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智慧圖書館;智慧服務
摘 要:文章介紹了智慧圖書館的概況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闡述了虛擬現實技術在智慧圖書館中的應用現狀,最后指出了智慧圖書館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具體路徑,旨在推動虛擬現實技術與智慧圖書館的有機結合。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4-0095-03
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20世紀出現的一項實用型技術,這項技術將電子信息、仿真技術融為一體,在網絡環(huán)境下構建起虛擬的仿真情境,給人們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1]。伴隨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VR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如醫(yī)療、建筑工程、教育等,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圖書館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將是大勢所趨。未來,虛擬現實技術將成為圖書館的驅動引擎,推動圖書館向智慧化轉型。
1 智慧圖書館概況
智慧圖書館是圖書館發(fā)展的高級階段,是融合了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圖書館新形態(tài),因此,智慧圖書館的基本理念仍然是以讀者為中心,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為基本出發(fā)點與落腳點。
1.1 智慧服務
智慧圖書館的智慧性體現在其服務創(chuàng)新上,一般來說,智慧圖書館需要引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例如,圖書館全面收集并分析讀者的閱讀數據,以此為基礎繪制讀者畫像和資源借閱圖譜,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總結一個階段的閱讀峰值和資源集中領域,按照一定的算法推斷出下一個階段的服務方向,從而形成預判,將讀者感興趣的資源精準推送到他們手中[2]。不僅如此,智慧服務還體現在具體的服務中,如:支持讀者掃二維碼下載電子書、為讀者提供影音視頻等多種載體的閱讀資源等。無論在軟件上還是在硬件設施上,智慧圖書館都立足于打造符合讀者閱讀習慣的服務方式,同時致力于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1.2 智慧管理
智慧圖書館的智慧管理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人的管理。智慧管理模式下,讀者進出圖書館、借還書、下載文獻資源等都可以通過借書證實現,這種一卡通式的人員管理方式建立在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上,凸顯了圖書館服務的智能性和便利性。二是對館藏資源的管理。圖書館內每一本書都有獨一無二的編碼,館員將這些編碼掃描存儲到資源管理系統(tǒng)中就可以實現智慧化管理。這一方面省去了館員繁重的編目工作,另一方面也為智慧化檢索提供了條件,讀者可通過檢索系統(tǒng)快速定位目標資源,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3]。總之,智慧圖書館依托互聯網與新技術實現了人員與資源管理的智慧化,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服務效率。
1.3 智慧技術
目前,圖書館智慧服務使用的技術主要包括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人臉識別技術等,不同技術的實現過程和作用也有區(qū)別。表1(見下頁)是筆者對圖書館智慧技術的梳理和總結,由表1可知,智慧圖書館的服務類型比較豐富,應用的智慧技術種類也較多,同時服務覆蓋范圍較廣。
2 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現實場景虛擬化,形成逼真的情境。在虛擬場景下對現實進行還原,一方面增強了操作或體驗的真實感,另一方面增加了容錯率,即可以對現實中不可逆的操作反復進行演練,從而減少現實中的失誤概率[4]。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圖書館可以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為其帶來全新的閱讀感受。筆者認為,虛擬現實技術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性的特點。
2.1 沉浸感
沉浸感是虛擬現實技術最明顯的特征,區(qū)別于3D影視、三維空間等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全方位的情境重現,集成了體驗者的視覺、聽覺和感覺,營造了一個立體的、與現實世界隔絕的環(huán)境。正因如此,讀者可以排除外界干擾,全身心地沉浸在虛擬的閱讀環(huán)境中,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2.2 交互性
在傳統(tǒng)的人機交互過程中,讀者通過圖書館在線系統(tǒng)提問后,得到的回復往往是固定的、沒有感情色彩的,冰冷的電腦語言很難讓讀者產生融入感和親切感。虛擬現實技術則不然,該技術可以實現與讀者的一對一自然交互,使讀者在面對計算機時猶如面對真人一樣親切,這也是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間距離的原因所在。
2.3 想象性
虛擬現實技術不僅能夠復原現實情境,還可以滿足人們的想象。年代較久的文獻一般只保留文字資源,圖書館可以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對文字進行圖片化、視頻化處理,使其以更豐富多樣的載體方式與讀者見面。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更全面、逼真地展現書的內容,這樣讀者在進行文獻閱讀時,感官就會受到多維度的刺激,勢必會增強讀者認知,激發(fā)其想象力,這些都是傳統(tǒng)閱讀無法比擬的[5]。
