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
技法導入
反復是寫作中經常用到的一種修辭手法,即根據表達需要,有意重復使用一個詞語、句子,使文章形式齊整,音韻重疊,傳達出一種回環往復、不斷詠嘆的強烈情緒。
怎樣運用反復修辭,才能使作品更具情味呢?
1.巧用反復,首尾含韻。如朱自清《春》的開頭:“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以反復開篇,渲染出一種纏綿悠長的情緒,使文章如詩如畫,讓人一“讀”傾心。再如例文的結尾:“就在那個春天,千年前的才子們筑就盛世。千年后的我們,也必將在這個春天,筑起屬于我們的盛世之春”,重復“就在那個春天”,升華了主題。
2.活用反復,文字走心。在習作中,可有意連續重復使用某個詞語,以增強文字的氣勢。如例文中的這個語句:“這是李白吧?這是李白,這是那捧著一壇盛唐美酒的青蓮居士李太白”,這個句子就采用“這是……李白”的句式,運用反復修辭,強調了李白在盛唐文化中的地位,表述有力,情感強烈,頗有氣勢。
3.間隔反復,條理清晰。在不同的段落中重復使用某個句子或詞語,使其成為習作的抒情線索,表達強烈的情感,產生一種回環起伏、不斷詠嘆的美感。如茅盾在《白楊禮贊》中就反復出現一句話:“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不僅使文章脈絡明晰,結構上還有一種照應和回環的效果,使情感更加強烈,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的極力贊美。
運用反復修辭行文時,同學們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1.精心選擇反復的詞句。反復的詞或句必然是亮點,不能為了反復而反復,且不宜過長,要簡潔準確。此外,根據表達需要,可以重復兩次或多次,但應適可而止,力求意思突出,情感強烈。內容上可以選擇動作的反復、話語的反復、某些副詞的反復等。
2.妙用連續反復或間隔反復。考慮到主題思想、人物性格、結構的安排,應恰當選用連續反復或間隔反復,注意對感情的升華,不能只注重表現形式,否則會給人啰唆的感覺。此外,要注意行文線索。間隔使用的反復句子,一般是獨句段,要么點題,要么突出中心,行文上應做到前后對照。
我寫我秀
就在那個春天
◎雷欣怡
春天是觀賞盛世的季節,那“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是輕靈的早春,那“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奇幻的盛春,那“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哲理的暮春。
春天是詩的季節,大唐是詩的國度。就在那個春天,唐詩誕生,文化的長河迎來了詩歌洶涌的春天。
早春的大門是一首《鵝》帶領四個少年叩開的,少年們手執毛筆,破開陳詞濫調,破開嫵媚油光,開辟了屬于自己的詩壇。叩響春天的有七歲的駱賓王的“曲項向天歌”,有狂傲的“愧在廬前,恥居王后”的楊炯,有盧照鄰,還有二十五歲的王勃。
那天的滕王閣秋日勝春朝,天才少年出口成章,灼灼的目光燃起早唐的野火。不似秋,卻似來年的早春,于是“落霞與孤鶩齊飛”。就在那個春天,早唐的少年們燃起了詩的野火,抽出了詩的枝丫。
轉眼到了盛春。且去長安瞧瞧吧,柳樹下才子淺唱,灞橋上騷客低吟,不愧是盛世長安。
你瞧,酒肆里的那位白衣少年郎,腰佩軟玉,懸劍飲酒,盡興處擲一酒壺,挑劍作舞:“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說著便往門框上斜斜一倚,停在一彎玉衡上,煞是晃眼。
這是李白吧?這是李白,這是那捧著一壇盛唐美酒的青蓮居士李太白!那些詩人啊,有著狂的外現,傲的內斂,他們來自蜀、浙、湘、閔……聚于長安,就都屬了大唐。這是少年才氣筑起的大唐盛世,這是那些詩人為之奮斗的大唐盛世。
就在那個春天,盛唐的才子們筑起了盛唐的盛春,荒山長滿了青草。
晚春,荒城下徘徊著一青衣人,才三十而已,雙鬢卻已生華發。他仰望長安,淚濕衣襟,“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居易從遠方走來,嘶吼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們的身后有志士、有朝臣、有武將,有所有竭力挽回盛世的人。他們用詩文,重建起了自己的信仰。
就在那個春天,中唐的愛國志士們重歸故里,重建盛世。
時不我待,盛世悄然離去,幽幽低鳴自虛空外而來。溫庭筠捏起落塵已久的羊毫,吹開宣紙上的浮塵,微顫著落筆——“千里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春時,盡矣。
就在那個春天,我們見證了一個盛世的興衰,也見證了文化的興盛。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小的唐朝,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或長或短的春天,每個春天都將長成一個盛世。
就在那個春天,千年前的才子們筑就盛世。千年后的我們,也必將在這個春天,筑起屬于我們的盛世之春。
(陜西西安市鐵一中分校)
/教師點評/
1.結構精巧,條理明晰,覽之悅目。開頭引用詩句,以“文化之春”揭示主題,結構上總領全文,奠定了習作的語言風格。接著,從“早春”“盛春”“晚春”三個方面入手,或擷取生活片段,或化用精彩詩句,生動地再現了千年前盛唐的璀璨與輝煌。每個小節都用獨句段進行總結,處處點題,妙而不繁。結尾處運用反復修辭深化主題,使全文邏輯嚴密,結構完整。
2.語言典雅,情感飽滿,讀來悅耳。古詩句信手拈來,引用或化用,詩與文相得益彰,事與情相輔相成。小作者多用短句或四字詞語,如遒勁的筆刀,灑脫豁達。文中多處運用反復修辭,巧妙且富有深意,尤其是習作后半部分反復出現“就在那個春天”,句式齊整,回環往復,充滿了情味,給習作增添了一抹盎然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