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共建共享
摘 要: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資源中心,在智庫建設中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應以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服務為契機,以共建共享為著力點,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享、全方位思政教育培訓、聯合思政教育實踐活動等途徑,積極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發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4-0041-03
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日益重要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構建整體性、協同型、連貫性的“大思政”格局,對具有科學、專業、精準等特點的智庫的依賴性不斷增強。當前,我國已初步形成國家級、省級、校級三個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智庫雛形[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從專業化的角度,客觀、科學地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并向學校提出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建議。
1 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服務的意義
1.1 符合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需要
智庫為高校思政工作帶來新的發展視角和契機,智庫的建設與提升是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重要表現和重要源泉[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利于充分發揮高校的人才優勢和學科優勢,主旨是服務高校思政教育教學。促進思想政治智庫建設與內涵提升,使之成為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決策的重要力量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思想源泉,是高校落實中央重大戰略部署、深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需要和必然選擇[3]。高校圖書館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服務,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辟新的有效路徑,通過高校圖書館聯盟加強高校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協作,推動專門研究與系統策劃,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實踐,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全面性和實效性。
1.2 符合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
高校圖書館本身就具有智庫服務功能。從圖書館學角度看,智庫是基于數據、信息和知識的一種決策服務,智庫研究活動屬于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范疇。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資源中心,在智庫建設中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對大量數據、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提煉整合后提供給用戶供其決策,這與智庫在功能特點上存在天然的聯系。全球排名第一、影響力非同一般的高校智庫胡佛研究所就是由圖書館發展而來的,是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標桿。在思政教育日益重要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必須融入高校“大思政”教育和“三全育人”的大格局,準確定位,充分發揮陣地優勢和資源優勢,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準的信息支撐和決策支持,切實發揮智庫服務功能,更好地肩負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責任。
1.3 符合學科發展的需要
“雙一流”建設為高校的學科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新時代高校推進一流大學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思政工作也迫切需要與學科專業教育相融合,只有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將思政教學融入多學科,凝聚多學科研究者的智慧,形成合力,開展跨學科深度合作與協同創新,才能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科建設的有機結合,深化和提升學科發展水平。因此,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既是對各學科本質的新遵循,也是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高校圖書館不僅是重要的文化陣地,更在學科服務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應當把握這一新的發展機遇,努力契合學科發展的客觀要求,積極融入“雙一流”學科與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建設,促進學科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為學科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2 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服務的著力點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依托單位主要是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青年發展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社團等[4],依托單位較分散,同時專業化不足,不能為智庫提供有針對性及強有力的支撐,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社會影響力不夠、專家隊伍不充實、創新能力不強。要想解決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存在的問題,高校必須樹立協同發展理念。協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運行的保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專業化的標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發展、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都需要各高校充分發揮協作精神,以外部合作為助力,通過互需、互聯、互惠的多贏合作機制,實現思政教育的創新性與普遍性。只有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共建共享,將高校各有所長的思想政治教育智庫聯系在一起,加強交流,促進合作研究與系統策劃,才能群策群力、博采眾長,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從而不斷提升其影響力。
高校圖書館有條件也有能力以共建共享為著力點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服務。高校圖書館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多樣化的聯盟,如:全國性聯盟有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區域性聯盟有天津高等教育文獻信息中心(TALIS)、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BALIS)、京津冀圖書館聯盟,以及CALIS全國醫學文獻信息中心、CALIS全國文理文獻信息中心等學科性聯盟,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提供平臺、資源、人員、服務等保障,為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共建共享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3 高校圖書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徑
3.1 以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享為基礎
