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川尻善昭,是日本動畫名家,代表作有《吸血鬼獵人D》《妖獸都市》《獸兵衛忍風帖》等。其動畫中的女性角色,有綺麗妖冶之姿,兼柔媚幽怨之態,別具風格,使觀者驚艷。其中的角色造型設計兼收并蓄,既遵循東方陰翳美學,色彩陰郁,黑發雪膚朱唇,長眉微蹙媚眼如泣,具有日本“物哀之美”,又擁抱西方人性解放,不吝于借助女性角色高挑的比例、飽滿的曲線,表達愛與欲、情與色。
關鍵詞:川尻善昭;動畫角色造型;審美特征
川尻善昭(1950-)是日本動畫界的鬼才導演,他的動畫作品風格詭譎,其中的世界觀架構天馬行空,科技與莽荒并存,雜糅了哥特、克蘇魯、蒸汽朋克、賽博朋克等元素,其中的角色造型設計兼收并蓄,既遵循東方陰翳美學,色彩陰郁,黑發雪膚朱唇、長眉微蹙媚眼如泣,具有日本“物哀之美”,又擁抱西方人性解放,不吝于借助女性角色高挑的比例、飽滿的曲線,表達愛與欲、情與色。下面將對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外貌設計、服化道設計、色彩設計進行分析,總結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造型審美特征。
一、外貌設計——東方與西方兼具之美
角色外貌設計是角色造型設計的重要部分之一,參考川尻善昭執導的系列作品,其中女性角色的外貌特征大體如下:
(一)五官特征。川尻善昭對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五官刻畫,具有典型的日式動漫的技法特征,即眼部在整個面部中所占比例最大且細節刻畫最豐富,而鼻部、嘴部在整個面部中所占比例較小且細節刻畫較簡潔。同時,對人物鼻部、嘴部的刻畫,又吸收了美式動漫的藝術風格:鼻型筆直挺拔,并且使用濃重的BL影凸顯鼻梁輪廓,唇形清晰、飽滿,唇色紅艷,如此,角色外貌就兼有西方的性感。以《吸血鬼獵人D》(該片川尻善昭是導演,菊地秀行是原作,天野喜孝負責原案人物設計)中的女性角色外貌設計為例,不管是貴族小姐夏洛特,還是賞金獵人蕾拉,亦或是“血腥女王”卡米拉,對她們的外貌刻畫無一不是套用上述模板,無論她們的角色屬性是正義還是邪惡,她們的角色形象總是光彩照人的美少女或美少婦。由此可見,唯美風格之于日式動漫,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基因,即使川尻善昭的風格在兼收并蓄后獨樹一幟,其筆下女郎也難免稟賦此類遺傳特征,即貌美。
(二)臉型特征。Stephen Marquardt利用黃金分割比例,構建出號稱為人類理想面部范式的“馬夸特面具”,據說,只有擁有完美比例的面部,才能與之相吻合。以《獸兵衛忍風帖》(該片川尻善昭既是導演、編劇,又負責原案人物設計,具有鮮明個人風格)中的女忍者陽炎外貌設計為例,在陽炎的正面平視全臉特寫鏡頭中,參照馬夸特面具,去分析她的面部比例,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特征:首先,面部的上庭被刻意地縮短,面部的中庭與下庭被刻意地拉長,這種面部比例常見于浮世繪人像,具有日式風情;其次,較長的面部中庭能夠形成冷靜、深沉的面部氛圍,可以呼應角色的忍者身份;而后,收緊、平滑下顎線條的同時又拉長、削尖下頜輪廓,從而形成具有書卷氣的狹長臉型,使得這張臉上平添幾分精神化的超然意味;最后,微蹙的眉間有些淡淡的憂郁,陰影下的眼眸是冷色;還有其它特征不一一枚舉。以上所有面部特征都令人聯想到“堅毅”“決絕”“犧牲”等關鍵詞,再結合劇情來看,可謂人物形象契合人物命運。在川尻善昭的動畫系列中,女性角色們幾乎都有此類狹長臉型,配合同款的西式深邃眉眼,創構出宗教式的悲憫感,與其作品中宿命論的世界觀相呼應。
(三)身材特征。川尻善昭是個心思詭秘的“造物主”,既描畫純情臉相,又塑造欲態肉身。為了表現女性角色的身材,他使用了夸張的曲線,勾勒出豐乳肥臀、蜂腰長腿,又使用了“緊、露、透”的服裝,強化夸張的曲線,“肉彈”型的身材包裹上貼身的戰衣,再結合刀刀見血、拳拳到肉的動作戲,荷爾蒙指數爆表,令人血脈賁張。這種外放而不內斂的張揚性感,屬于西式審美的特征。當然,作為反襯,也有一些不同形象的川尻女郎,比如《吸血鬼獵人D》中的夏洛特、《魔界都市新宿》中的沙耶香等,由于是需要男性去爭奪或保護的弱勢女性的角色設定,她們的身材曲線就被弱化處理,整體偏向于東方女性的纖柔嬌弱的特征。
二、“服化道設計”——妖異與科幻交織之美
