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娜



摘 要:《2015年貿易便捷和貿易促進法》對“301條款”作出重大修改。此后,根據最新修訂“301條款”內容,美國頻繁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在“301調查”報告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中國半導體行業進行了全方位的詰責,并對中國半導體產品實施了加征關稅、限制進口等單邊貿易制裁。面對美國不斷采取的單邊貿易制裁,我國政府應加強與美方溝通交流頻次,構建中美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半導體企業應拓展多元進口市場,積極應對貿易調查。行業協會應發揮世界半導體理事會成員的作用,輔助企業積極應訴。
關鍵詞:“301條款”;半導體企業;知識產權;貿易報復
近幾年,我國半導體行業在全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一貫的習性是“槍打出頭鳥”,這就使得我國半導體成為“301條款”修訂后的重點調查對象。美國利用“301條款”打壓別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行徑已不是首次,早在21世紀80年代,美國就根據“301條款”對日本發起多次“301調查”,并利用貿易報復行為,對日本半導體行業進行不合理打壓。在美國的緊逼下,日本半導體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逐步喪失。現如今,中國半導體憑借較低的生產成本和巨大的市場需求,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優勢。美國擔心中國成為與當時日本一樣的新型半導體中心,便借助重新修訂“301條款”的機會,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發起新一輪貿易制裁。如何應對“301條款”修訂后美國實施的貿易報復,避免步入日本后塵,成為我國半導體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一、美國“301條款”主要內容
“301條款”是美國判定其他國家貿易行為、政策和法律是否違反了貿易協定,或者存在市場準入不公平現象的條款。如果美國認為其他國家存在違規行為,便會發起“301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對該國采取報復性貿易制裁。“301條款”可分為一般“301條款”、特殊“301條款”、超級“301條款”(詳見表1)。
“301條款”原本目的是保障美國在國際貿易交往中獲得公平待遇,減少其他國家對美國商業歧視或者對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限制。經過多年發展,尤其是《2015年貿易便捷和貿易促進法》對特別“301條款”修訂之后,美國“301條款”中單邊貿易保護主義開始逐漸凸顯。
(一)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審查力度
2015年修訂“301條款”新增保護“商業秘密”知識產權立法認定。之后,美國便加大對他國知識產權保護審查力度。之前“301條款”審查其他國家涉及“商業秘密”保護貿易行為時,貿易代表僅需檢查他國市場是否同意允許帶有“商業秘密”的美國產品流入,無須檢察他國是否給予實用“商業秘密”保護。而修訂后的“301條款”規定,貿易代表需要檢查他國是否為帶有“商業秘密”美國產品提供足夠保護。如果他國利用法律法規、流程、行為等途徑拒絕帶有“商業秘密”美國產品流入市場,美國會將該國判定為“推辭供給實用知識產權保護的國家”,并與其進行協商談判。若協商結果無法達到特定目的,USTR將會發起“301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采取單邊貿易報復行動。
(二)增設“重點觀察名單”制度
最新的“301條款”修訂中,正式引入“重點觀察名單”制度,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設置“重點觀察名單”。新增法條(g)款賦予了美國貿易代表增設“重點觀察名單”權利。若某國沒有提供足夠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設有較高的市場準入條件,美國貿易代表便會將其列入“重點觀察名單”。且貿易代表會對列入“重點觀察名單”一年以上的國家制定應對策略。如果應對策略制定超過一年,總統和貿易代表認為該國沒有達到實施策略預計目標,便會對該國采取相應的貿易報復手段。
(三)細化報告內容
美國重修的“301條款”對年度報告的內容進行細化。(h)條規定貿易代表評估貿易伙伴國后,需要在30天內向眾議會提供是否采取行動及原因報告,并對報告內容進行了細化,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注明“重點國家”和“重點觀察名單”相應國家。第二,闡述知識產權保護和海外市場準入進展情況。第三,針對處于“重點觀察名單”中的國家,制定相應的貿易制裁措施。
二、美國“301條款”修訂對我國半導體企業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出口管制迫使進口市場轉移