3.1.1 思政教育文獻資源共享。各高校圖書館都有一定的思政教育文獻資源館藏,各具特色,數量種類不一,部分高校圖書館還建有特色思政數據庫。高校圖書館通過思政教育文獻資源共享,為大學生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真正認識民族精神、認同民族文化提供直接的給養[5]。高校圖書館可設置專區專架聯合開展思政教育文獻資源的書籍、圖片、視頻展覽,用鮮活的先進人物和事跡感染大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增進大學生對黨和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6]。
3.1.2 思政教育網絡資源共享。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嚴肅性和規范性的特點,較少主動參與網絡互動[7]。在“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必須充分利用網絡手段,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互聯網是高校圖書館宣傳和深化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可在網站設置有關思政時政熱點的政策文件、文章、視頻等資源鏈接,并借助多媒體手段整合思政學習網絡平臺及資源,為大學生提供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新時代文化作品;利用微課、微信、微博、微電影等形式反映和討論相關熱點、焦點問題,實時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引導大學生端正思想意識,增強思政教育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3.1.3 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成果轉化共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價值是得以成果轉化并獲得最大范圍的共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成果轉化最重要、最順暢的方式,是以決策資政的方式將成果呈報給學校的決策層,得到認可并在更大范圍推廣[8]。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資源共享平臺覆蓋范圍穩定、交流反饋機制健全,能夠便捷及時地反饋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成果應用的科學性,有利于隨時做出相應調整,不斷優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智庫成果的實效性,繼而在學校范圍內促進智庫成果轉化共享,并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3.2 以全方位思政教育培訓為引領
3.2.1 集中學科專業教師力量。高校不能僅把思想政治工作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9]。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學科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的協作機制,加強與各學科專業教師的溝通與協作,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專業特點,在學科專業教育教學中挖掘思政元素,加強科研育人的浸潤功能,體現思政教育的價值和功能,如將專業教育與抗疫教育深度融合,多學科、多角度開展疫情教育。高校圖書館要發揮思政教育陣地優勢,聯合各院系舉辦豐富多彩的講座,發揮名師大家、學術帶頭人、師德楷模、身邊榜樣等的引領示范作用[10],通過專題報告、育人故事、榜樣力量等提升思政教育影響力,幫助大學生明辨是非、正確取舍。
3.2.2 加強專門思想政治教育智庫人才的培養。智庫所蓄積的是思想,更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智庫人才的培養應以教育培訓為引領。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教育培訓基地,可將思政教育力量集中在一起,協力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通過學習、研討、會議、論壇等形式促使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人員進行更加緊密、廣泛的聯系和合作。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之間開展互動交流,通過思政教育策略共享、思政課程教學資源共享、思政教育實踐案例共享等,可以發現和汲取他館的閃光之處,互補長短,從而有所思、有所獲。高校圖書館通過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思政教育培訓,還可以促進不同學科領域的思政教育資源流動,以“知識性+功能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研究成果對高校思政教育決策和政策制定產生建設性的貢獻。
3.3 以思政教育實踐活動為核心
“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效性是檢驗思政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標。高校圖書館只有避開空洞的說教,通過開展比賽及競爭性活動的方式激勵、凝聚、感召大學生,用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影響帶動更多的身邊人共同進步、共擔使命,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共建共享落到實處。高校圖書館應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為基礎,開展針對思政教育的詩歌朗讀比賽、中國夢主題征文等活動,還可通過紅色影視劇配音大賽、紅歌會等活動形式,表達對黨和祖國的熱愛。高校圖書館還可以舉辦大學生思政理論公開課大賽,激發大學生主動參與思政課教學的熱情,促使他們認真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升,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被譽為大學的第二課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應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及服務優勢,積極創新服務方式,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共建共享提供精準、個性化的理論實踐研究分析與決策支持,不斷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王珩.智庫建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有效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3):150-153.
[2] 沈湘平.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智庫建設[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27-29.
[3] 宓旭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協同創新研究[J].高教探索,2018(7):117-123.
[4] 梁巍,白金,朱峰.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智庫觀察:類型、功能與趨勢[J].高校輔導員,2018(3):36-40.
[5] 寧婉,李小青.新形勢下的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使命·作用·路徑[J].科教導刊,2019(4):175-177.
[6] 劉暢.大思政視域下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實現機制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8(10):99-102.
[7] 陳城,李博.用智庫助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8(1):49-52.
[8] 劉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庫的管理及保障機制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7):87-89.
[9]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10] 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編校:徐黎娟)
收稿日期:2021-03-09
作者簡介:成舒云(1988— ),天津醫科大學圖書館館員。
本文系2020年度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資助青年項目“基于協同創新理念的醫學院校衛生與健康智庫建設路徑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TJTQQN20-002;也系2020年度CALIS全國醫學文獻信息中心科研基金項目“醫學圖書館的智庫功能與能力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CALIS-202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