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潤宏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對策建議
摘 要:文章對中國知網中2010年至2019年期間有關高校圖書館智庫研究的文獻進行了統計整理,歸納總結了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現狀,分析了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面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我國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良性發展提供可行的參考意見。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2-0065-03
1 背景
智庫即智囊團、思想庫,是充分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個人用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咨詢者提供科學、精準的信息咨詢服務的機構。隨著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作為創新思想源泉的智庫正在成為全球爭相研究的熱點。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有關部門開始重視對智庫建設的研究,發布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等文件,以支持智庫的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已逐漸成為我國國家戰略。高校圖書館是專門為高校的教學、實訓、科研提供服務的部門,主要提供文獻資料的傳遞與獲取服務。同時,高校圖書館擁有大量的紙質文獻資源和信息資源數據庫,具有整合多方面、多學科、多層次專家學者的優勢與能力,以及對信息資源進行分析、研究、整理、提取、精煉的技術能力,是高校開展多領域、多學科、多層次智庫建設的必然選擇。教育部在2015年最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明確提出,高校圖書館要積極參與各種資源的共建共享,發揮信息資源和專業服務優勢,該規定為高校圖書館智庫建設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1]。因此,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及人才優勢,開展系統性、創新性的智庫服務,成為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路徑和必然選擇。
2 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智庫建設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視,產生了一定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2020年4月20日,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總庫以“高校圖書館+智庫”為檢索詞進行檢索,共得到結果356條,其中核心期刊論文74篇。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校圖書館對智庫的探索和研究最早始于2010年,中國知網僅收錄了1篇相關論文,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逐漸增多,特別是2018年和2019年,相關論文發表數量呈倍數增長。見下頁圖1。但是,在檢索結果中質量較高的核心期刊論文僅有74篇。在檢索結果中,發表在《圖書館工作與研究》《圖書情報工作》及《圖書館》刊物上的論文數量均在10篇及以上,說明研究者對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關注度正在提高,這與我國加強高校智庫建設、鼓勵圖書館積極參與智庫服務的相關政策導向密切相關。目前,我國關于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建設的研究成果總體較少,缺少較深層次的研究成果。因此,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應抓住機遇、創新發展,加強對智庫的研究和建設,為我國高校和社會的發展獻計獻策。
筆者閱讀、整理了檢索出的相關文獻,總結出我國研究者在高校圖書館智庫建設方面的研究方向。梁宵萌針對美國高校圖書館開展的智庫服務進行了相關研究,通過調查、分析美國頂級高校圖書館的智庫服務情況,提出了設置專職智庫館員、提供智庫圖書館學術指導服務、打造特藏服務等可供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考的經驗和建議,并提出智庫館員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討論了智庫館員潛在的職業發展路徑等[2]。黃長偉通過調研文獻及分析案例,提出了高校圖書館開展智庫服務必須提高信息資源收集能力、情報分析能力和服務能力,并對智庫服務的研究趨勢進行了預測[3]。趙雪巖總結了高校圖書館開展智庫建設與服務的優勢,從智庫的宣傳、特色館藏的開發利用、提供信息存儲和智庫服務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設思路,以及高校圖書館開展服務的路徑[4]。黃晨認為,現階段影響我國高校圖書館進一步開展智庫服務的因素是政策敏感和缺乏宏觀視角,高校圖書館應聯合外部力量豐富館藏資源,建立跨機構協調工作機制,組建復合型情報研究隊伍[5]。筆者研究發現,我國關于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研究仍處于理論探索階段,研究者對智庫服務模式、功能,以及智庫發展策略和路徑的研究較為集中,而對于智庫建設實踐案例的研究較少。筆者還發現,我國高校圖書館雖然數量繁多,但僅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十余所高校圖書館開展了較為完善的智庫服務,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對于智庫服務的認識不足,難以開展相關的研究和實踐。在智庫服務內容方面,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智庫服務層次較低,僅注重信息資源建設、決策參考咨詢等服務,智庫服務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3 高校圖書館開展智庫服務存在的問題