2017年以前,美國一直是中國半導體產品的第一來源國。2015-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半導體元器件一直維持在100億美元左右。但自2018年,美國開始根據最新修訂的“301條款”,不斷對中國半導體企業發起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加大半導體產品出口中國的管制力度,使得中國進口自美國的半導體產品金額大幅下降。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進口美國的半導體元件產品金額已經下降至40億美元左右,2019年中國進口自美國的半導體元件產品金額進一步下降至30.8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國半導體企業不得不找尋全新的半導體進口替代市場。以色列是世界上僅有的少數對中國出口半導體沒有主要限制的國家,目前已逐漸成為中國半導體企業進口地的新選擇。據統計,2018年中國進口以色列半導體元器件高達26億美元,進口額跳增80%,2019年中國進口以色列半導體元器件更是突破30億美元大關,較2018年增長了15%左右。與此同時,半導體企業為分散風險,在與以色列開展進出口貿易時,也在積極與其他國家進行半導體貿易。如華為公司在建造5G基站過程中,就開始選擇采購日本相關半導體的零部件。據華為董事長梁華表示,2019年華為從日本采購的零部件金額高達102.9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50%,日本已取代美國成為華為最大的零部件采購地。
(二)關稅反制舉措增加進口成本
美國根據修訂后的“301條款”針對中國發起了多次加征關稅的舉措。面對美國加征關稅的行為,我國發起了一系列反制舉措。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于2019年6月1日起,對進口自美國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額外關稅。在公布的加征清單中涉及到大量半導體產品(如表2所示)。雖然2020年5月,國務院公布了加征關稅排除名單,但僅針對2018年7月6日至2020年5月14日進口的商品進行減免,其他時間進口的半導體產品仍然征收額外關稅。
中國針對進口自美國產品采取加征關稅的舉措是一種不得已行為,這一做法也會側面增加我國半導體企業的進口成本。同時,在美國頻繁根據“301條款”發起針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管制的大環境下,很多美國廠商對出口中國市場產品采取加價策略,以抵制中國加征額外關稅給美國廠商帶來的損失。
(三)采購禁令降低出口金額
自2018年以來,美國不斷對中國半導體企業發起采購禁令,導致我國半導體產品出口至美國的金額大幅下降。據統計,2019年9月-2020年5月,中國半導體產品出口美國總金額增長率也呈現下降趨勢(詳見圖1)。同時,2019年美國國防部、總務署、太空總署聯合發起宣布禁止美國承包商購買中興、華為、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5家企業的半導體設備,該禁令自2019年8月13日起生效,執行期長達一年之久。此禁令使得中國半導體企業華為與中興共同奪得的美國政府15億美元的采購計劃泡湯,也降低了中國半導體產品出口至美國的金額。
三、應對影響的具體措施
(一)國家層面
1.構建中美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美國“301條款”的修訂劍指中國半導體行業。從當前跡象上看,美國根據最新修訂的“301條款”對中國半導體發起貿易調查,并進行貿易制裁,實際上是重拾對日本半導體行業頻繁啟用“301調查”的做法,進而來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針對這一現象,中國政府應發揮積極作用,出臺相關政策并引導半導體企業及時調整對美國的進出口策略,并根據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行為,及時發布風險預警信息。如2020年商務部就針對美國商務部工業局與安全局公布的半導體產品、技術、服務出口管制,發布投資風險預警信息,提示相關企業要謹慎與美國開展貿易合作。另外,在當前中美關系緊張的背景下,我國政府應積極展開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將雙邊貿易糾紛解決機制納入其中,建立適用兩國半導體行業的投資糾紛解決機制。
2.發揮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的積極作用。中美兩國開展經貿合作,能夠實現雙邊互利共贏。因此,為緩解中美貿易摩擦對經貿關系的影響,2020年1月中美雙方在華盛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此協議中中美雙方承諾加大支持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雙方積極開展貿易合作。所以根據該協議的承諾,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應及時公布對美國加征關稅的排除名單,并且對于已加征的關稅進行退還處理,旨在為中美企業合作提供便利條件。
