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姝郁
(成都工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0)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要做好在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師生黨員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立德樹人新形勢下做好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充分做好“少數優秀”學生群體的作用發揮,對于破解黨員培養考察標準模糊、質量不高、作用不明顯等困境,提高同時扮演著學生與黨員雙重角色的大學生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學生黨員培養考察標準單一模糊。在培養、考察、發展過程中由于缺少目標導向和系統性、過程性考核標準,因此普遍存在著或是憑主觀印象、或是在自評與他評標準中將“學習成績”作為遴選學生黨員發展對象的首選標準,從而直接導致黨員發展質量參差不齊,學生自主發展不足,這既不符合大學生發展需求,也不符合黨性要求和社會實際需要。
(二)學生黨員發展“過程化”考核缺失。由于缺乏有效、可操作性的量化教育管理模式,是的學生黨員培養發展重心往往集中在機械性完成學習任務、填寫黨員材料上,沒有真正做到培養考察貫穿學生黨員從“遞交入黨申請書—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正式黨員”的發展全過程。對學習情況、服務意識、作用發揮等方面的綜合情況不能全方位、個性化考察。
(三)學生黨員作用發揮困境。由于在學生黨員培養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缺失可量化、細化的考核標準,因此學生黨員對應在哪些方面、怎樣發揮作用方向不明,以致于動力不足。其次,難以為學生黨員提供能夠發揮作用的平臺,使其缺乏實踐、服務、作用發揮的機會也逐漸導致學生黨員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學生黨建也存在著重發展前考察輕發展后考核的現象,加劇了先鋒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困境。
2016 年9 月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正式確立了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框架體系,從關注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轉向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大學生黨員雙重身份的特殊性,以培養一名優秀的大學生黨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以及大學生黨員區別于非黨員大學生的重要特質為目標,設構建既基于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又遵循黨員要求的適合大學生黨員的核心素養體系。基于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設計學生黨員發展具體、可操作的行為標準,根據核心素養體系中的模塊和維度,用分數進行量化、用累積積分的形式呈現黨員在黨性修養、現實表現、綜合素質、黨員作用等方面的表現,并據此作為考評黨員和發展黨員的重要依據。
(一)針對學生黨員發展管理程序,提出“嚴把五關,引導發展”工作思想
1.嚴把入黨積極分子選拔關:主動工作,立足“早”,克服“坐等上門”思想。一方面在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中發掘政治素質強的學生,按照黨員發展與管理的相關規定對其提要求定目標;另一方面對學習工作等業務強的學生中進行政治上的正確引導與教育。從兩方面為黨組織選拔和培養合格的黨員,并在發展過程中參照黨員管理的積分標準對積極分子進行考核,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
2.嚴把政治理論教育關:思想教育,傾向“緊”,貫徹“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的觀念,在入黨積極分子中成立學習小組,由一名組長帶隊,定期組織學習并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學習形式涵蓋集中討論、參觀、競答、主題征文、PPT 演示等。
3.嚴把培養考察關:措施到位,注重“實”,全面考察,涉及學習、工作、思想、行為等多層次多角度,得出綜合評價,充分征詢黨內外意見,納入黨員發展的重要條件。
4.嚴把組織發展程序關:保證質量,堅持“嚴”,發展過程創新開展“答辯制度”,讓黨員發展更公開、公平、透明,接收更多人的監督。嚴格實行票決制,嚴格組織考察,嚴格實行民主及測評程序,嚴格做好黨員發展公示制度。
5.嚴把積極分子發展關、預備黨員吸納轉正關:實行打分制,制定量化評分標準,根據積極分子以及預備黨員在的各方面表現,客觀公正地評分,平均分不低于標準分時,如期發展轉正;否則延期。

表1.考核積分細則(節選)
(二)根據不同階段,在發展和管理過程中設置了相應的考核積分表,力爭建立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考核評價辦法。積分制評價辦法主要包括定積分周期、定積分項目、定積分分值三大內容:
1.定積分周期。積分制管理實行百分制考核,以自然年度作為一個考核周期。對每個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評分項目、加分項目、“一票否決”項目等進行日常計分,年終匯總積分結果并予以公示。
2.定積分項目。日常行為積分分為“底線約束、民主生活、示范引領”三個部分。底線約束包括:專業學習、校紀校規、宿舍衛生等;民主生活包括:參加黨的基層理論學習、參加支部民主生活會和相關活動等;示范引領包括:在班級、支部發揮帶頭作用、參與公益服務、參與扶貧幫困、見義勇為、參與支援服務和文體活動、個人團隊獲獎等情況。在確定日常行為積分細則時,根據上述的評分思路,分設出黨和國家的認同、理論修養、自主學習、社會服務、實踐創新能力等進行評估。針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的不同發展要求,分別增設了不同的項目予以評估考核,從而使考核評價體系更加完整。
3.定積分分值。根據黨章以及實際,將黨和國家的認同、理論修養、自主學習這三項的分值調高,從而引導學生黨員在紀律、思想以及學業方面健康發展。對于積極主動開展或協助班級、學院工作或在公開出版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科技作品或文學作品的考核成員,學院在考核系統中則給予相應加分政策。積分制評價管理不僅公正全面,而且全面提高了學生群眾和成員的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