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才
摘 要:本文從分析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著手,有針對性地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為技工院校的一體化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技工院校 一體化教學改革 學生培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升。技工院校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為企業提供了大量高素質的優秀技能人才。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我國對優秀技能人才的水平以及其綜合職業素養的要求在不斷提升。為有效地滿足此種需求,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學需要進行改革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滿足社會的需要。
一、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的內涵
從本質上來講,技工院校的一體化教學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一體化教學在現階段技工院校中已經成為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
目前,進行一體化教學,需將職業活動作為指導方針,在院校和企業相互合作的前提下,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成長作為核心,實現學生能力和實際崗位的有效結合,同時將教材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相互融合,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成長需要。
采用一體化教學,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確保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相應的實踐訓練,真正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的有效融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充足的理論知識,還能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這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使得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升,技工院校在一體化教學方法的應用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不過從對學生的就業反饋調查來看,技工院校所培養的學生仍然無法切實有效地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這說明我國技工院校教學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一)實訓場所和設備欠缺
實行一體化教學的專業課程往往需要應用到大量的實訓場所,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互融合,實現學生多元化發展的目標。
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實訓場地設備要能保證每位學生都可以進行實踐操作。但一些技工院校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撐,因而無論是實訓設備還是實訓場地面積都受到限制,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實訓效果和學生的成長。
(二)部分教學模式傳統落后
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授課時注意進行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融合,滿足學生的多元化成長需要。但是目前許多技工院校的專業課程教學仍由兩名教師負責,一名教師負責理論教學,另一名教師負責實踐教學。
雖然一些技工院校將專業課教學逐漸轉移到實訓車間進行,但是一體化教學卻仍舊流于形式,和傳統的理論知識授課并無明顯區別,無益于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和發展。
除此之外,一些技工院校和企業的聯系不夠密切,雖然現階段大部分技工院校已經實現和企業的合作銜接,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合作仍舊不夠深入。這導致技工院校無法全面地了解企業對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學習的技能和企業所需要的技能存在本質上的差異,技工院校所培養的學生無法有效地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
(三)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就現階段技工院校的師資隊伍組成來看,既能夠滿足理論教學又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的教師數量相對較少,能夠充分掌握專業發展動向的實踐教師更是鳳毛麟角,技工院校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面臨瓶頸期。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深度影響,大多數技工院校的實訓教師數量明顯少于理論教師,甚至還有大量實訓教師轉為理論教師,這使“雙師型”教師團隊的建設受到較大的影響。
(四)課程體系尚待完善
技工院校專業課程的教學,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仍存在教學側重于理論的現象,并且一部分教師過分側重統一的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教學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在現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技工院校的課程體系改革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由于缺乏充足的企業專家的支撐,技工院校課程建設和企業需要存在巨大的差距。
由于部分技工院校的師資團隊組成不完整,教師常常需要承擔過多的課堂教學任務,部分教師在學生管理或招生管理的工作中花費過多時間,導致在課程設計和實踐操作上并無太多時間,教師在教學方面無法深度契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教學內容無法有效地優化更新。
三、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策略
(一)建設“雙師型”隊伍
教師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開展一體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管是對教師能力還是對其職業素養的要求都顯著提升。處于一體化教學改革進程中的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還需要掌握足夠的實踐技能,最為重要的是需要具備理實結合的分析能力,即專業一體化教學能力。
技工院校需要全方位地強化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組織專業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進入企業車間,實現企業實踐、頂崗訓練的培訓目標。讓有經驗的一體化專業教師發揮專業帶頭人的作用,進行傳、幫、帶,以此來帶動一批又一批專業教師,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擁有更為強大的“雙師型”教師團隊的支撐,為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二)開發一體化教材
在堅持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方法、理論和模式的前提下,技工院校可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骨干專業的核心課程的架構、方法、內容和教學模式等進行改革,組織骨干教師編寫專業一體化教材。
在專業一體化教材編寫過程中,要注意擺脫傳統教材的限制,建立起更為完整全面的課程體系,將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作為核心支撐,將實踐教學作為主線,對課程內容體系進行整合創新處理。
專業一體化教材需要結合企業的用人需求以及學校的教育目標,同時深度結合學生群體的個性化成長需求,降低專業基礎理論課的教學占比,對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進行有效調控。專業一體化教材還需要充分體現“教學做合一”的重要思想,學生將來的崗位是什么,學生需要什么,那么教師便教授學生什么。
(三)建設一體化教學中心
一體化教學場地也可以稱之為一體化教室,是實現一體化教學的重要硬件支撐,不僅需要滿足學生對增加理論知識儲備的需求,還需具備良好的實操條件。
一體化教學要求在相同場所、相同時間內完成多元化教學任務。教師在開展一體化教學的時候,需要既滿足理論教學,又滿足實踐教學。專業實訓車間中要擁有充足的工位、必要的教學環境以及多媒體教學設備等。
(四)重新制定專業培養目標
現階段,技工院校的培養目標還不能完全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所開設的課程無法有效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要。在一體化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專業教師需要實現對市場需求的精準考察分析,最終制訂出科學完整的課程教學計劃,同時充分結合市場變化修改教學計劃。
在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時需要考慮其前瞻性以及合理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要深度契合現階段行業發展情況,要對現有行業職位、職業狀態進行精細劃分,結合課程的基本性質和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總結歸納崗位任務需要,滿足學生的多元化成長需求。
(五)完善技工教育法規體系
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法規機制,有效推進技工院校和企業的合作發展,培養出更多符合崗位實際需要的人才,而合作企業則需要為技工院校提供充足的實訓空間與設備,二者共同參與,構建完整的人才培養鏈。同時爭取政府的支持,大力宣傳校企合作的相關政策,明確校企合作的目標及優勢,構建“雙贏”合作模式。
技工院校要全方位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同時注重強化和企業的銜接發展,積極宣傳各級各類技能大賽成果以及國家對技工院校畢業生的政策,加深社會對技工院校的理解和認知,使技工院校的招生能夠納入統一招生平臺,和中考、高考相互連接,從源頭上提高學生培養質量。
四、小結
總之,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的一體化教學改革是技工院校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雖然在改革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問題,但是筆者相信,在技工院校、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師資隊伍的建設、基地設備設施的升級完善、教育體系的改善優化、專業培養目標的更新修訂,能夠有效促進一體化教學體系的建設,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推動現代技工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賀石.馬斯洛需求理論在技工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3).
[2]叢欣鐸.淺談校園信息化建設對技工院校教育工作的推動作用[J].中國培訓,2020(1).
[3]項曉華.在德育教育中培育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J].汽車實用技術,2019(24).
[4]楊成軍.淺談如何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風,2019(19).
[5]劉麗婉.創新創業教育視角下技工院校電子商務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J].中國培訓,2019(4).
[6]王瑜,邱群.核心素養視域下技工院校德育課融入學生創新教育的實踐探索[J].職業,2018(35).
(作者單位:呼倫貝爾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