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汝威,曾令恒,操龍斌
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檢驗科,廣東 佛山 528244
冠心病是一種由環境和遺傳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產生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受高糖高脂飲食習慣及日常運動量不足的影響,冠心病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2]。近年來,人們對冠心病的研究和認知不斷深化,加強了對各類危險因素的監測和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會引發冠心病,而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改變的其中表現之一。相關研究顯示,冠心病病情越嚴重,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越深。同時,血清Hcy、HTL水平等其他因素也與冠心病粥樣硬化密切相關,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3-4]。本研究通過對冠心病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群對比分析,探討血清Hcy、HTL水平變化與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收治的108 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本院同期健康體檢者108 例作為對照組。本次研究病例選取及評判標準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糖代謝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5]。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冠心病者;②無其他感染者;③無其他內科類疾病者。排除標準:①精神類疾病者;②參與度與配合度不高者。對照組中男性57 例,女性51 例;年齡43~69 歲,平均(57.2±4.3)歲。研究組中男性55 例,女性53 例;年齡44~67 歲,平均(56.6±3.9)歲。兩組受檢者的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檢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受檢者空腹抽取8 mL 靜脈血,利用離心機在1 h 內以3 000 r/min 的轉速做離心處理10 min后取血清,保存于-20℃環境下備用。采用酶循環法檢測同型半胱氨酸,取分離后的上層血清100 μL,在日立76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檢測。采用競爭性ELISA法測定HTL復合物水平,取100 μL分離后血清加入到150 μL 濃度為10 μg/mL 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硫內酯-人白蛋白(HTL-HSA)復合物抗原中,置于4℃環境中12 h。再加入75 μL抗HTL-HSA多抗血漿,并用沖洗液洗滌,加入150 μL HRP 標記羊抗兔IgG,置于37℃環境中1 h。加入領苯二胺底物緩沖液,進行10 min 顯色反應后使用Thermo 賽默飛世爾Multiskan FC酶標儀在49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光度值。在標準曲線上獲取HTL 復合物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法測定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使患者保持仰臥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常規測定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探頭頻率為7.5 MHz,具體操作由專業醫師進行。
1.3 診斷標準[6](1)正常頸動脈:頸動脈內膜光滑,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0 mm;(2)內膜增厚:頸動脈內膜粗糙,頸動脈內膜厚度≥1.0 mm;(3)斑塊形成:頸動脈內膜粗糙,頸動脈內膜厚度≥1.2 mm,且有局部隆起。內膜增厚及有斑塊形成認定為頸動脈粥樣硬化。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分析血清Hcy、HTL水平與頸動脈斑塊積分的相關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危險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受檢者血清Hcy、HTL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血清Hcy、HTL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受檢者血清Hcy、HTL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受檢者血清Hcy、HTL水平比較(±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108 108 Hcy(μmol/L)20.43±2.63 12.52±2.37 23.222 0.001 HTL(U/mL)32.26±6.84 22.58±5.37 11.568 0.001
2.2 兩組受檢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檢出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內膜增厚、斑塊形成檢出情況及斑塊積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受檢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檢出情況比較[例(%),±s]

表2 兩組受檢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檢出情況比較[例(%),±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χ2/t值P值例數108 108頸動脈粥樣硬化72(66.7)6(5.6)87.413 0.001內膜增厚21(19.4)4(3.7)13.075 0.001斑塊形成51(47.2)2(1.9)60.031 0.001斑塊積分(分)4.25±1.42 0.53±0.12 27.128 0.001
2.3 血清Hcy、HTL水平與頸動脈斑塊積分的相關性 經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血清Hcy、HTL水平與頸動脈斑塊積分均呈正相關(r=0.437、0.383,P<0.05)。
2.4 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危險因素 以頸動脈粥樣硬化為因變量,以Hcy、HTL 為自變量做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Hcy、HTL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有獨立相關性,血清Hcy、HTL水平升高是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清Hcy、HTL水平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相關研究表明,冠心病是指由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造成的血管腔狹窄和阻塞,從而導致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壞死的一種心臟病[7]。作為常見的全身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是指人體動脈增生及退行性病變,臨床表現為體力及腦力的日益衰退,心腦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8]。因此,要及時加以治療防止進一步病變。頸動脈粥樣硬化則是指雙側頸總動脈及其分叉處和顱外段的管壁僵硬,內膜-中膜局部增厚,從而導致管腔狹窄阻礙血流通行,繼而引發腦缺血性損害[9]。目前,臨床可以頸動脈彩超觀測血管內斑塊形成情況,同時評估動脈硬化程度,并將斑塊面積、表面狀態和硬化程度作為心血管疾病病變程度的重要指征[10-11]。
有研究表明,Hcy 自身氧化產物也會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產生缺氧后對動脈粥樣硬化起到了加速作用[12]。HTL 則在Hcy 致冠心病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HTL 水平越高,與冠心病病變程度則越高。相關研究表明,一定生理條件下,蛋白質賴氨酸殘基的ε-氨基與HTL共同作用形成HTL復合物,使蛋白質的功能和機構發生變化,造成蛋白損傷。當巨噬細胞識別復合物,并進一步攝取破壞時,就會造成血管壁損傷,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13-14]。
本研究通過對冠心病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群進行對比分析,以探討血清Hcy、HTL水平變化與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本研究結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TL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頸動脈粥樣硬化、內膜增厚、斑塊形成檢出情況及斑塊積分也明顯高于健康人群。說明Hcy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血清Hcy 水平與冠心病病變程度相一致。作為蛋氨酸代謝的產物,血清Hcy 升高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凝血功能加強,凝血酶滅活受到影響形成血栓,體內脂質代謝不足誘發動脈粥樣硬化[15-16]。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血清Hcy、HTL水平與頸動脈斑塊積分均呈正相關(P<0.05),而Hcy、HTL 水平升高是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因此,血清Hcy、HTL 水平的監測對于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診斷、預防及治療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