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衛生職業學院,云南晉寧 650600)
生物化學檢驗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一門必修的專業核心主干課程,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狀態下人體內的生物化學過程及其指標測定方法的一門學科,擔負著檢驗科生化室的檢驗人才的培養任務[1-2]。生物化學檢驗教學內容多、抽象,難以理解等,對于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大學生來說極具挑戰。
近年來,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方法上不斷發生變革,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教師的被動講授;強調將學習和問題掛鉤,通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來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將PBL引入到生物化學檢驗的教學中,有助于幫助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和掌握知識。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方式。PBL教學法的核心概念在于“貼合現實生活”“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取而代之主導地位的是學生。其是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要求學生自己提出恰當的問題,通過學習知識不斷擬定和完善解決的方案,打破了傳統的單向傳授知識的教學方式[3]。如圖1所示為PBL模型框圖。
圖1 PBL模型框圖[3]
在PBL過程中,組建小組的是學生;提出問題的是老師或學生自己;分析解決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起到啟發和引導的作用,已達到問題的順利解決。
PBL教學法有其自身特點,其精髓是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4]。PBL的特點具體分為問題驅動、地位反轉、協調合作三個特點。PBL 教學法中的第一教學模式為問題式教學法,其主要由教師執行,設置一個具有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由此展開PBL教學;提出或設置問題的主導是老師,分析解決問題時候將教師的主導地位讓給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教師、學生等的協調合作[5]。
1.3.1 PBL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
PBL教學法對學生最大的要求是要求學生主動學習,積極主動,沒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就無法解決問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學生要積極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6]。
1.3.2 PBL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的專業知識、相關學科知識要豐富,具備嚴謹縝密的組織管理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并能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控制課堂[7]。
近年來,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但是都是在改變教師的教學手段,而教師的主導地位從未改變,仍然是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生物化學檢驗課程內容非常適合采用PBL教學法,本次以生物化學檢驗課程“體液蛋白質檢驗”為例,介紹PBL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步驟。
實驗班總36個學生,平均自由組合成6個組,每組定一組長,小組成員間要注重分工合作,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協調合作很重要。
要提前三天告訴學生學習內容,要求小組學習生物化學檢驗中“體液蛋白質檢驗”的章節,提供檢驗師考試練習題讓學生完成,同時準備20min的PPT講解“血清蛋白質測定”的內容。提出問題:蛋白質包括哪些?各種蛋白質的檢測方法有哪些?各蛋白質檢測的經典方法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各是什么?各種蛋白質升高或降低有啥臨床意義?
課上,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檢驗師考試練習題中的易錯題,重難點。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提出的問題。當小組討論遇到瓶頸時,教師注意啟發和引導。
小組成員根據課前內容的學習,對各體液各種蛋白質進行總結并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后,每位組員用經典方法進行血清中蛋白質的測定。完成測定后小組成員間相互進行檢查、修改,從而達到對“體液蛋白質檢驗”學習內容的掌握。
對20min的PPT講解“血清蛋白質測定”的內容進行考核。由于時間的限制,每組隨機抽一個進行分享。最后,教師對“體液蛋白質檢驗”的章節知識點進行總結。
本文對PBL教學法生物化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闡述了PBL教學法的概念、特點和要求,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檢驗中的應用。PBL教學法作為一種先進教學法其在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將PBL教學法應用到生物化學檢驗的教學實踐,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生物化學檢驗知識點的掌握和對生物化學檢驗的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能充分利用問題導向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生物化學檢驗教學質量[8]。