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沅芷 樂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的發展,人民群眾與政府越來越注重社會保險,因此對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是,現階段大多地方的社會基金在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所以這時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對這些問題的重視與改善。
當前,通過對我國社保基金中賬戶的資金來源渠道進行相應的分析發現,其大部分的資金來源都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撥付的資金或者是國有股份減持、轉讓以及轉增。因此其社保基金通過投資經營的方式,收獲了不少收益,結合國家批準的部分形式進行籌集的資金等渠道,這些渠道中,中央財政部撥付的資金占比最大,當然這一切都是基于我國當前經濟的快速增長的基礎[1]。但是,隨著現階段我國的經濟逐漸進入新常態,使得我國財政部的收入變得緩慢,因此,對于撥付社保基金賬戶的資金比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年份 中央財政收入(萬億元)撥入資金(億元)撥入資金的占比(%)2008 年 3.26 326.95 1.00 2009 年 3.59 825.89 2.30 2010 年 4.25 634.44 1.49 2011 年 5.13 482.79 0.94

2012 年 5.61 526.14 0.94 2013 年 6.02 554.32 1.08 2014 年 6.45 552.64 1.17 2015 年 6.93 706.40 0.98 2016 年 7.24 700.60 1.03 2017 年 8.10 597.83 0.74
關于社保基金的收支管理,主要是有市級和縣級兩個層次對其社保基金進行管理,但是如果想要對其社保政策,進行制定與調整,就需要更高的層次才能夠對其社保政策進行制定與調整,比如說省級的相關部門等。因此,該現象的出現對于我國部分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來說,在養老保險基金方面具有一定的影響。其次,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迅速增長,導致社保基金的結余由膨脹轉向了收縮,使得其供養的比例不斷的下降。并且由于經濟的緩慢增長以及減稅降費的影響,導致部分地區的社保基金收入出現了負增長現象,甚至有些地方累計社保基金結余已經歸零。此外,隨著待遇的領取人員逐年上漲,與待遇水平的提升,使得其社保基金的規模也開始大幅的上升。所以當社保基金的收支出現正負增長的現象,那么就社保基金支付能力出現變化是必然的[2]。但是,如果相關部門不對其問題進行優化與改正,那么社保基金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就會收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影響。
現階段,我國社保基金作為一種長期的貨幣收支計劃,如果對其的投資收益率只能夠超過通貨膨脹率或者是薪資待遇增長率,那么就能夠有效的保障未來社保基金擁有足夠的支付能力。首先,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銀行的存款,另一種就是購買國債。盡管該投資方式的風險相對較低,且具有相對較高的穩定性,不過過于單一化的投資渠道,其獲得收益也相對較低,進而使得社保基金的收入難以支撐其資金的支出。其次,在對社保基金的監督制度管理層面,人社部門的監管政策過于零散,因此并沒有形成一個相應的法律體系。同時在監督管理機構方面,也沒有建立一個相對全面的專業監管機構。此外,由于受到人力資源的限制,使得人社部門中大多的崗位都是混崗應用,最后導致其內控制度多流于形式化[3]。
基于分配視域下實現社保基金的充實,從社保基金方面來說,可以結合當前地方地區社會保險覆蓋的實際情況對其范圍進行擴大,并結合相應的政策對其進行宣傳,從而使得所有的人民群眾和勞動者都能夠充分的認識到社保的重要性,進而積極主動的參加社保。其次,面對當地部分企業拖欠社保費用的繳納行為,對其加大審查力度,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其單位進行催繳,進而有效保障其社保基金的完整。此外,加大國有資產的劃撥力度,并結合國有資產、財政預算等多種渠道,調整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結構,并對其社保基金的投入力度進行加強。同時,需要上層領導結合地方的經濟水平,對其社保繳納的費用征收體制進行改革優化。還要充分的發揮出社保基金征繳稅務部門的執法與監管的作用,進而實現社保基金的全部繳納。從社保基金支出方面來看,需要加強社保代待遇的審查,并嚴格執行相應的退休政策,同時可以基于大數據技術,對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領取進行認證,結合相對精準的管理,保護社保基金的完整性,從而減緩地方社保基金的支付困難與壓力。同時,面對部分企業非法領取社保待遇的行為進行依法追回并處罰。
再者,在有效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下,加大對社保資本市場的投資運營,借此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進而實現社保基金的充實。其次結合現階段金融的改革推進,擴大社保基金的投資范圍,使其能夠有效滿足資本市場未來的發展,從而使得很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能夠保值增值。
想要進一步實現社保基金的充實,就需要結合地方政府的情況,提升社保基金的統籌,由市級向省級統籌,并建立其對應的統一收入、統一支出的制度。并將市與縣所分散管理的社保基金,統一歸集到省級部門進行統一的調度與分配。進而使得社保基金的統籌能力得充分的發揮,進而實現社保基金的充實與長期可持續發展,其次還可以加快社保基金全國統籌的腳步。同時,還要加快全國統籌制度的規范、收支、系統與管理的相互統一,進而使得人口老齡化問題帶來的壓力得到削減,并進一步促進社保基金的充實得到逐步實現。
此外,針對其社保基金內部的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并對其印鑒的授權進行嚴格管理,同時還要對人社部門中不相容的崗位進行約束,并建立相對完善的預警機制,從而使得社保基金的管理與投資運營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對社保信息披露制度的執行進行嚴格管理,保障其社保基金管理與投資運營的信息公開透明,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最后,應當結合地方社保基金的實際情況,對人社部門內部的風險問題加強防控,同時,還要積極的對財政部門與審計部門的職能進行引入,對社保基金的存儲問題和投資運營問題進行審計和審查,如果發現問題需要進行及時的改正與優化,進而有效促進社保基金的充實得到實現。
我國不僅地域非常廣闊,而且自然資源充沛,而這些資源全部都屬于國有資產,因此,該類型的資源所產生出來的收益,可以用于充實社保基金。比如,土地的批租收入與礦山的探索與采礦權的收入,等具有資源型的國有資產,都可以將其用于補充社保基金的不足。就拿土地批租的收益來說,是地方政府十幾年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之一,所以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進行部分土地資源的劃分,得到的收入用于社保基金,可以大程度上緩解社保基金的支付壓力。同時,部分地區的礦產資源探索和采礦權等收入,主要是國家將部分的礦產資源其采礦權力讓給可以進行采礦的人,并結合相應的規定收入一定的費用。這樣一來,結合地質礦產部門的不同,可以進行繳納相應的財政收入。盡管看似開采出來的礦產資源全部歸開采企業所有,但是大部門的資源還是歸國有企業所有。所以可以將其費用,用于充實社保基金,因此結合該方式,可以使得各地方政府充分的發揮出其當地資源的優勢,來充實與緩解社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壓力。
其次,對于養老保障體系需要加強完善,但是當前階段,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發展雖然不是非常的完善,不過其基本的養老保險幾乎承擔了所有的養老問題,而其企業年金與商業養老保險,并沒有發揮出其作用。因此,過度的依賴于基本社會保障制度,會導致資金與社會的目光全部集中到社保養老保險當中,所以,加強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體系的發展,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社保基金的壓力,使得其社保基金的長期持續性發展得到有效的提升。
綜上所述,基于分配視域背景下,相應使得社保基金的充實得到有效的實現,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投資運營,對其實現保值與增值。同時,社保基金更是關系到每一位勞動者的效益,所以一定要注重保障社保基金的完整與安全。其次,現階段部分地方的社保基金管理與其運營的水平相對較低,所以需要相關的部門對其進行緊密的協調,并利用合理、科學的方式,加強社保基金的有效管理,從而促進社會保險事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