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樓 鹽城工學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至今已經超過一年,雖然大部分企業已經陸續復工,但是受到防控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都在追求保持穩定,各個企業無奈選擇裁員來止損,而且在諸多領域中都存在普工難招、技術工人短缺等現象。2021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909 萬人,較上一年增加35 萬,達到新高,導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2020 年高校的教學計劃和安排不能正常進行;2021 年部分高校延遲開學。畢業設計、畢業論文進程的最后環節因延遲返校受到影響。部分學校春季招聘會也受疫情影響無法舉行,使得高校畢業生們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就業機會,一定程度的影響了學校的就業工作進度。
從大學生就業市場的需求方面來看,企業受到疫情的影響。首先,疫情使國內部分行業的經營方式發生了改變,部分線下經營的企業被迫轉為線上經營,或者同時采用線上和線下的經營方式。為了降低成本,工廠降低工人薪資或者減少用人數量等,這樣就造成了就業崗位的減少,也降低了大學生就業的積極性。其次,中美貿易摩擦,一大批中小微型企業遭受了沖擊。企業受損必將影響大學生就業,就業的崗位數量有一定程度上的減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企業所需要的員工數量低于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給。
“慢就業”現象增多,滋長了學生的焦慮和不安,出行受阻和就地過年的寒假讓部分學生無事可做,養成了懶散的不良習慣。
由于全國各地學校開學的滯后性,部分高校將教學工作的形式轉變為線上網絡課堂授課,但學習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高校畢業生正常穩定的就業的基礎是完成學業,其中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是非常必要的,是每位高校畢業生的人生必修課。但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上課時間的延誤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壓力[1]。
首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就業壓力不容回避,政府出臺新業態、新領域就業的相關政策,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社會基層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2020 年研究生擴招18.9 萬人,普通專升本擴招32.2 萬人,通過宣傳鼓勵當代大學生參軍入伍等部分舉措也能夠減輕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其次,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暴露出我國目前存在人才短缺問題,特別表現在公共衛生和應急管理等方面。經濟不夠發達的地區和缺乏人才相關領域,需要發掘更多的就業機會,這種地區和領域的改善工作更是迫在眉睫。
為了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部分高校暫停線下招聘,可以實行"云招聘"以應對疫情影響,這種新型招聘形式對大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1.“云平臺”的結構組成
目前,線上的就業信息系統主要涵蓋:信息發布(用人單位發布需要的崗位信息)、信息精準推送(將就業信息推送至合適的畢業生處)、在線輔導(輔導高校畢業生的相關就業內容)、線上招聘(包括線上宣講會、雙選會、洽談面試等)、線上調研跟蹤(掌握畢業生的求職意向和求職動態進展)、線上咨詢(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互相交流)、線上面試(企業面試官和畢業生線上面試)等方面。為方便畢業生求職,各高校在線下招聘暫停的同時,確保線上招聘暢通無阻。高校就業是畢業生和企業溝通的橋梁,主動對接企業,同時可以通過已經的畢業校友來獲得就業信息,借助他們的力量提供就業機會,為高校畢業生營造出良好的就業氛圍。
2.利用“云平臺”實施精準就業的優勢
大數據、AI 等技術是“云平臺”與其他平臺相比所具有的技術優勢。“云平臺”能根據最新的就業動態,精準推送相關就業信息,就業指導教師和輔導員及時跟進學生就業進度,形成互動的良性循環。
高校利用“云平臺”,為學生就業搭建軟件服務平臺,精準推薦就業崗位,解決畢業生就業難得問題。“云平臺”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實現高校畢業生精準就業有效的工具,可以使更多畢業生盡快落實崗位,實現畢業生得精準就業。
3.“云平臺”實現精準就業的方式
利用“云平臺”實施畢業生精準就業,是通過視頻、語音交流等方式,讓企業和高校畢業生進行網上互選,相比較于傳統的線下雙選會,網上雙選具有巨大的優勢。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就業形勢發生了巨大改變,傳統的就業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在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過程中,“云平臺”的應用給大學生的就業帶來新的方法。一方面,“云平臺”的線上招聘模式能夠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工具,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高校畢業生,“云平臺”的線上招聘模式都提供了選擇機會和了解雙方的路徑,極大的提高了招聘效率。另一方面,“云平臺”的線上面試模式,能夠讓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線上溝通,提供給高校畢業生隨時隨地尋求就業崗位的機會,幫助畢業生了解企業的相關內容,讓學生更好地做出求職選擇,同時也為企業的復工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儲備。“云平臺”為實現大學生精準就業帶來了新機遇。首先,“云平臺”的線上招聘模式對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來說都至關重要,不僅可以讓畢業生充分了解企業,同樣也可以讓企業直接面試出合適的畢業生。其次,畢業生可以利用線上咨詢功能對企業人事主管實時詢問有關職業方面問題,并能夠得到解答。而且在線下招聘,畢業生直接進入企業了解企業內部的情況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通過“云平臺”可以看到公司內部,熟悉公司業務,這也是“云平臺”所具備的優勢。
每位高校畢業生需要有強烈的就業憂患意識,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自身職業勝任能力,提高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高校畢業生都需要給自己充電,提高面試技能,便于提高就業質量。在畢業求職過程中,比拼的就是熟練、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動手能力。高校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通過鼓勵學生自我學習、分享就業經驗、網上輔導就業等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就業。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只有準確把握疫情背景下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現狀和特點,才能激發大學生的就業積極性和創業精神,實現個人發展。
受到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歷年新高和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雙重影響,眾多大學生都會產生就業焦慮,擔心自己無法順利完成就業,從而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發展產生影響。如果畢業生對新時期形勢缺乏準確判斷,有偏高的求職預期,更會放大求職焦慮,導致就業困難。因此高校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幫助他們緩解這種負面情緒:一方面,輔導員老師對存在焦慮心理的同學進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通過宣傳國家政策支持、就業幫扶等就業指導,從而減少了就業焦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