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舞美隊,上海 201102)
傳統的舞臺藝術呈現的藝術內容與表現形式有限,不能給觀眾很好的感觀與互動體驗。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打破了傳統舞臺的局限性,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呈現出更加完整生動的舞臺效果,帶給大眾不一樣的體驗感。
觀眾對舞臺演藝審美及對舞臺演出效果的不斷提高,舞臺演藝與多媒體技術也必須不斷發展。舞臺演出需要多方面的設計,如布景、燈光、音響、影像、交互設備等,由于多媒體技術在舞臺藝術應用程度的不斷深化,設計者通過多媒體技術將舞臺表演中的各種要素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呈現,使不同藝術門類的界限越來越淡化。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帶給舞臺設計者豐富的創作理念與靈感。舞臺多媒體技術對舞臺歷史的演變起著推動型作用,舞臺藝術的展示形式與效果也隨著時代的更進,不斷地擴展與提高。
早期的舞臺演出要求觀眾須在規定的時間與場所內進行觀看,舞臺場景布置比較固定,限制了觀眾的想象力。為了更好地展示舞臺效果,推動舞臺劇情的發展,設計者利用幻燈機鏡頭與鏡面反射光線的原理,將虛擬背景呈現在墻面上,舞臺的空間層次得到了歷史性的提升。然而,幻燈片播放的是靜止圖片,圖片的更換也缺乏連續性,觀眾的視域空間得不到更好地體現,隨后,投影技術取代了幻燈機的使用。
隨著舞臺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型舞臺需要多臺投影機共同工作,投影機由于投射距離與成像原理的限制,硬邊和重疊拼接技術并不能很好的改善背景的拼接效果。邊緣融合投影技術的出現彌補了拼接的缺陷,通過通道拼接融合器以及畫面融合軟件對拼接點進行處理,不僅消除了投影光學拼縫,而且使拼接畫面的亮度和色彩達到一致。
LED顯示屏能見角度可達到160°,單位元素亮度反應速度極快,可以準確快速的呈現舞臺背景。LED利用電能與光能的轉化,其刷新速率極高,對比度更鮮艷,加之穩定性高、節能、環保、壽命長的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舞臺設計之中。LED用以舞臺虛擬布景,增強視覺的立體效果,使得舞臺場景呈現更加細膩、自然、流暢。
全息投影技術是多媒體技術在舞臺藝術應用的又一次飛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將投影立體化,其呈現的3D影像可以使觀眾在不同角度都可觀看到一個完整畫面。通過光波、聲波信息構造的三維景象與舞臺表演進行交互,所營造出的表演效果增強了觀眾的視察效應和景深感。運用全息投影技術架設的舞臺可以無縫的銜接起時間與空間的轉化,在極大的提升演出效果的同時保持故事完整性,提升觀眾的沉浸感。
虛擬現實技術是計算機圖像、動畫、仿真交互、傳感、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綜合運用,通過計算機技術制造一個逼真的虛擬環境,觀眾可以將自己投射至這個環境中進行操作、控制,在虛擬的舞臺世界里面感受到客觀存在。
舞臺建模及虛擬技術是多媒體技術在舞臺設計中的重要階段,設計者利用三維手段進行布景構思,借助第三方平臺的舞臺模型與設計素材,按照一定比例對舞臺場景進行構建。舞臺建模完成后,設計者需要對主副舞臺、燈光道具、音箱等模型進行調整優化,展示出較為完整、現實的靜態空間與場景。之后,設計者使用模型虛擬軟件對舞臺效果及流程進行虛擬展示,方便工作者提前掌握舞臺演出的實際交互效果。
