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湖北武漢 430021)
“扁平化設計”這個專有名詞的出現,最早是在2008年由美國的網絡科技公司——谷歌公司為了適應新的操作系統所提出的一種界面設計風格,但是由谷歌公司提出這一概念之后直到真正的應用在界面設計之中是兩年之后的事情,隨著移動端產品的不斷更新,扁平化設計在隨后迅速流行開來,成為了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設計風格之一。
扁平化設計的出現看似是以新興的移動端設備為媒介,實際上背后卻與設計運動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扁平化設計強調的是以“高效”“便捷”的方式進行信息的處理,以達到當下人們在冗雜的信息中直接快速地獲取最有效信息的目的。雖然扁平化設計的誕生與當今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等方面有著直接聯系,但這背后卻流露出了明顯的歷史折衷主義的影子。例如20世紀初期盛行的抽象派和荷蘭風格派所代表的抽象風格都對扁平化設計的設計思想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抽象派又稱為抽象主義,是誕生于20世紀初期的一個重要設計流派,抽象的字面藝術是對于物體本質因素的展現以及非本質因素的摒棄。對抽象主義設計思想貫徹最車的團體當屬荷蘭風格派,風格派是由荷蘭的畫家、設計師以及建筑師組織起來的設計團體,其宗旨就是在繪畫中拒絕使用任何能改代表物體特征的具象因素,只采用單純的色彩和幾何元素來表現純粹的精神,其中代表人物有杜斯伯格和畫家蒙德里安,因為開始初期的設計活動都是依賴于《風格》雜志,故被稱為“風格派”。
以“風格派”為代表的抽象主義對于扁平化設計產生的影響主要對于事物本質性因素的表達,通過簡潔抽象的符號來進行事物本質性屬性的探索,通過這樣的表現手法,才使得人們在當下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中,可以通過簡潔直接的方式來獲取最有效的信息。

圖1 扁平化設計界面圖
極簡風格可以說是20世紀影響最大的設計思潮之一,不論是密斯凡德羅提出“少即是多”的思想還是國際主義設計風格以及減少主義風格,總體而言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極簡主義的“影子”,極簡主義在橫向上不能簡單地被哪一個流派或者人物所代表,在縱向上也不能由簡單的哪一次運動來概括,它所代表的設計思想是貫穿了整個20世紀的設計運動之中,極簡主義最初在德國找到了生根發芽的沃土,包豪斯的建立從根本上開始提倡設計應該“以人為核心”,將功能作為設計活動的首要出發點,尤其以密斯凡德羅提出的“少即是多”理論最能夠表達極簡主義的內核,極簡主義所倡導的設計理念主張以簡潔實用的表現手法,來展示事物最本質的特征,主張放棄不必要的裝飾將功能作為設計活動表達的核心任務,通過這樣一個刪繁就簡的過程,使得人們關注到事物最初的樣貌,這樣的設計思維與“扁平化設計”所追求的對于事物內容關注如出一轍,所以從這個方面而言,極簡主義同樣對扁平化設計產生了諸多的影響。
扁平化插畫簡單而言是一種繪畫的表現形式,通過簡潔的配色和線條來展示物體本質特種的一種繪畫風格,在這種繪畫風格中,人們更加注重對于事物形體的表達,而對于輔助展現事物詳細特征的陰影、材質、紋理等要么通過簡化處理要么則摒棄,通過這樣的過程形成的畫面往往產生“扁平”的視覺觀感,故被稱為“扁平化插畫”。
從另一個方面而言扁平化設計是依托于智能終端設備的發展,從界面設計開始衍生到各個不同的領域,由于與之前終端設備中所采用的寫實性擬物手法形成明顯的不同,又被稱為扁平化設計風格,而扁平化插畫則是將原先運用在界面設計中的設計手法拓展在插圖的表現形式中產生的新興插畫風格。
設計行為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通過不斷的總結互補最終形成成熟的閉環過程,盡管在當前扁平化設計已經形成了明顯的風格,但在理論層面并未形成同意的指導原則,為此筆者以扁平化界面設計風格為基礎進行拓展來探尋扁平化插畫的表現方式。
(1)去除擬物化
正如上文所言扁平化設計以極簡主義作為基本的思想內核,在此基礎之下,扁平化插畫提倡盡量去除擬物化的表現方式,通過簡化冗余的輔助型裝飾弱化事物的整體體積感表達,采用抽象性的符號和色彩來展示事物最本質的特征,擺脫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實體化描述,以帶有寓意的潛意表達來達到事物整體的認知。

圖2 擬物化圖標
(2)簡化色彩
扁平化插畫對于色彩的十分重視,相較于文字與事物造型等視覺符號,色彩往往能夠帶給人們第一位的視覺沖力,與擬物化設計采用較為溫和的調和色不同,扁平化插畫在色彩的選擇中以簡潔、鮮明為基本要求,通過提高色彩的純度,降低色彩的種類來給人較強的視覺感受,一方面可以引起受眾的視覺注意,另一方面通過不同的色彩來提醒不同層級的信息價值,總體而言就是通過對色的簡化來達到更加專注的效果。

圖3 扁平化插畫
(3)提取造型
造型是插畫中辨識不同事物的基礎標準之一,人們根據不同事物的整體造型來進行事物的認知,造型是事物整體表達的“語言”,也是聯系人們和事物之一的重要紐帶,扁平化插畫通過對事物關鍵造型信息的提取,來使人們達到對于事物共性的認知,例如在擬物化設計之中想要表現一個相機的形象,不僅要對相機整體的造型有明確的把握,同時還要重視整個相機中細枝末節的表現,因為如果只重視關鍵節點的表現而忽視了細節的輔助配合,從整體上而言就造成了視覺的不平衡感,從另一個方面對受眾的視覺注意力進行了分化,而扁平化設計風格則正好相反,往往是對事物造型中細枝末節的表現進行了刪減,對關鍵造型的信息進行了著重表現,一方面減少了工作的強度,另一方通過對于關鍵造型的表現可以使受眾能夠在潛意識中對于事物造型的共性達到認知,減少了較多的干擾性因素反而更加加強了視覺層面的認知度。
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不斷發展,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承載傳統設計的媒介也發生了改變,扁平化插畫能夠應用的場景也越來越多,例如在傳統的書籍裝幀設計中能夠運用到的插畫,也隨著電子書籍等媒體的出現發生了變化,扁平化插畫雖然是采用新的設計方式來進行畫面的展現,但是總體而言他的內核仍然是視覺性的元素,所以在當下扁平化插畫不僅可以運用在新興的自媒體軟件和系統界面設計、網頁設計等方面,在傳統的招貼設計、包裝設計以及廣告設計之中同樣有著廣闊的應用范圍,這是因為我們的設計行為也在隨著承載媒介的改變而進行改變。
扁平化設計風格的出現使得為當下人們在視覺認知和信息處理的過程中提供了更加簡便的方式,這對于設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同時這也是當下商業和設計結合的趨勢之一,但我們也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論設計的方式如何的變化,設計應該時刻保持著“以人為核心”這樣一個準則,正如維克多巴巴拉克在《為真實世界設計》一書中所言:“設計應該為全世界的人民服務。”設計行為是如此,設計師更應是如此,只有時刻銘記設計行為的最終目的,我們才能有著不懈的動力來對設計進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