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晶晶

最近,德國慕尼黑大學菲利普考古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姜黃之類的亞洲香料,以及香蕉之類的水果,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經到達地中海,這比人們之前預期的要早得多。菲利普說,即使在青銅時代,長途食物貿易就已經將遠距離的社會彼此聯系在一起。

黎凡特人遺骸的牙齒上有牙結石。
3700年前,在黎凡特(地中海東部地區)的米吉多這個城市有一個市場,商人在這里不僅販賣在黎凡特種植的小麥、小米或海棗,而且還販賣裝芝麻油的玻璃瓶和裝香料的亮黃色碗,市場上的產品種類豐富多樣。
菲利普團隊從米吉多的青銅器時代遺址和泰勒拉尼的鐵器時代早期遺址(都位于今天以色列)中提取了多人的遺骸樣本,通過分析牙齒上的食物殘渣痕跡來調查青銅時代黎凡特人的飲食。
人類的嘴里充滿細菌,這些細菌持續石化并形成牙結石。微小的食物殘渣在形成牙結石的過程中保存下來。這些殘渣中包含的古代蛋白質和植物微化石能揭示當時的飲食情況。
菲利普團隊對黎凡特人牙結石中的食物殘渣進行檢驗,發現黎凡特人早在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初期就已在食用姜黃、香蕉和大豆。這比之前估計的亞洲香料、水果和油料來到地中海的時間早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這也是迄今為止在南亞和東亞以外發現姜黃、香蕉和大豆的最早的直接證據。這還說明,約在公元前兩千年就有對異國水果、香蕉和油料的長途貿易。菲利普認為,這種長途貿易已經通過美索不達米亞(亞洲西南部)或者埃及將南亞和黎凡特連接起來。顯然,人們很早以前就對異國食物產生了濃厚興趣。
美國哈佛大學分子考古學家普朗克教授參與了對黎凡特人牙結石的研究。他說,通過對人類牙結石中古代蛋白質和植物殘渣進行高分辨率的研究來了解古人飲食,這還是頭一次。由此可以檢測出田野考古難以發現的古人食物痕跡。
將單個的蛋白質殘渣與特定的食物對應起來并非易事,因為不僅鑒定難度大,而且要求蛋白質本身必須存活數千年。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與過敏相關的蛋白質似乎在人類的牙結石中最為穩定,這可能是由于已知的許多過敏源都具有熱穩定性。

黎凡特米吉多人牙結石中發現芝麻、香蕉和姜黃的微量殘留物顯微圖。

黎凡特的米吉多城市考古遺址。

當時在地中海東部已有異國香料。
通過檢測一種被稱為“植硅體”的植物微化石,研究人員能夠確認小麥的存在。植硅體還被用來鑒定黎凡特的小米和海棗。但在許多食物中,植硅體并不豐富,甚至不存在。因此,這次能通過牙結石鑒定出植硅體遺留痕跡很少的食物,堪稱具有開創性。通過這種方法,在米吉多和泰勒拉尼的古人牙結石樣本中都鑒定出了芝麻蛋白。這表明,約公元前兩千年時,芝麻已經成為黎凡特人的主要食物。
另外兩個發現特別重要:在一個米吉多牙結石樣本中,發現了姜黃和大豆蛋白;在泰勒拉尼的一個牙結石樣本中,鑒定出了香蕉蛋白。這三種食物很可能都是從南亞來到黎凡特的。香蕉最初是在東南亞種植的,那里的人們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食用香蕉。香蕉貿易具體始于何時,目前尚不知。但從此前研究可知,在東南亞人開始食用香蕉后幾個世紀香蕉就已出現在非洲西部,這表明當時已有香蕉貿易。而菲利普團隊的研究結果則首次證明,香蕉在地中海地區也很可能早有傳播,而且這個時間之早,令人驚奇。
菲利普指出,不能排除一種可能性:被研究的牙結石樣本所屬個體可能曾在南亞生活過一段時間,并食用了只在南亞才有的食物。如果真的這樣,就不能證明當時南亞與地中海之間有香蕉貿易。但即使尚不清楚香料、油料和水果的貿易規模有多大,也有很多跡象表明貿易確實在進行。例如,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死于公元前1213年,科學家在他的鼻子里發現了來自印度的胡椒。也就是說,當時在地中海東部就已有異國香料。
菲利普團隊的上述研究仍在進行中,這項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探索青銅器時代初期的全球貿易是否涉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