓催花”。在教學前,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為幼兒播放一段介紹“擊鼓傳花”歷史背景的動畫視頻,從而讓幼兒對這個民間游戲有一定的感性認知。然后再利用多媒體創新“擊鼓傳花”游戲形式,可以音樂代替鼓聲,以電腦屏幕上隱藏在九宮格后面的表演項目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幼兒聽到音樂響起,順時針傳遞花,音樂停止,花傳到誰的手中,誰就到電腦前點擊屏幕,根據屏幕提示表演節目。音樂再響起時,繼續傳花,直至游戲叫停。幼兒在教師營造的情境中,體驗和同伴共處的樂趣,獲得表現自己長處的機會,可增強幼兒的成功感,提升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創新民間游戲,賦予其新玩法
教師在開展民間游戲時,可為游戲項目融入自然材料,以創新其玩法,增加民間游戲的趣味性。例如,可在拔河比賽、捉迷藏等民間游戲中融入自然材料,以使游戲更加新穎,更具趣味性,從而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拔河比賽以地上兩條平行的直線為河界,以將對方拉出河界為勝。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新地在繩子的中間綁上蒲公英,讓幼兒在活動中吹蒲公英,這可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還可將自然材料融入捉迷藏游戲中。傳統的捉迷藏游戲都是人找人,幼兒藏好后由同伴尋找,教師可以創新地讓幼兒將野草編成的兔子、小狗等藏好,由另一組幼兒去找。在此之前,幼兒不知道同伴藏的是什么玩具,因此,參與的積極性特別高。由此可見,這種創新民間游戲的教學方式,增加了整個游戲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升幼兒的游戲體驗感。
三、結語
民間游戲具有極強的趣味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幼兒的實際成長需求選取合適的民間游戲內容,可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多樣化的民間游戲情境,同時,還可對民間游戲進行創新,賦予其新玩法,以充分發揮民間游戲的教學價值,從而讓幼兒通過豐富的活動,實現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參考文獻:
[1]劉清.巧用民間游戲,提高幼兒園體育活動有效性[J].知識文庫,2020(01).
[2]徐麗珍.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9(45).
[3]湯俊君.利用民間游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J].山西教育,2018(11).
[4]張朝霞.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價值和運用[J].天津教育,2019(18).
Discuss on the Value and Application of Folk
Games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Wang Wenjiang
(Zhuanglang No.4 Kindergarten,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ingliang 744699, China)
Abstract: Preschool education is an organic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and it is the foundation stage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Therefore, teachers can introduce folk games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law an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so as to enrich children's life and meet the needs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o as to make children have a happy and meaningful childho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folk games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olk games teaching.
Key words: folk games; kindergarten education; value;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