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 張燕
摘 要 基于“財務管理模擬實驗”課程在我校財務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課程組實施了包括課程目標設置、實驗內容設計及教學方式改進等一攬子的探索研究與實踐, 在學生思維方法訓練、團隊合作及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的結合方面均取得較好的成效。
關鍵詞 財務管理 實驗教學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2.066
Researching and Exploration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Simulation Experiment" Based on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YUAN Ling, ZHANG 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urse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curriculum group has carried out a package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cluding curriculum objective setting, experimental content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 improvement,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thinking methods, team cooper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由快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涵蓋了融資、投資、運營、分配等內容的財務管理日趨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對應用實戰型的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亦日趨增加,相應地,培養既有足夠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素養,又能夠把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財務決策的高素質財務管理人才成為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導向性目標。囿于企業實際財務工作的敏感性,財務管理實踐教學難以在企業環節中去實現,因此,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標準,開發系列財務管理實踐課程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其中,“財務管理模擬實驗”課程在實踐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財務管理模擬實驗”是我校在2019年新修訂的本科生培養方案中,對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設置的專業必修課。該課程是利用廣州福斯特公司開發的多媒體財務管理教學系統軟件仿照實際工作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設計的一門綜合性實驗課程,我校財務管理專業2015級、2016級已開設“財務管理模擬實驗”,但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方面存在不少待改進的地方。基于此,課程組擬從應用型人才培養入手,以“財務管理模擬實驗”課程教學研究和探索為落腳點,分析、探索我校培養財經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路徑。
1 課程目標的定位
傳統的實驗教學觀認為,實驗教學是輔佐理論教學、驗證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實驗內容主要是驗證性的實驗項目。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這一觀念正在逐步轉變。基于應用型人才的內涵,我們首先對實驗教學的課程目標進行了重新認定。基于我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考慮到應用型人才的內涵要素:在強調扎實的理論教育的同時,更加注重系統性、完整性的技術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強調后續的職業發展潛力(吳中江和黃成亮,2014),[1]我們認為“財務管理模擬實驗”課程目標主要表現為:以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為主線,突出對財務管理能力的培養,力圖達到對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的運用的指導效果;學生通過完成課程內容,可以在對理論知識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鞏固的同時,增強其關于財務管理的實踐操作能力,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2 課程教學過程的優化
2.1 確定在實踐課程體系的位置
在財務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對于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意義重大。財務管理作為應用型管理學科來說,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需要學生具備利用財務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財務管理作為一項有效籌措和使用資金的企業管理活動而言,其本身更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實踐應用能力;從人才培養目標來說,以“立足兵團、服務新疆、面向全國、輻射中亞”的石河子大學辦學定位為出發點,“著力于培養具備環新疆經濟圈視野、兵團與新疆企事業單位亟須的懂財務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積極順應新疆地區經濟與社會快速發展的實需”是我校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此目標下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知識結構也使得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我校財務管理專業在培養方案中確定了實踐課程體系及課程的內容邊界。以與財務管理學科相關的實踐課程為例,以必修課程形式設置了實驗課程“財務管理模擬實驗”、實習課程“財務管理專業實習”“財務管理專業畢業實習”和選修課程“計算機財務管理”,取消了綜合模擬實驗課程“企業經營決策模擬實訓”。同時,順應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對財務的影響,設置了“區塊鏈與會計”“會計信息與數據挖掘”“智能財務共享專題”等“互聯網+”課程。課程的內容邊界則設定為:“財務管理模擬實驗”是設計、驗證并掌握財務管理中融資、投資、財務預算等方面的理論與實務知識,將其綜合運用到實踐中去。“計算機財務管理”是以Excel 為主要軟件工具,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將計算機技術運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技能。
