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武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學,福建莆田 351100)
在初中數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立足《課程標準》與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基于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展開有效學習,使學生充分掌握所學知識,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多次嘗試了初中數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與心得體會,下面以“二次函數”教學為例,對這一教學模式展開分析。
《課程標準》是教師開展“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重要依據,展示了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相應的課堂教學測評目標,要求教師把教、學與評價相互整合,重視開展日常學習評價,以評價促進學生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習的評價融為一體。這樣教師也能及時、有效地了解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目標水平是吸引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是提供給學生“做到什么”與“做到什么程度”的圖景,能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分解課程目標,設定學生學習表現的指標,以便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合理設計評價標準、導學提綱、校本作業及檢測練習等[1]。以學習二次函數為例,衡量學生學習表現的指標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學生在學二次函數之前已經學習了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的相關知識,初步了解了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會用描點法畫函數圖象;可以結合圖象的形狀和y隨x的增大變化描述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知道可以從圖象、列表、解析式三個角度研究函數的性質;具有一定的數形結合思想,知道圖象“從左至右的變化”對應“函數隨自變量的增大的變化”。在學習二次函數圖象時,學生已經嘗試畫過二次函數y=x2的圖象,而在本節課上,學生要學習曲線型函數圖象,在用研究一次函數的方法研究二次函數時,出現了新的研究內容:對稱性和最大(小)值。其中,二次函數y隨x的增大如何變化也是學生沒有接觸過的,雖然學生在研究一次函數時知道通過觀察函數圖象研究函數的性質,但仍然有許多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函數圖象來解決實際問題。
基于以上思考,筆者明確本節課的目標為:(1)學生能用描點法畫出形如y=ax2的二次函數圖象并了解拋物線的有關概念;(2)通過觀察圖象能說出二次函數y=ax2的圖象特征和性質;(3)在類比探究二次函數y=ax2的圖象和性質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研究函數圖象和性質的基本方法與數形結合的思想。
要想實現數學教學目標,教師需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模式,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由“會聽課”向“會學習”轉變。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模式開展初中數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能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數學素養。
首先,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選出小組長,鼓勵各小組設計組號、組徽,并通過采用小組積分排名競爭機制,提高學生參與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分解教學目標,根據目標設置相應的問題,層層遞進。還以學習二次函數為例,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1)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研究函數的圖象和性質?(2)類比一次函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畫出二次函數y=x2的圖象,并說說它的圖象特征和性質;(3)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y=,y= 2x2的圖象,并說說這兩個函數圖象與函數y=x2的圖象相比,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當a>0 時,二次函數y=ax2的圖象有什么特點?(4)畫圖研究當a<0 時,二次函數y=ax2的圖象特征;(5)說出二次函數y=ax2的圖象特征和性質。
教師可讓學生先思考后再自由討論,并根據討論結果畫出函數圖象,說出它們的共同與不同點,以及圖象的特征、性質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交流了解題思路,交流了各自遇到的問題等,充分發揮了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發現了自己在自學和討論中存在的疑點、誤點和盲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要急于評價學生的解答,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逐步解決問題。
合作學習是學生群體共同完成的任務,小組內外的評價是不可忽視的。教師應引導學生互評,使其發現其他小組的閃光點,從而學會辯證地看待自己、看待每個小組的思考結果,進而調整自己的思路,完善解答方式。
課堂評價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提高教學效果而實施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元評價指標及多樣評價方式,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重視其學習過程。
教師評價時要善于捕捉時機,有針對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有更多的發現,并通過肯定性評價引導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應關注班級每位學生的進步,尤其是學困生。即便學困生取得的進步微小,教師都要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要積極肯定他們的進步與創新,要引導他們更深入地思考圖象的性質,使其能夠結合圖象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量少用“完成得好”“很好”“很棒”等籠統、缺乏針對性的評價語言、這樣的評價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應從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態度、自信心、思維方法、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評價,使學生得到有效的指導,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提高其學習效率。
總之,“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強調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目標、課堂教學評價目標的一致性。評價是為了考查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評價要和教學過程相融合,成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立足《課程標準》和學科核心素養,以此確定教學目標及課堂教學測評目標,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模式,把目標達成的測評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并依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情況來調整教學策略,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