3.積極參與構建新型多方臨時上訴仲裁機構。2019年12月11日,WTO爭端解決機制因只剩一名大法官,低于審理案件所需人數,正式停擺。為使半導體企業在面對美國貿易制裁時,擁有獨立、公正的上訴環境,中國政府應積極參與構建多方臨時上訴仲裁機構。具體言之,在WTO上訴機構停擺期間,中國政府應與其他成員國合作,建立多方臨時上訴仲裁機構,維護多邊貿易,為半導體企業提供上訴場所。
(二)企業層面
1.拓展多元進口市場。美國之所以敢對中國半導體企業進行大力出口管制,主要是依仗其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地位。相比較來說,我國半導體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并且對美國形成了極大的依賴性。當前市場環境下,中國半導體企業應積極開拓多元化進口市場,擴展美國之外的進口市場。一方面,積極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市場,逐步削弱對美國半導體的依賴。特別要注重挖掘英法等歐洲國家的半導體產品貨源地,與之建立多元化的供應渠道。另一方面,對于“一帶一路”以外的國家,半導體企業可借助政策性優惠措施,通過投資并購方式實現共同生產,并加大對華產品供應量。
2.通過抱團方式積極應訴。當前國內企業面對美國發起貿易制裁時,敗訴的很大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積極應訴。由此,在應對美國發起的調查時,半導體企業應積極抱團,尋求政府與行業協會的支持。此外,在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的幫助下,半導體企業也應積極參與國際協調,建立費用分攤系統,獲得有利的應訴條件。
(三)行業協會層面
1.發揮世界半導體理事會(WSC)成員積極作用。經過長達五年談判,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正式于2006年8月加入WSC。在此背景下,半導體行業協會應利用WSC成員身份,積極參加重大的行業問題探討及規則制定。尤其是在全球市場、環境安全、貿易政策、健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半導體行業協會需要充分捍衛產業利益,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美國發起的單邊貿易制裁活動。具體來說,行業協會需要打造一支穩定的高水平參會團隊,積極促進WSC非會期間的討論工作,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跨境貿易方面的議題研究,針對美國根據“301調查”采取的貿易報復行動,要協助企業建立有效的應對方案。進一步來說,半導體行業協會應積極組織參會團隊根據美國近期的制裁活動,與WSC工作組商討調整產品與技術供應鏈方案,幫助企業設計相應的風險預防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
2.輔助企業積極應訴。半導體行業協會應當積極發揮中間橋梁作用,聯手半導體進出口商會、設備管理協會等組織,為企業應對貿易報復行動提供充足的應訴資源。一方面,半導體行業協會需要加強收集基礎數據,收集勝訴企業的成功經驗,為即將應訴企業提供指導意見并指出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還可以將面對美國貿制裁的企業聚集在一起,引導這些企業共享技術資源,在面對不合理調查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另一方面,我國行業協會可以與國外半導體行業協會開展合作,主要包括歐洲半導體工業協會(ESIA)、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KSIA)等協會,制定美國發起單邊貿易制裁活動的應對方案。另外,半導體行業協會還需輔助企業積極尋求專業律師事務所幫助,根據其建議及應訴方案,制定應對美國 “301調查”的具體策略。
參考文獻:
[1]電源網.歷史驚人相似:三十多年前的美日貿易和廣場協議[EB/OL].https://www.dianyuan.com/article/40582.html[2018-04-23].
[2]宗艷霞.新形勢下中國知識產權貿易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從美國2015年《特別301報告》的分析切入[J].對外經貿實務,2015(10):11-15.
[3]尤宏兵,王媛.美國對華重啟“301”調查的動機、影響與對策[J].國際經濟合作,2018(10):45-51.
[4]新浪網.知識產權法“301條款”、特別“301條款”、337條款、美國337,“301條款”對貿易的影響和我們的應對措施[EB/OL].http://www.shtopchamber.com/xingyexinwen/19239.html[2020-04-16].
[5]由軍強.歐盟外商直接投資審查條例改革對中國的影響及政策選擇[J].對外經貿實務,202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