2.2 細化課程目標、設計實驗項目
我校財務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設置的實驗課程,分為課內實驗課及獨立實驗課兩種類型。課內實驗課包括“會計信息系統”和“計算機財務管理”兩門課程,獨立實驗課基本根據理論課程配備,如第二學期開設專業基礎課“會計學”,授課當學期設置了為期一周的“會計學實驗”;“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授課完設置了“會計綜合模擬實訓”,第五學期“財務管理”授課完后于第七學期開設了“財務管理模擬實驗”。與財務管理相關的實驗課程僅涉及“計算機財務管理”和“財務管理模擬實驗”,而且,我校財務管理專業還取消了綜合模擬實訓課程“企業經營決策模擬實訓”。
因此,考慮到我校財務管理相關實驗課程設置所呈現的部分局限性(如缺乏綜合實訓課程),我們細化了“財務管理模擬實驗”的課程目標,進而確定實驗項目內容。細化了的課程目標定位為:第一,實驗課程開課時間與理論課講授時間的距離過長、學生對課程體系框架及重要知識點較為模糊,課程目標的首要任務是鞏固理論知識點;第二,融合財務管理、稅法、企業戰略、市場營銷等所有學科知識的綜合模擬實訓課程取消后留下的綜合實訓空白,如何在本實驗課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第三,在強調實驗課配備理論課時,一方面應強化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另一方面要強化對學生財務管理基本技能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如何將分割成各個模塊的知識板塊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操作流程,使得學生獲得對相關知識的系統理解和認知。
課程目標細化后,利用福斯特軟件系統里所給案例企業的資料,我們首先讓學生清晰整個實驗流程:熟悉公司開辦流程→確定財務目標→弄清理財環境→全面預算管理→籌集資金→投資管理→財務分析,然后具體設置了如下模塊的實驗內容。
模塊一,設計型項目“財務管理規章制度設計”,該模塊是使學生在了解企業財務管理基本環節的基礎上,能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的諸如貨幣資金管理制度、籌資管理制度等財務管理規章制度。模塊二,驗證型項目“財務預算實驗”,要求學生在掌握財務預算編制方法及各種方法優缺點的基礎上,了解預算編制方法,能夠實施經營預算、財務預算、資本預算的編制。模塊三,設計型項目“籌資實驗”,重點是發行股票實驗,實驗環節涉及公司設立申請、發起人協議書、股票發行申請、承銷協議等系列文書的撰寫操作到股票發行價格的預測方法及實際預測。模塊四,設計型項目“項目投資的可行性分析”,要求學生掌握可行性分析的整個流程,從投資環境分析、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構成與估算、效益評價基礎上的方案選擇到分析報告的撰寫。模塊五,設計型項目“財務分析”,在學生掌握財務分析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福斯特軟件系統里所給案例企業的行業背景、市場環境、經營風險分析等因素去深度剖析報表數據呈現結果的深層次原因,將所學相關學科知識融會貫通。
2.3 改進教學方式
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加強合作與組織協調的能力,實驗課程采用了教師引導、學生參與互動的教學方式。[2]具體步驟是:首先,以內容模塊為單位,教師先行進行引導,針對課程實驗中重點內容進行具體講解,主要是以前所學理論知識點的串講,帶領學生進行財務知識的回顧,同時對即將進行的綜合實例進行講解、提出操作建議。其次,學生單機完成教師發布的項目任務,并進行小組匯報。
鑒于課程最終目標是“將分割成各個模塊的知識板塊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操作流程”,教師發布項目任務時特別強調在梳理清晰實驗模塊所涉及的知識點的基礎上,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樹立業務流程觀。以我們布置的首個任務為例,教師帶領學生熟悉案例企業的基本情況、理財環境、企業的風險因素與對策等信息,對即將進行的全部的實驗操作模塊先做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梳理籌資、投資、營運等各環節的內部聯系,明確企業財務業務流程。再以資金籌措這一模塊為例,學生完成包括短期融資、中長期融資、制定股息政策,計算資本成本、分析杠桿效應、確定最佳結構的實驗操作后,最終應將這些分散的知識點形成企業籌資決策流程:即從實際財務環境為出發點,探究如何根據企業自身特點、行業特征、發展戰略等綜合因素選擇融資方式,并且合理控制資金成本,構成最佳資本結構,同時還兼顧財務風險、經營風險的控制。
3 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對于“教師串講、個人操作與小組匯報”這種實驗前、試驗中與實驗后三個環節相結合的授課形式,學生較為接受。第一個環節的教師對財務知識的回顧,使得學生清晰隨即要進行的綜合實例需要運用的知識點;第二個個人操作環節強化了對理論知識點的認知;第三個小組匯報環節,可以讓學生在完成操作后加深對重點知識點的理解,并且聽取其他組解決問題的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學生分組完成任務并進行匯報及教師跟進進行點評的教學方式尤其受到學生認可,學生普遍認為:小組討論最大的優點是彌補了個人思考的局限性,集思廣益,更全面地思考問題;通過聆聽別的小組的匯報,找出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習別人的優勢及思考創新點;通過老師的點評,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鞏固所學知識。
4 結論
從財務管理學科特點、財務管理活動實務特點及我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均突出了財務管理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基于此,課程組確定了實踐課程體系及實驗課程的內容邊界;并基于將各模塊知識形成相對完整的操作流程的考慮,設置了實驗項目,強調了在向學生發布任務時的有意識引導。經過實際運行,教學成果顯著,學生普遍認為不論是思維方法、團隊合作還是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的結合方面均學有收獲。
石河子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SJ-2018-22),石河子大學研究生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9Y-JGFF04),石河子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石河子大學本科一流課程《財務管理》
參考文獻
[1] 吳中江,黃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66-70.
[2] 鄭海英.任務型教學法在財務管理類實驗課程中的應用[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