3 虛擬現實技術在智慧圖書館中的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憑借其虛擬化、情景化、互動性強等優(yōu)勢,被應用于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其中比較常見的應用有以下幾項:可視化信息檢索、立體化資源展示與智能化咨詢。
3.1 可視化信息檢索
一般來說,讀者訪問數字圖書館主要是為了查找目標文獻的館藏信息。一方面,圖書館可以基于虛擬現實技術搭建3D模型,使讀者在終端設備上實現虛擬瀏覽并獲知目標書籍的圖書分類號及館藏具體信息。當讀者到達圖書館后,即可根據查詢結果直奔圖書所在地,避免了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圖書館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信息進行整合,構建資源數據庫并提供在線獲取作者簡介、內容提要等服務,為讀者更加精準地判斷該資源是否為自己所需提供便利??傊谔摂M現實技術的可視化信息檢索有助于縮短讀者的資源檢索時間,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3.2 立體化資源展示
虛擬現實技術為圖書館以立體的方式展示圖書中的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等要素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進行閱讀和感悟,打破了以往靜態(tài)化的資源展示方式。智慧圖書館集成信息檢索與閱讀功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圖書仿真系統(tǒng),使讀者在不真實接觸圖書的情況下,也能獲取自己想了解的知識[6],這種立體化的資源展示方式還凸顯了智慧圖書館的智能性和自動化,該系統(tǒng)可以根據一段時間內高頻詞匯和熱點詞匯的變化自動改變文獻的排列等級和推送順序,使讀者動態(tài)的閱讀需求得到滿足。
3.3 智能化咨詢
圖書館傳統(tǒng)的參考咨詢服務往往是由專家或某一領域的學者獨立完成的。這種咨詢服務雖然能夠點對點地滿足讀者的咨詢需求,但呈現出單一、低效的弊端,且需要耗費圖書館大量的人力。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能夠從根本上克服傳統(tǒng)參考咨詢服務的短板,使其更加智能、高效。例如:圖書館可以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遠程虛擬溝通平臺,咨詢雙方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語言交流、圖片交流、文字交流等。
4 智慧圖書館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現實路徑
虛擬現實技術不僅有助于圖書館全方位開展讀者服務工作,也有利于服務效能的全面提升。圖書館在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以打造虛擬智能服務空間為前提、以滿足讀者需求為核心理念、以資源建設為服務基礎,詳見圖1。
4.1 以打造虛擬智能服務空間為前提
圖書館打造虛擬智能服務空間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圖書館要提供硬件設備,如智能顯示器、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機等;其次,圖書館還要兼顧軟件方面的建設,如:構建自助借閱系統(tǒng)、開發(fā)移動App以及構建智能化的決策平臺等[7]。硬件設備是圖書館提供各種服務的基礎,軟件則是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必要條件,因此,圖書館應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打造智能服務空間,為一站式檢索以及智能咨詢等服務提供平臺支撐。
4.2 以滿足讀者需求為核心理念
無論采用何種服務方式,圖書館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讀者需求。智慧圖書館應用虛擬現實技術也要牢牢把握這一核心,無論是服務功能的開發(fā)還是虛擬情境的創(chuàng)建,都不能脫離讀者的實際要求。筆者認為,在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過程中,圖書館不僅要從閱讀形式和閱讀體驗上滿足讀者需求,還要加強閱讀內容的質量把控,重視系統(tǒng)數據庫和館藏資源庫的建設。
4.3 以資源建設為服務基礎
智慧圖書館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加強與其他機構之間的合作,擴大服務范圍。一方面,圖書館可以為合作機構提供智能穿戴設備、感知設備等資源,或在合作機構建立讀者體驗中心;另一方面,智慧圖書館可以依托“互聯網+”和5G技術進一步推動虛擬現實技術服務于圖書館的各項業(yè)務,多維度地推動智慧圖書館轉型[8]。
參考文獻:
[1] 楊利超.智慧圖書館發(fā)展趨勢和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11):61-63.
[2] 潘梅.虛擬現實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才智,2019(19):236.
[3] 申悅.虛擬現實技術與增強現實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9(5):126-127.
[4] 覃瑋境,向立文,左逸群.融合與重構:AI技術驅動下智慧圖書館服務邏輯與路徑[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3):29-33.
[5] 厙睿.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化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8(8):233-234.
[6] 胡國強,馬來宏.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在智慧圖書館的應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9):50-54.
[7] 林峰.虛擬現實技術與增強現實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J].海峽科學,2017(3):92-94.
[8] 孫凌云.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2):48-50.
(編校:周雪芹)
收稿日期:2021-03-12
作者簡介:李 妍(1981— ),長春市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