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 楊曉麗 楊貴芳

【關鍵詞】不孕癥;性激素水平;相關性:臨床效果
不孕癥既包括女性不孕,也包括男性不育,是指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夫婦同居一年而未受孕者所呈現的病癥。有研究報道指出,不孕癥發病率在各國的概率值差異較大,而這可能與民族習俗、社會發展、文化衛生等因素有關,且經調查發現,我國不孕癥發病率略低于美國、英國、日本。臨床上針對不孕癥的臨床診斷通常選用B超,必要時用CT掃描、MRI檢查,而本次研究決定結合不孕女性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檢測進行相關疾病的臨床診斷,探究不孕癥患者與性激素檢測水平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太原市中心醫院生殖中心進行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不孕癥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100例原發性患者和50例繼發性患者,收集50例已婚健康女性作為對照。原發性不孕組年齡在29~40歲,平均年齡(33.65±4.21)歲;繼發性不孕組年齡在30~40歲,平均年齡(33.59±4.13)歲;健康對照組年齡在30~39歲,平均年齡(33.86±4.30)歲。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不孕癥診斷標準者;②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經異常、陰道分泌物增多、下腹部疼痛、乳汁分泌異常、重度肥胖等癥狀者;③未患有先天性疾病者;④未有家族遺傳病史者;⑤精神狀態正常者;⑥未患有傳染性疾病者;⑦未行過心臟、腎臟移植等重大手術者。
1.2方法
不孕組與健康對照組女性在月經期第2天清晨,抽取5 ml空腹靜脈血,不予以抗凝處理,于零下18%保存靜置分離后的血清,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操作對六項檢測血清性激素指標LH(促黃體生成激素)、FSH(促卵泡刺激素)、E2(雌二醇)、T(睪酮)、P(孕酮)、PRL(垂體泌乳素)1進行檢測。
1.3統計學方法
使用excel進行數據收集與整理,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清性激素指標水平比較
原發性不孕組與繼發性不孕組LH、FSH、T、PRL各項血清性激素指標水平均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的E2和P水平值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3討論
不孕癥是影響夫妻間關系最關鍵的因素,且常見于晚婚晚育群體和有婚前或計劃外妊娠行人工流產術群體。經流行病學數據統計,我國現存有7%-10%的不孕癥發病率,且經社會和環境的持續影響,此病發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趨勢。女性不孕癥患者和男性不育癥患者均無明顯癥狀,但涉及有其他異常體征引起一系列伴隨癥狀影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經臨床數據顯示,多種因素作用均可導致不孕癥,其概率最高的便是內分泌失調、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系功能異常及甲狀腺與腎上腺功能異常,其致病概率值可達48.40%左右,屬于高概率值致病病因。臨床上若想針對于不孕癥實行有效且針對性的治療便需將調理內分泌作為治療關鍵。人體內激素失調的原因有很多,生活不規律、長期吸煙酗酒等均是誘發因素,總結而言,人體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均可造成激素分泌異常,進而擾亂女性患者的正常排卵,從而造成月經紊亂而發生不孕癥,因此臨床上經常通過對性激素水平的檢測來判定女性患者內分泌功能是否出現異常。懷孕生子原本是順其自然的過程,但是對于少數夫妻而言就變成了讓人尷尬的事,而這便可能與不孕癥有直接聯系。事實上,不孕癥病因較為多樣化,其治療方案也具有高度個性化,而臨床上針對于不孕癥患者通常選擇優先評估不孕癥的定義及病因以及臨床檢查結果,再依照鑒別診斷結果制定個性化臨床治療方案的方式實行針對性治療。