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禮


摘要:目的:分析在健康體檢中心的護理工作中通過開展護理質量管理的實際價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本健康體檢中心430例體檢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即觀察組、對照組,各組均為215例,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聯合應用護理質量管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護理差錯事件以及護理投訴的發生率。結果:護理差錯事件以及護理投訴事件發生率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為99.53%,對照組為96.28%,P<0.05。結論:在健康體檢中心的護理工作中,通過開展護理質量管理能夠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并和諧護患關系。
關鍵詞:健康體檢中心;護理質量管理;滿意度
健康體檢是一種以健康為核心目標的身體檢查,借助醫學手段對體檢者身體進行細致全面的檢查,進而了解其身體健康狀況,對于發現的疾病體征指導體檢者進行診療,有利于抑制病情進展,提升健康水平。近年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自身健康狀況更為關注,因此接受健康體檢的人數在逐年增多,這也對健康體檢中心的護理服務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1]。常規護理在應用中可基本滿足體檢者的護理需求,然而缺乏針對性、個體化,因此對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優化改革。以下將分析在健康體檢中心的日常護理工作中通過開展護理質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本健康體檢中心430例體檢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215例,男108例,女107例:年齡23~86歲,平均(42.5±1.6)歲。對照組215例,男109例,女106例:年齡21~87歲,平均(42.3±1.7)歲。兩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1)自愿于本健康體檢中心接受健康體檢者;(2)一般資料完善;(3)可配合完成問卷調查、隨訪評估等工作。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疾病者;(2)合并重要臟器功能損傷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如解答疑問、告知科室方位,體檢結束后,告知體檢者體檢單的領取方法等;觀察組聯合應用護理質量管理,方法為:(1)轉變服務意識:在健康體檢中心工作期間,需要積極參與護理服務的學習及培訓,掌握護理原則、護理流程等,積極轉變護理服務意識,將體檢者作為服務工作的核心,運用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積極為體檢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站在體檢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其護理服務需求并盡可能滿足,進而構建和諧的護患間關系,確保健康體檢中心的護理服務工作順利開展。(2)強化護患溝通:在體檢者體檢期間需要為其提供細致、周密的護理服務,加強護患間的交流溝通,對于體檢者的疑問需要及時、細致、熱情地給予解答,并就所涉及的相關醫療常識等進行講解。在護患溝通中保持服務態度熱情以及態度和藹,想體檢者之所想,急體檢者之所急,從而提升體檢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賴感以及依賴感,構建和諧互信的護患間關系。在與體檢者溝通中,還需要靈活運用護患溝通技巧,例如語言引導、肯定、鼓勵和安慰等,確保護患溝通的順利進行;(3)分類檢查:結合健康體檢科的種類、難易程度、工作時間以及工作量大小等對于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分類、分組,例如劃分為單位體檢組、學生體檢組以及個人體檢組等,各個小組可選擇一名具有高度責任意識和豐富護理經驗的護士作為小組長,負責對本組護理工作的統籌安排,在健康體檢中心的護理服務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護理服務,從而提升護理的針對性、科學性和規范性。(4)優化導診服務:體檢者進入健康體檢中心后環境較為陌生,再加上擔憂自身身體健康以及體檢者人數較多,排隊等候時間較長,容易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部分體檢者的年齡較高或自身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因此無法單獨完成各項體檢活動,在體檢過程中無法迅速準確的找到相應的科室位置。所以對于以上情況需要積極優化護理服務,由專職導論護士為體檢者提供導診服務,為其營造溫馨、整潔的健康體檢環境,在醒目位置放置流程圖,并對指引圖進行優化設計,幫助體檢者準確、快速的明確科室位置,完成各項體檢項目,促使其體檢的順利進行。(5)體檢者信息保密:在體檢完成后,針對體檢者的體檢報告需要進行備案存檔,同時將報告內容及時告知相應體檢者,并在告知期間注意方式方法,便于體檢者接受和理解。對于體檢者的個人信息做到嚴格保密,特別是患有私密性等特殊疾病的體檢者,嚴格杜絕向他人透露體檢者的個人信息,在護理服務中遵循護士的職業道德,維護好體檢者的個人利益。(6)安全管理:根據健康體檢中心的實際情況建立周密的應急預案,對于急救物品、器械和各類藥品等做到專人管理以及定期檢查,確保定點放置,積極參與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7)健康宣教:在與體檢者的溝通交流過程中,可積極主動的為其提供健康宣教服務,針對常見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危害性、防治方法、診斷方法進行詳細介紹,提升體檢者的健康意識。還可將相關的慢性病知識制作為健康教育手冊在體檢中心的適宜處進行擺放,便于體檢者在排隊等候過程中自行閱讀和學習。對于體檢者的疑問需進行細致耐心的解答,并根據其實際情況,例如所患疾病給予個體化的健康宣教,增強其疾病認知水平。(8)心理護理:在體檢者體檢過程中需要關注其精神心理狀態,并相應的做好心理護理工作,例如在護患溝通過程中充分分析并及時發現體檢者存在的緊張、擔憂或者焦慮等負性情緒,鼓勵體檢者進行表達和傾訴,在此過程中及時進行個體化的語言疏導并提供情感支持,幫助其宣泄存在的負性情緒,糾正體檢者存在的錯誤認知,緩解其顧慮、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體檢者在體檢期間發生的護理差錯事件以及護理投訴事件。(2)對兩組體檢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問卷調查表法,其內容有護士的責任意識、體檢中心的環境質量、健康教育以及整體印象和操作水平等,根據評分結果分為非常滿意(95~100分)、滿意(80~94分)、不滿意(<80分)。
1.4 統計學分析
文中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數據行χ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組間對比
護理差錯事件以及護理投訴事件發生率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組間對比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為99.53%,對照組為96.28%,P<0.05。見表2。
3討論
健康體檢中心是為體檢者提供健康查體服務的重要部門,隨著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健康體檢日益受到關注,因此接受健康體檢的人數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2]。體檢中心的護理工作具有特殊性,例如所服務的群體其職業、年齡等分布較為廣泛,且人數較多,因此對于護理服務的要求較高,需要及時解答體檢者的疑問,并做好體檢者的引導工作,確保其體檢過程的順利完成[3~4]。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體檢者的護理服務需求,改善其健康體檢期間的體驗感,需要對護理服務工作進行優化改革。常規護理的應用可基本滿足體檢者的護理服務需求,例如給予疑問解答,告知體檢科室的分布等,然而缺乏針對性、規范化以及個體化,因此護理效果受到影響[5]。護理質量管理的運用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護理工作進行的調整優化,積極轉變護理服務理念,以體檢者作為核心,對于護理服務工作進行細致分類,滿足體檢者的個體化需求。同時關注其精神心理狀態,做好個體化的心理疏導以及進行多元化健康宣教,在日常護理中加強安全管理,確保體檢中心護理工作的順利、高效完成。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體檢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該組的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以及護理投訴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護理質量管理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健康體檢中心的護理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在健康體檢中心的護理工作中,通過開展護理質量管理,能夠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并和諧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袁茜.護理質量管理在健康體檢中心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醫學美學美容,2020,29(11):171.
[2]趙磊,郭建英,張瑤.護理質量管理在健康體檢中心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特別健康,2020,14(14):172-173.
[3]陳丹.護理質量管理在健康體檢中心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健康必讀,2020,22(15):271.
[4]劉旭輝.護理質量管理在健康體檢中心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健康大視野,2020,15(4):180-181.
[5]鄧西平.健康體檢中心護理工作中加強護理質量管理的價值及對漏診率的影響[J].臨床醫藥實踐,2020,29(3):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