3.1 基礎理論研究薄弱
扎實的基礎理論研究是所有學科、行業長遠發展的基石,智庫服務的發展也離不開相應基礎理論的支撐。近年來,我國雖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政策,以促進智庫的建設與發展,但缺乏微觀層面的指導。目前,我國對于國內外高校圖書館智庫的建設方案、運行模式、成功經驗、發展現狀等基礎理論研究較為薄弱,缺乏針對用戶的研究。因此,我國高校圖書館應加大智庫相關基礎理論研究的力度,為智庫發展和開展智庫服務提供智力支撐。
3.2 缺乏智庫服務意識
智庫在國外的發展歷史悠久,但在我國仍屬于新生事物,高校圖書館的智庫建設意識較薄弱,未樹立智庫服務理念,對其開展智庫建設與服務的優勢認知不足,大部分館員對我國智庫的建設情況不夠了解[6]。
3.3 館員素質水平有待提升
智庫服務水平的高低是由館員的能力和素質決定的。高校圖書館只有組建高素質水平的智庫服務館員隊伍,才能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智庫服務。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館員的職業準入機制尚不健全,館員學歷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很多高校圖書館將招聘門檻提高至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館員隊伍結構,但其館員仍缺乏創新思維和過硬的素質能力,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進一步加大對館員的選拔和培訓力度。
3.4 研究經費來源渠道單一
高校圖書館持續開展智庫服務需要有穩定的經費投入。目前,高校圖書館作為服務高校師生的校內機構,經費來源渠道單一,經費額度相對固定。智庫服務是一種創新的知識服務模式,高校必須設置專項研究經費預算,以確保圖書館智庫服務的順利開展。
4 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的發展對策
4.1 強化智庫建設和服務意識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高校圖書館開展智庫服務已成為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和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強化智庫建設意識,發揮自身資源、人才優勢,加強宣傳推廣,使決策者、館員及用戶樹立正確的智庫理念。目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正在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由單一的文獻借閱服務向提供專業的知識服務轉變。因此,高校圖書館應主動強化智庫服務意識,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針對學生、教師、科研人員、政府部門等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
4.2 組建智庫人才隊伍
智庫館員的素質水平是影響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高校圖書館應提升館員的綜合素質,培養館員的文獻信息統計分析、語言表達及跨學科知識組織等能力[7]。高校的學科及專業人才眾多,擁有多學科專家的人才優勢,高校圖書館是連接高校人才與智庫的橋梁,應積極邀請專家學者參與智庫建設和服務,組建智庫人才隊伍,搭建跨學科、跨專業的信息交流平臺,提升高校的科研建設水平。
4.3 加強特藏資源建設
特色館藏資源是高校圖書館開展智庫服務的基礎。我國高校圖書館應學習和借鑒外國高校圖書館的經驗和做法,構建面向智庫的特色資源體系。在智庫建設初期,高校圖書館面對經費緊張、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應依托自身優勢學科,充分發揮特藏資源優勢,建設相應的知識庫,實現特色化發展。
4.4 成立高校圖書館智庫聯盟
豐富的館藏文獻信息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智庫建設的基礎[8]。但是,不同高校的優勢學科和特色資源不盡相同,不可避免地會存在阻礙自身建設和發展的問題。高校圖書館應采取積極的合作模式,成立跨院校、跨專業的高校圖書館智庫聯盟,聯盟成員可以充分發揮自身技術、資源、人才等優勢,協同開展智庫建設和服務。
5 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落實國家政策規定,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及所在院校的資源、學科優勢,開展深層次的智庫服務[9],擴大自身影響力,探索更加科學高效的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水平,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推動高校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俊嶺.醫學院校圖書館智庫服務模式探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6):93-95.
[2] 梁宵萌.基于案例分析的美國頂級高校智庫圖書館服務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8(1):135-141.
[3] 黃長偉,曲永鑫.高校圖書館智庫能力建設探究[J].現代情報,2016(11):128-131.
[4] 趙雪巖.地方高校圖書館服務特色新型智庫的策略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9(4):17-21.
[5] 陳振英,黃晨.浙江大學圖書館智庫服務實踐與思考[J].圖書館雜志,2019(5):65-70.
[6] 萬文娟.我國圖書館智庫服務的現狀、障礙與對策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3):16-21.
[7] 胥文彬.國外圖書館智庫服務現狀與啟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6):30-35,54.
[8] 程曉嵐.協同服務視域下的高校圖書館智庫建設路徑探析[J].情報科學,2020(3):107-112,136.
[9] 喬紅麗,張冬梅.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研究現狀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7(14):180-182.
(編校:馮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