“服化道設計”指服裝、化妝、道具設計,是角色造型設計的重要構成部分。通過分析川尻善昭的動畫作品,我們可以發現,川尻善昭不僅在角色的外貌上玩了“混搭”,在角色的服化道上也是如此,許多文化、藝術理念被他應用于角色的服化道設計之中。比如日本的妖怪文化、忍者文化,歐洲的哥特藝術,以及來自科幻作品的蒸汽朋克藝術、賽博朋克藝術等。以《吸血鬼獵人D》中的女性角色服化道設計為例:在影片中,創作者對貴族女性夏洛特小姐、卡米拉夫人的服化道設計采用了哥特風格,其中卡米拉的哥特風格最為典型,蒼白泛著青光的肌膚、腥紅的嘴唇與長指甲、夸張高聳的發髻冠戴、血紅色的束腰長裙與拖地斗篷,上述無一不是盡顯哥特式的病態美。然而,與她們處在同一時空的賞金獵人蕾拉,創作者對她的服化道設計卻采用了蒸汽朋克風格:蕾拉本身金發碧眼的長相屬于“美國甜心”風格,她的造型也很現代朋克,一頭男孩式的超短發,耳中嵌著無線通訊耳麥,身上穿著紅色連體緊身盔甲,追擊男主角D時騎著機動摩托,殺僵尸時舉著重型槍械,蒸汽朋克的科幻感覺與蕾拉的青春氣息一起撲面而來。夏洛特、卡米拉的哥特風格服飾,使人見之感到身處中世紀,而蕾拉的蒸汽朋克風格服飾,使人見之感到身處工業革命蒸汽時代。還有片中各種假設的黑科技道具、黑能源道具的使用,又使人見之感到是在遠未來的科幻世界,電影作品中的時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川尻善昭將各種或是復古的、或是科幻的元素交織于角色服化道中,與內容獵奇志怪的劇情相互作用,構造出一個架空的、光怪陸離的幻想世界,這種效果正是川尻善昭想要營造給觀眾的。
此外,還有角色本身的質態變異,也常見于川尻善昭的動畫作品中。以其女性角色為例,來解讀角色造型之中關于妖異的審美特征。首先,表現為人物造型帶有其他生物造型的特征。比如在影片《妖獸都市》中的蜘蛛人(魔界女妖),其首為美女相,其身為蜘蛛狀。其次,表現為人類直接變異成為其他生物,比如在影片《獸兵衛忍風帖》中,反派女忍者紅里用忍術將自己幻化成為花蛇。再者,表現為人類的身體、器官融化成為膠質粘液,比如在影片《妖獸都市》中,魔界的反簽約激進派企圖暗殺和平協議的簽約大使邁亞,魔界女妖殺手在色誘邁亞時,裸體融化為膠質包裹住邁亞,意欲使其窒息死亡。諸如此類,不再贅述。這些妖異之花,根植于日本怪物文化的土壤,在川尻善昭的作品中美艷盛放,也為川尻善昭的女性角色造型的審美特征平添一個注腳。
三、色彩設計——幽藍與腥紅對比之美
色彩是角色造型的重要部分。不同的色彩可以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色彩被賦予了各種象征意義、具有豐富表現力。不同的色相、明度、純度,以及不同的色彩搭配,都可以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川尻善昭深諳用“色”之道,色之于他,既是妖姬,也是華彩,皆在熒幕中傳情。
川尻善昭尤其偏愛使用藍色,不管是表現空間還是表現空間中的人物,都會在明處使用淺藍色、在暗處使用深藍色,從淺藍至深藍漸變過渡明暗;有時還會蒙上柔光濾鏡,使得畫面中的藍色更顯朦朧幽暗,氛圍平添曖昧。比如在影片《妖獸都市》中,瀧蓮三郎與麻紀繪在教堂中神圣結合那一場戲,麻紀繪平躺在地、眼含淚光的特寫鏡頭,就對人物臉部使用了藍色漸變加上柔光濾鏡的造型技法,使得畫面中好像有寒冷清冽的空氣;有時還會制造舞臺劇聚光燈的效果,使用明處有冷白高光、暗處有濃黑BL影的技法,用以豐富藍色調、分開空間層次、凸顯角色輪廓。這類造型技法被大量應用在《妖獸都市》《午夜之眼》《獸兵衛忍風帖》等影片中。
除了藍色,還有紅色,也是川尻善昭常用的造型色。有時作為藍色的對比,一同出現在畫面中。比如在影片《妖獸都市》中,藍色幽光下的白色神像體內鉆出血紅色觸手、女性角色們蒼白到淺藍的臉龐上一點玫瑰紅的嘴唇。再如在影片《吸血鬼獵人D》中,卡米拉的出場造型就是血紅華服裹著雪青肌膚。有時單獨一色完全充斥在畫面中,比如在影片《獸兵衛忍風帖》中,紅里在水邊引誘獸兵衛、無言在荒村囚禁陽炎。紅色是血液的顏色,在暴力鏡頭中大量使用紅色,使得畫面中的空氣仿佛充滿血腥氣,逗引著觀眾的聯覺。紅色也是玫瑰的顏色,呼應著愛欲的主題。藍與紅,冷與暖,兩者相輔相成,一同佐證川尻善昭造型色彩中的對比美學。
參考文獻:
[1]關琴.想像昨天的明天——蒸汽朋克風格電影的視覺表現[J].當代電影,2019(5):129-133.
作者簡介:孫丹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助教。研究方向:動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