Autodesk Maya、Softimage/XSI、Lightwave、3D Studio Max等軟件均可進行三維建模與動畫虛擬制作,其中,3D Studio Max(以下簡稱3D Max)的使用較為普遍。3D Max是基于PC系統的三維動畫渲染和制作軟件,相比同類的其他軟件,3D Max對系統的兼容性好,界面友好簡介,功能全面,建模精度高,尤其在曲面模型的構建上,3D Max可以精準控制曲線曲率、方向與長短。除了本身強大的集成功能外,3D Max可以通過插件(plugins)的安裝來完善其不具備的功能。我們可以通過3D Max來構造舞臺模型,操作步驟如下。
(1)對主舞臺、側舞臺及后展臺進行建模;
(2)以消防設備、旋轉臺、幕布、音響、氣柱、煙霧機、地毯、演出道具及支架、升降、懸吊系統等附件為模型,構建附件舞臺;
(3)按照真實比例,將主舞臺、側舞臺、后展臺和附件舞臺模型進行合成,對整體舞臺進行優化調整;
(4)使用VRP(Virtual Reality Platform,虛擬現實平臺)編輯器導出合成模型,并進行舞臺虛擬設計;
(5)添加燈光對舞臺效果進行渲染;
(6)使用skybox拼接全景演示圖,使用VRP技術渲染舞臺背景,對舞臺氛圍進行烘托,再通過角色模塊和動作模塊在舞臺虛擬設計圖添加角色和動作。
舞臺燈光設計的手法要始終服務于舞臺本身。其主要是對舞美環境進行渲染,增強舞臺空間感和科技感。計算機多媒體燈光軟件通過網絡信號轉換器,將軟件發出的網絡控制信號轉化為DMX512信號,進而控制舞臺燈具。加拿大的CAST Lighting公司設計的 WYSIWYG 燈光設計軟件是目前同類軟件中技術相對成熟的。該軟件以數字化的三維模式模擬出了舞臺燈光的設計方案現場效果,減少了現場燈光布景及彩排的時間及資源消耗,提高了舞臺燈光設計的效率。
設計者可以通過裝有WYSIWYG的燈光控制臺聯合媒體服務器對現場前后臺的燈光器具進行控制。通過軟件實現舞臺布景后,燈光設計、操作及維護人員可以根據WYSIWYG生成的場景圖片、設備配置、布線參數、工作表格等數據資料進行實時控制與調整。WYSIWYG支持數據資料的導入、導出,借助CSP還可實現動畫設計。
WYSIWYG軟件作為專門的燈光設計軟件,還具有建模方面的優勢。相比而3D MAX、Sketchup等專業建模軟件,WYSIWYG提供了常用舞臺場地模型以及吊桿、truss架、幕布等素材,不需要從空白文件開始建造舞臺,且隨著WYSIWYG軟件的不斷更新,素材庫也在同步更新。另外,WYSIWYG自帶的圖層系統可以對物體進行選擇、分類、抓取等可視化操作,圖1為使用WYSIWYG軟件燈光設計的操作步驟圖。

圖1 WYSIWYG軟件燈光設計的操作步驟圖
多媒體技術多用于舞臺布景、舞臺道具、演員服飾、燈光及背景渲染上,我們仍可進行拓展研究。例如可以將舞臺背景進行二次延伸,使舞臺與觀眾席的場景空間進行融合,利用動感座椅、移動式5D裝置,結合虛擬影像、VR技術讓觀眾與現場舞臺表演充分互動。
為了減少舞臺演出彩排的成本與時間消耗,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準備階段、演出階段等進行模擬,舞臺導演可以利用模擬場景來不斷完善并敲定整場舞臺的最終方案,多媒體技術的預示功能將逐漸成為主流。
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豐富了舞臺表演的呈現效果,舞臺表演的形式逐漸多樣化、規模化、系統化。從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演藝中的萌芽,到發展,再到如今被廣泛應用,說明多媒體技術應用是舞臺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們通過對舞臺、設備、燈光、音響、道具、演員及動作的虛擬構建與描述,渲染及輸出,極大地提升了舞臺設計的科學性與精準性。設計者通過模型和虛擬布景,預先對舞臺呈現的整體效果與設計步驟進行分析,通過不斷的嘗試與更新舞臺搭建方案,減少了誤差與運作成本。
另外,多媒體技術在舞臺藝術中的定位也引申出人才培養的思考,多媒體舞臺技術的多元化發展,以及復合型人才的涌現展望了未來舞臺藝術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