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娟
隨著社會競爭、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人們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工作中,導致平均結婚和生育年齡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目前大部分孕婦的年齡為25~3O歲,也有不少孕婦的年齡超過30歲,甚至達到35~40歲。醫學上把35歲以上孕婦稱為高齡孕婦,與年輕孕婦相比,她們的生育風險更高,更容易發生妊娠合并癥。
妊娠合并癥指的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統稱,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有高血壓、糖尿病、貧血、心臟病等。隨著年齡增加,產婦的妊娠并發癥及合并癥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的發生率均升高。有臨床統計,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在20~34歲、33~40歲、≥40歲組發生率分別為10.7%、13.8%、14.1%;35~40歲和≥40歲組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分別是20~34歲組的2.26和6.26倍。
高齡初產婦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率的增高,可能與血管內皮損傷隨年齡的增加呈進行性加重改變有關,當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時,血管內皮源性舒張因子分泌減少,收縮因子產生增加,引起外周血管痙攣,子宮、胎盤缺血,誘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齡初產婦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的增高,則可能與高齡產婦胰島分泌胰島素能力下降以及胰島素受體親和力逐漸減弱有關。
因此,高齡初產婦要加強孕期監測,及時預防并診斷妊娠合并癥,防止病情發展危及母兒生命。具體要做到——
對于備孕的高齡女性,應該有做孕前檢查的思想,在前期先確認自身是否適合懷孕,這也是避免出現妊娠期并發癥最好的方法。其次就是在懷孕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循醫生的指導,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檢查的時間和次數可根據身體情況而定。同時,接受產科高危門診以及心血管內科的共同監護,以便及時了解自身的血壓、血糖、心臟的狀況和胎兒情況。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糾正,如發現貧血要及時補充鐵劑,若發現下肢浮腫,要增加臥床時間,把腳抬高休息,血壓偏高時要按時服用降壓藥。
保持規律的生活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切勿熬夜。睡覺時適宜采取左側臥位或半臥位的姿勢。在日常生活中,可協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但不能過于勞累,同時注意情緒不能過于激動。在飲食方面,高齡初產婦應該以低鹽、低脂、高熱量、高維生素為原則,并注意及時補充鈣、鐵、鋅等。肥胖患者應至少在妊娠后的前3個月繼續服用葉酸。
最近證據表明,妊娠期體重增加是不良健康結局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具有累積效應,因此,妊娠期間增重過多的肥胖母親發生妊娠期并發癥的風險最大。故所有孕婦在第一次產前檢查時都應該測量身高和體重,計算BMI。這有助于為妊娠風險和管理要求提供一個指征。妊娠期間可以請醫生幫助制定個人飲食和鍛煉計劃以控制體重。
患有妊娠合并癥的準媽媽在分娩方式的選擇上一定要慎重。
妊娠合并高血壓的產婦,如果病情控制較好,宮頸條件成熟,可以選擇經陰道分娩;但若病情嚴重,則建議首選剖宮產,以降低圍生兒死亡率和產婦的并發癥。
妊娠合并糖尿病不是剖宮產的指征,有巨大兒、胎盤功能不良、胎位異?;蚱渌a科指征者,應行剖宮產。糖尿病并發血管病變者,多需提前終止妊娠,常選擇剖宮產。
妊娠合并心臟病者,若心功能Ⅰ~Ⅱ級,胎兒不大,胎位正常,宮頸條件良好,可考慮在嚴密監護下經陰道分娩;若心功能Ⅲ~Ⅳ級,則應選擇擇期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