夫妻婚后性生活正常且規律,未避孕,至少一年未孕,即為不孕。經相關研究顯示,一對夫婦其實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在性生活正常且規律的狀態下,每個月有一次懷孕的幾率大約是20%-25%,那么一年下來,便有80%-90%的可能性懷孕,但是,由于夫妻雙方中的女性為不孕癥患者,男方未就診,便可能將不孕的責任歸結于女方,但據統計數據得知,在不孕患者中,男方因素占35%,女方因素占45%,男女雙方共同因素則占20%。因此,婚后不孕首先應該由男女雙方共同到醫院進行檢查才能判斷誘發不孕的根本性因素。其中,男性因素通常包括輸精管堵塞、藥物或全身性疾病、無精癥、睪丸發育不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而女性因素則包括精神緊張、宮頸炎癥以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等等。臨床上針對不孕癥的檢查,通常優先對男方精液進行常規檢查,再依次對女性進行現病史、月經史、既往史、有無婦科疾病或其他手術時等進行資料采集,同時,在結合采集信息后對其實行體格檢查或輸卵管檢查以及排卵檢查等等。從中醫的角度考慮,不孕之名首載于《周易》,而中醫在治療不孕癥方面有獨到的見解,中西醫結合助孕也是一大特色,同時也是中醫婦科的優勢之一。但是,臨床上通常將性激素水平檢測作為評估不孕癥的主要診斷方式。中醫認為,不孕癥的主要病機為腎氣不足、沖任氣血失調,可能因肝郁、痰阻、瘀血等病因導致不孕,而不論何種證型,在對女性性激素水平進行檢測后,仍可依據檢測結果對其實行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并以溫養腎氣,調理氣血為主,同時還需保持氣機通暢,以利于受孕。經采集不孕癥好發情況顯示,不孕癥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均具有差異性,這可能與各國或不同種族的的人文素質或社會觀念等等因素有一定聯系,但也許僅僅與人口數量或經濟發展有關。不孕癥在初期通常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臨床病癥,因而在女性長期未懷孕情況下需進行細致化臨床診斷后才可判定出是否患有不孕癥,與此同時,夫妻雙方皆需要在判定不孕癥前后進行常規心理治療,由臨床專業醫師為其講解關于不孕癥的基礎癥狀及危害性,臨床治療方式、性生活條件等等,避免雙方因另一方患上不孕癥而出現焦慮、排斥、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持續影響到病情或夫妻雙方的和諧關系,但在最后仍需告知不孕癥患者不孕不育是可以通過醫學手段去干預的,并鼓勵幫助其調整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與日常科學的生活管理,控制情緒壓力,減輕患者的痛苦。
伴隨臨床研究的逐步深入,醫學界對于不孕癥與性激素水平之間的相關性逐漸引起重視和關注,其中激素水平分泌異常屬于直接誘發因素。但是,總結不孕癥發生的原因可能在女方、男方或者男女雙方,而約10%做了臨床檢查后仍未找到明確病因,約5%可能是極罕見因素造成。經不孕癥病學統計得知,女性不孕因素包括有外陰陰道因素、宮頸因素、子宮因素、輸卵管因素、卵巢因素、排卵障礙等,男性不孕因素則包括有精液異常、精子運送受阻、免疫因素、內分泌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等,其他危險因素涵蓋有精神因素、年齡、營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不良嗜好、環境及職業性污染等。針對于女性不孕癥患者,激素水平異常便會導致排卵異常,進而致使不孕癥出現,由此得知,不孕癥的發生與性激素水平之間有著密切相關性。與此同時,女性體內的LH能刺激卵泡成熟與排卵,從而轉變為黃體和FSH共同而完成促雌激素分泌的功能。性激素水平檢測可直接檢測出LH(促黃體生成激素)、FSH(促卵泡刺激素)、E2(雌二醇)、T(睪酮)、P(孕酮)、PRL(垂體泌乳素)的增減變化情況,加之,卵巢早衰或先天發育不全也可通過檢測結果予以評估。由本次研究得知,E2水平下降顯示為卵巢功能受阻,FSH升高顯示為卵巢儲備能力下降,LH升高顯示為卵母細胞成熟過早,T升高顯示為排卵受阻,各項性激素水平異常均可導致排卵和著床障礙,進而導致不孕。
綜上所述,不孕癥育齡期女性患者實行血清性激素檢測有助于提高臨床診斷效率,且與女性不孕癥密切相關,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